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有着非常重要地位,这也是一场十分经典的战役。时至今日,当人们看到《大决战》系列电视剧,依旧会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兴趣盎然。
尤其是对粟裕将军,他作为解放军赢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人物,一直被人们视为战神。
然而,或许是因为粟裕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以至于很多人忽视了刘伯承在其中的作用。
事实上,刘伯承元帅也是这场战役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这场战役反过来也影响了他。
一代军神的过往1892年,刘伯承元帅出生在四川开县的张家坝,他五岁入私塾,十二岁进书院,十三岁上高小,不仅有很好的国学基础,也对西学有所拓展。只可惜,刘伯承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丧父而辍学,不得不回家务农。
又是四年寒暑匆匆而过,十九岁的刘伯承赶上了辛亥革命,他也就参加了起义军。其实当时有很多人劝他:“当兵太危险了,你还不如学着去做生意!”
刘伯承就说了:“大丈夫应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能只顾一身之富贵!”说罢,他毅然踏上从军路。
革命胜利后,刘伯承考上了重庆的将校学堂,在这里接受了正式的军事训练。
由于是速成教育,所以仅仅十个月后他就从学堂毕业,然后被分配到川军中当司务长。此后的刘伯承就在军队中渐渐成长起来,称得上是一名悍将。
很多人都知道,刘伯承的右眼其实是坏的,而这件事的起因就是1916年的一场战斗。
当时,刘伯承正带队参加丰都攻城战,一颗子弹命中了他的头部,导致他的右眼受伤。发现刘伯承受伤后,战友们当即把他送到了战地医院,为他安排手术。
当刘伯承躺在手术台上后,他却问:“麻药会不会影响脑子?”
主刀的德国医生回答:“你这个伤情太严重了,肯定要打麻药。但因为是伤在脑袋上,麻药确实可能损伤脑神经。”
刘伯承一听这话,当即拒绝:“那就不要打麻药!”
医生都被他的话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这种大手术不打麻药要怎么进行。但刘伯承的态度十分坚决,坚持要无麻手术,医生也只好照做。
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尽管疼得满头汗珠,但他始终没有喊出来,反而不断试图通过聊天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时不时地还能笑出来,这让在场的人大为震撼。
而在挨了七十多刀后,手术也是顺利完成了,德国医生就对刘伯承赞叹不已,说他是“军神”。
这并非是刘伯承唯一一次受伤,几年后他在参加讨伐吴佩孚的战争的时候又伤到过右腿,伤情也很严重。
恰是在养伤期间,刘伯承回顾了自己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感慨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始终不得其路,这位刚强如铁的男人人生第一次陷入迷茫。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刘伯承通过几位朋友的关系,意外知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这让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于是在1924年的时候,朋友就邀请他加入中共,但刘伯承却拒绝了,他说:“如果见到新旗帜就拜倒,那就太不对了,还是要深入研究一番。”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林帅四处走访考察,对当时的各种主义都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而在看到湖南农民运动的成果,还有上海的五卅运动的情况后,刘伯承才激动地表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华民族!”
然后在1926年,刘伯承正式加入了中共,并在次年参与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刘伯承前往莫斯科留学,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也是这段经历,让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指挥素养与理论水平都积淀于此。
1930年,刘伯承从苏联回国,正好赶上了第四次反围剿,他协助周总理和朱总司令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但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刘伯承因为对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不满,他愤怒地表示:“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会成为千古罪人!”然后刘伯承就被免职了,直到遵义会议上他才重获信任。
毛主席对刘伯承十分认同,强渡金沙江的时候他就说过:“四川同志说,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那这江水怎么能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安全带过去的!”
毛主席说得没错,刘伯承元帅就是一条龙,一条勇猛善战、护国佑民的神龙。有他在,管它什么惊涛骇浪,我们的战士总是能履海如平地!
淮海战场显英豪时间来到1948年的九月份,此时中央已经来到了西柏坡,并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九月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建设五百万解放军,在五年时间里消灭敌人五百个旅,在根本上动摇蒋介石的统治。
可能当时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战略规划太大胆了,这不是一个能保证完成的任务。但现实远比理想魔幻,谁也料想不到,此时距离我军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按照九月会议的指示,解放军在华北、华东、中原、东北以及西北战场上展开前所未有的全面进攻。到当年的十一月,我军就已经取得了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的胜利。
此时,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已经无法构建完整的战线,刘峙和白崇禧的七十五万大军被孤立在徐州和武汉两地,而我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已经控制了苏鲁豫皖地区、大别山地区以及豫西地区,我军在中原地区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毛主席对此非常兴奋,他说:“现在看来,中国的军事形势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人民解放军不仅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占据了优势。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在这一背景下,解放军迫切想要乘胜追击。
其实早在九月底,毛主席就在给粟裕的电报中说:“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于是在当年的10月11日,毛主席发布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决定集中兵力消灭黄百韬,完成中间突破,然后歼灭连云港到两淮的敌人。
为了打好这场仗,我军动员了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邓小平、刘伯承领导的中原野战军两大主力,还有中原军区、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部队,一共是六十万人。
在指挥层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五人总前委,由邓公担任书记,其余四人分别是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
其实从名字的排列就能看出,刘伯承在淮海战役中的地位绝不是个配角,其地位与作用是很重要的。
而就具体的工作来讲,邓公和陈老总更多地是负责后勤工作,谭震林在前线指挥作战,粟裕是战役总指挥,而刘伯承则是发挥了总参谋长的作用。
战役打响后,刘伯承就曾对中央军委建议:“首先斩断徐州和宿县的铁路,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的态势”,这一建议也被中央军委采纳。
事实证明,刘伯承提出的这个建议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有力地支援了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行动。
到11月22日,我军就以歼灭敌十八个师的辉煌战果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战役,毛主席在写给邓公、陈老总和刘帅的贺电中就兴奋地说:“你们消灭了刘峙系统十八个整编师....这是一个伟大胜利!”
随后,总前委以及中原野战军指挥部进驻宿县的小李家村,邓公、陈老总以及刘帅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由于刘伯承年纪最大,邓公为了照顾他还特意安排他住在里间,并吩咐工作人员:“一般的事情多找我汇报,重大事情同时报给刘、陈两位首长”。从这里,也可见邓公心思之细腻。
两天后,黄维兵团掉进了我军预设好的口袋阵,最后被包围在了双堆集附近。
得知黄维被围后,邓公、陈老总、刘帅等三人再次给毛主席发去捷报,而毛主席则祝贺他们说:“黄维被围,有歼灭希望,极为欣慰!”
刘伯承最终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率领着十二万中原野战军战士,将黄维兵团完全歼灭在了双堆集,还俘虏了黄维。
在经历长达六十多天的殊死血战后,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终于是收获了胜利,他们消灭了五十多万敌军,完全解放了淮海地区。
最惨痛的记忆淮海战役的胜利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这不仅震撼了国民党,也让世界为之瞩目。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在得知战况后,惊讶地说道:“奇迹,六十万打败八十万,这是奇迹!”
后来在1951年,斯大林还派尤金来问毛主席:“你们到底是怎么用六十万打败八十万的?”毛主席哈哈一笑,他说:“你找刘伯承了解去吧。”
尤金于是为这事专门跑了一趟南京,而刘伯承就和陈老总一起搞了个座谈会,他们对尤金说:“原来设想的规模很小,只打算由华东野战军消灭黄百韬兵团,然后解放淮安、淮阴。因为中原野战军攻克了郑州和开封,尤其是攻克了宿县,完成了对蒋军的关门打狗,使得小淮海战役发展成大淮海战役!”
这里其实就已经说了,攻克宿县对淮海战役的战局发展非常关键,而这个关键机会正是刘伯承领导着中原野战军创造出来的。
然而,刘伯承自己却从不以淮海功臣自居,他甚至根本不愿和别人谈论淮海战役的事情,以至于连相关的战争电影都不看。刘伯承的儿女为此感到奇怪,曾专门问过他这个问题,而刘帅回复说:“心疼啊!”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淮海战役更是如此。在这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中,我军牺牲了三万多人,受伤十三万多。
有的班排队伍打到最后,干部都牺牲了,就由战士代理。战士也牺牲了,就让司号员上,甚至还有让卫生员代理干部职务的情况。
刘伯承麾下的中野76团三连,打到最后只剩下一名指导员和十六名伤兵。中野六纵襄阳营一连三排战后只剩下三名战士。
中原野战军之所以打得这么惨也是有原因的,他们此前刚经历了挺进大别山战役,那同样是一场相当残酷且凶险的考验。
中野的将士一路打下来,不仅损失很大,士兵非常疲惫,同时还丢失了绝大部分的重武器。
然后他们就被拉到了淮海战场,以疲惫之师,用轻武器去和敌人的重兵集团鏖战,其后果可想而知。
惨烈的战争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阴影,经历过的人当然不想再回忆。
刘伯承元帅后来就说:“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十二三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一想到这么多家庭失去了儿子、丈夫和父亲,我就心痛不已,不愿看到这种惨景!”
结语刘伯承元帅无疑有着传奇的一生,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走来,经历了中国最混乱的时代,却始终在追寻振兴民族与国家的途径,其精神风范令人起敬。
此外,刘伯承元帅的能力也是十分突出的,他的功勋在整个中国近代战争史上,也都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人敬佩的是,走过这风雨如晦的一生,刘伯承元帅却始终保持着谦恭悲悯的秉性,留存着最初的本心。仅此而言,人民不会忘记“军神”,历史也会永远铭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