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百万网红自曝被家暴、喂药,这份女性反家暴保命指南请收好

潮汐日志 2025-04-18 10:59:54

01#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层滤镜

曾被网友称为"童话照进现实"的跨国网红家庭——"毛子一家生活点滴",正经历着婚姻触礁的至暗时刻。

4月15日,玫瑰公开自己与毛子的聊天记录及视频,指控丈夫毛子对其多次家暴,并逼其吃安眠药,当着孩子和妈妈的面动手打她。

对此毛子否认回应称:情况很复杂,我从未上来先打她,将开启离婚程序。

4月16日下午,玫瑰再发文:知道了大家,对方同意走程序了,如果看到我跟他在一起是在处理家庭事务,不会和好,感谢你们,我会好好生活,照顾好孩子和家人。

据了解,两人在俄罗斯留学时相识,婚后以家庭日常分享走红,育有儿子川川,曾被网友视为幸福范本。据悉,网红家庭“毛子一家生活点滴 ”在微博上有277万粉丝,抖音上拥有221万粉丝。而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一段支离破碎的婚姻。

02#家暴从来不是家务事

从蒋劲夫被两任外籍女友控诉,到《别和陌生人说话》开播23年后仍被当作“预言片”,家暴始终在公众视野中周期性爆发。心理学中的“暴力循环理论”在此类事件中反复印证:施暴者从忏悔、示好到再施暴的轮回,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当“毛子一家”镜头前的异国浪漫,与玫瑰公开的安眠药瓶形成刺眼对比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家暴总在“模范伴侣”身上发生?蕾哈娜被Chris Brown殴打后,全球媒体头条却是她伤痕累累的照片;韩国女星具荷拉生前直播哭诉男友家暴时,弹幕飘过“这么漂亮怎么会被打”。社会对受害者的完美想象,反而成了施暴者的保护伞。

03#比淤青更难愈合的,是系统性的沉默

数据显示,我国2.7亿个家庭中,24.7%存在家暴,但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侵害后才选择报警。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2022年涉家暴刑事案件中,施暴者平均刑期仅为1.8年,比普通故意伤害罪刑期低63%——这种系统性轻判,让家暴成为成本最低的犯罪。

证据链上的黑洞司法实践中,仅有12%的家暴指控能形成完整证据链。成都女子李某的遭遇极具代表性:3年内27次报警记录、8次验伤报告,却因“每次单独构不成轻伤”无法刑事立案。这与法国“重复性轻微伤可累计量刑”的立法形成对比,施暴者的理性犯罪心理在司法轻判中滋长。

04#有多少母亲还在"为了孩子忍一忍"

面对家暴,很多母亲都会选择"为了孩子忍一忍",这声音或许来自长辈、朋友,甚至是女性自己内心的回响。但真正的母爱,不需要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我们常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庭对孩子最好。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充满暴力的"完整"家庭,远比平静的单亲家庭对孩子伤害更大。

孩子们就像敏感的雷达,他们能接收到家中最微妙的情感波动。当父亲对母亲恶语相向时,当摔门声成为家常便饭时,你以为躲在卫生间哭泣他们就不知道吗?孩子会在暴力环境中学会两种极端:要么认同施暴者,要么成为永远的受害者。

05#母爱不是殉道,而是榜样

面对家暴,你希望孩子从你身上学到什么?是忍受不公的"忍耐力",还是尊重自我价值的勇气?你对待自己的方式,正在为孩子编写未来人际关系的源代码。

有位家暴背景家庭的孩子这样说:"妈妈离开爸爸那天,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笑。"她后来成为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专门帮助受家暴困扰的女性。她说:"妈妈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任何人都无权伤害你,哪怕以爱之名。"

再说说渣男,一段感情里,连最基本的尊重和安全都给不了你,他配当父亲、配说爱吗?离婚不是失败,而是及时止损。王菲和李亚鹏离婚时,有人问她“孩子怎么办”,她霸气回应“我的孩子有父爱,父爱不是一张结婚证能给予的”。婚姻是为了幸福,不是为了委屈自己。 如果你正在经历家暴,别害怕,别觉得丢脸。这不是你的错!报警、寻求妇联帮助、申请人身保护令,这些都是你该拿起的武器。离开错的人,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也给自己重新幸福的机会。

记住,你的勇敢,不仅能拯救自己,更能成为孩子未来对抗不公的底气。

0 阅读:1
潮汐日志

潮汐日志

用普通人的视角看社会 I人性思维提升 记录时代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