三国鼎立,孙权称帝为什么比魏蜀晚了好几年,背后有何隐情|文史宴

文史宴说 2024-08-01 23:43:04

一、孙权称帝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四月十三日,石亭之战结束九个月后,经众臣再三劝进,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称帝,建立吴国。曹丕称帝于220年,刘备称帝于221年,孙权足足又等了八年,直到229年才加入“三国皇帝俱乐部”,赶了个晚集。孙权称帝晚,有他的不得已,具体而言,是三层顾虑。第一层顾虑,是名分。坐断东南,镇抚山越,对峙曹刘,曹操以朝廷名义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那又怎样?江东子民是大汉(魏)子民,不是他孙权的子民。刘备东征,孙权被迫向魏国称臣,以防两面受敌,败家子曹丕不顾刘晔苦劝,送来“吴王+九锡”大礼包,这让孙权喜出望外。州牧虽然有实权,但人口、地盘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但王不一样,王和领地子民是有君臣名分的。正如刘晔劝曹丕说的“王,去天子一阶耳”,孙权当了吴王,称帝就是早晚的事,当初曹操当魏王、刘备当汉中王,都是为称帝做准备。想当年,袁术一个左将军就敢直接称帝,何其幼稚。

尽管孙权很快跟曹丕闹掰,但既给了孙权和江东子民君臣名分,就不是一句话能要回去的了。第二层顾虑,是时机。公元223年,继猇亭打败刘备后,朱桓、朱然又分别击退魏军,长达两年的战事告一段落,群臣忙不迭劝孙权称帝,但孙权以不忍背汉(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竞乎)为由拒绝了。孙权何尝对汉室有什么忠心,他早就劝曹操篡汉自立,之所以拒绝,是习惯性的给自己留条后路。刘备新败,尽管互派使者,关系有所缓和,但刘备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将来又有麻烦,孙权还可以第三次向曹魏称臣,对之前叛魏的情况做个解释,事情还有转机。可如果称帝,就得公开宣布北方的曹丕是冒牌货,还得把老曹家几代人问候一番,这就把曹丕得罪到家,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但到了229年,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外交方面,刘备已经去世,蜀国在诸葛亮主政下与吴国建立联盟,两弱抗一强的局面已然明朗。军事方面,石亭之战巩固了长江防线,曹魏在东南的战略转攻为守,加上诸葛亮连年北伐成为曹魏心腹大患,魏国再想大规模伐吴已经不可能了。不久,各地报来黄龙、凤凰等祥瑞出现的消息,群臣再次劝进,这时称帝就没什么顾虑了。孙权也知道,两降两叛,自己在魏国的信用度早已是负数了,所谓“留条后路”,不过是自欺欺人。于是孙权发布登基文告,大意如下:大汉享国二十四世,经历四百三十四年,气数已尽,天下分崩,以至让孽臣曹丕窃取神器,曹丕死后,曹睿继续作乱。

孙权我生于东南,志在安定天下。如今群臣、百姓都认为大汉已经失去天命,皇帝之位虚置,郊祀无主,上天将祥瑞加于我,我敬畏天命,不得不从,希望上天保祐,永终天禄。(完)

汉王朝诞生的时间,现代人认为是刘邦称帝的公元前202年,但按照“汉承秦命”的说法,更早一些的公元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当时人就以此月为汉元年,也就是汉王朝的开始。如果将曹丕篡汉的220年视为汉朝的末日,那么汉朝的寿命应该是四百二十六年(取整年算)才对,曹丕的受禅诏书也是这么说的——“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六”。但孙权说是四百三十四年,给汉朝又增加了八年寿命,显然是不承认曹魏是汉室的继承者,这八年汉朝依然存在,只是帝位空虚。孙权要称帝,曹魏政权自不能认,但西边的蜀国怎么说?文告只字未提。这也正是孙权的第三层顾虑——合法性问题。曹丕篡汉,古有尧舜禅让的典故,有孟子、董仲舒等大儒背书,今有皇帝禅让、群臣劝进,以及三揖三让,程序合规,可以说合法性是最强的。但曹丕也有他的短板,那就都知道曹丕代汉带有胁迫的性质,而刘备拒不承认曹魏政权,并以汉朝宗室的身份建立蜀汉,正如当年刘秀不承认新莽政权而建立东汉,从这一角度,蜀汉的合法性也不弱。曹丕有合法手续,刘备有汉室身份,孙权有什么?——糊弄事的廉价祥瑞而已。说回孙权的文告,因蜀的国号是“汉”,既然他在称帝文告中说汉朝已亡,北边的曹魏自然是篡逆了,可西边这个“蜀汉”该怎么定义,好像怎么说都不合适:如果承认蜀汉的合法性,那么汉并没有亡,不存在“帝位空虚”的问题;如果不承认蜀汉合法性,即魏、蜀两家都是冒牌货,那么他孙家的合法性又从何谈起?一直以来,对于西边这个邻居,孙权的态度始终是复杂而敏感的,故与邓芝打交道时,他含糊的称蜀国为“西州”(恐西州不能明孤赤心),试图淡化这个问题。但现在不同了,为了给自己的吴国找一点合法性,孙权不能再回避,他很快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承认蜀汉帝业的合法性,并请蜀汉朝廷为自己的“天命”背书,来个“二帝并尊”。于是孙权派使臣到蜀汉,告知其称帝一事,正式提出“二帝并尊”的概念(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二、绝盟好议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蜀国,群臣大哗。天无二日,民主二主,群臣一致认为,孙权称帝是对蜀汉政权的恶意挑衅,决不能听之任之。袭荆州、杀关羽、败刘备,种种新仇旧怨涌上心头,大家一致表示与吴国联盟毫无益处,不如断绝同盟关系,彰显天命所归。成都的官员义愤填膺,在汉中得知消息的诸葛亮却异常冷静,他写了一篇文章晓谕众人,由于群臣的提议是“绝其盟好”,这篇文章也被后人称为《绝盟好议》。从内容看,全文一共分成五部分,大意(红)及评析如下:孙权有篡逆之心已经很久了。按:这句话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对孙权称帝一事的定性,这是大是大非,不能含糊,群臣并没错,孙权称帝是篡逆,必须严厉谴责。我国之所以长期无视他的僭越之心,就是需要他作为伐魏的掎角之援,现在我们若与他绝盟,吴人必仇视我们,那我们就只能在东部增兵防守,与其长期相持。将来也只有彻底吞并他的疆土,才能考虑北定中原,他们贤才众多,将相和睦,不可能在短期内平定。两国屯兵对恃,劳而无功,反使曹魏休养生息,壮大实力,这不是上策。

昔日汉孝文帝对匈奴言词谦卑,先帝曲意迁就与东吴结盟,都是权衡利弊的变通办法,不能逞匹夫之勇。

按:以上是全文第二部分——“绝盟好”的后果,那就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如学学孝文帝和先帝。很多人以为,孙权只是想保住鼎足之势,无心与我共同抗曹,且孙权的愿望已经满足,没有进一步扩大领土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都不对。

为什么呢?因为吴人的想法和实力不对等,长江隔绝南北,孙权不能够越过长江,就像魏军不能渡过汉水一样。不是实力有余,谁也不会越天险去谋利。按:以上是第三部分——针对蜀臣对孙权的偏见予以纠正。你们以为孙权安于现状,不跟我们一同抗曹?并不是,是客观条件不允许,魏军何尝不想南下灭吴,但是做不到,难道说曹睿也想安于现状?如果我们派军伐曹,对他们最有利的做法是趁机北上,攻占曹魏的地盘;其次也会掠夺民物,拓宽生存空间,无论他们采取何种对策,都不会甘心毫无作为。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按兵不动,也能让我们安心北伐而无东顾之忧,同时东吴的庞大体量也会牵制曹魏的东线部队,减轻西线的压力,怎么对我们都有利。

按:以上是本文第四部分——吴蜀联盟的重要意义,也是全篇的重点,群臣之所以提议“绝盟好”,正因为看不到这一层。所以,孙权的僭越的罪名,现在还不宜声张。(完)按:这是本文第五部分——对当前局势的建议,为长远计,暂且接受孙权“二帝并尊”的建议。《绝盟好议》公示后,反对的声音渐渐消了下去。孙权的一点小心思,诸葛亮还是了解的,自孙权与曹丕决裂后,不但大魏吴王的名头化为乌有,就连过去的“荆州牧、骠骑将军、南昌候”也成了空中楼阁,因为授他委任状的大汉王朝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孙权,就是领着一众大小豪族割据东南的草头王。刘备自可以凭汉室宗亲身份再造大汉,可要让孙权向蜀汉俯首称臣,绝无可能。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草头王,以什么名义管理下属,以什么职务统治百姓,还有大小官员,没有编制怎么进步?早年还可以“表奏”,水是水一点,勉强能解决问题,现在大汉都没了,跟谁表奏去?那就只剩一条路——无中生有,凭空造一个帝业出来。所以,虽然孙权称帝看上去欠揍,但其实质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又一个袁术罢了,套用孔子的话,叫“所恃者帝业也,而帝业犹不足恃”,可以依赖的只有帝业,但帝业也是靠不住的。何必跟一个草台班子计较呢,东吴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蜀汉北伐最大的支持和利好,先集中精力北伐,等将来灭了曹魏,奉诏讨罪只是一句话的事。正如邓芝对孙权说的,“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六月,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前往武昌,以蜀汉朝廷名义对孙权表示祝贺,接受“二帝并尊”的提议。称帝的事孙权本来心里也没底,蜀廷的态度让他颇为感动和满意。当然,孙权知道蜀国是有底线的,灭魏之前他们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灭魏之后,账该算还是要算的。不过在孙权看来,伐魏如果顺利,不过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灭魏”却跟秦皇汉武求长生不老一样,浪漫、遥远得仿佛不存在,故蜀汉的暂时支持,跟永远支持也没什么两样。为回应诸葛亮的支持,孙权与陈震歃血为盟,共同签定两国同盟互保条约——“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双方同时约定,灭魏后平分土地——豫、青、徐、幽四州归吴,兖、冀、并、凉四州归蜀,司州也就是司隶校尉部,以函谷关为界一家一半。这种分蛋糕的提法颇为新奇,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案例,它显得过于理想化,有专家探讨其合理性,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凸显吴蜀两国缔结联盟的诚意。解决完孙权称帝问题,诸葛亮又将投入到北伐事业中。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0 阅读:69

文史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