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已经84岁,此时他重病缠身,已不能上朝,只能居住在庆寿寺中养病。
朱棣预感这位老朋友时日无多,曾多次前往探视,并问他还有什么遗愿没有完成,而姚广孝也没有客气,趁机请求朱棣说:“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姚广孝的意思是说,僧人溥洽被关押在狱中很久了,恳请朱棣释放他。
那么,僧人溥洽是何许人也,朱棣为何将他关起来,而姚广孝又为何会替他求情呢?
一、一身才华搅风云,劝朱棣反姚广孝14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别看姚广孝早年便出家为僧,但他可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正经和尚,在钻研佛法之余,他还不忘研习道家和儒家经典。
后来在游览嵩山寺时,姚广孝曾与元末明初著名相士袁珙相遇,袁珙看见他后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在袁珙看来,姚广孝是个奇特的僧人,三角形的眼眶如同病虎一般,性格必定嗜杀,日后定会成为像刘秉忠一样的人。
刘秉忠也是僧人,曾加入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与军政要务,帮助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深得忽必烈宠信。
当时刘秉忠在民间的名声并不好,听到袁珙对自己的评价,姚广孝不怒反喜,他自认为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他也想效仿刘秉忠,辅佐一代帝王建立不朽伟业。
姚广孝的运气属实不错,他这一身谋略正巧与燕王朱棣的野心完美结合,朱棣骁勇善战,身边也尽是一些武将,正好缺少一个像姚广孝这样出谋划策的谋士。
在建文帝朱允炆大刀阔斧削藩时,姚广孝也不断劝朱棣起兵谋反,在朱棣担忧民心不附时,姚广孝给了他信心。
姚广孝对朱棣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姚广孝不断给朱棣灌输的思想是,老天让你当皇帝,天命在你,何必瞻前顾后,担心所谓的民心呢。
为了增强说服力,姚广孝还找来相士袁珙以及卜者金忠,联合“忽悠”朱棣说他大事可成,于是朱棣下定决心起兵,发起靖难之役。
二、众叛亲离,徒留惘然在姚广孝的推动下,朱棣开始对侄子的皇位发起冲击。
在靖难之役时,姚广孝虽然没有跟随朱棣亲临战场,却也辅佐燕王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稳住了朱棣的大后方。
在靖难之役进入关键时期,姚广孝还帮助朱棣策划率军突袭京师,这才一举奠定胜局,所以朱棣在登基之后才会说,姚广孝是靖难第一功臣。
按照姚广孝之前的愿望,他想成为刘秉忠一类的人物,如今愿望实现了,他完全可以效仿刘秉忠还俗,成为宰辅重臣帮助朱棣治理天下。
然而,姚广孝却拒绝了朱棣让他还俗当官的要求,只是象征性地接受太子少师的虚职,之后他又回到寺庙,当起了敲木鱼念经的和尚。
谁也不知道姚广孝怎么想的,可朱棣对他的信任却没有任何改变,每次遇到国家大事都与他相商量,因此姚广孝身上也多了一个“黑衣宰相”的称号。
不管怎么说,作为靖难之役的幕后推手之一,姚广孝帮助朱棣起兵毕竟给百姓带来兵祸杀戮,这与佛家倡导慈悲为怀的理念相冲突。
在晚年时,姚广孝还写了一部名叫《道余录》的著作,内容大多是诋毁以往的圣贤儒者,读书人知道此事后都看不起他,甚至连亲人都不屑于和他来往。
有一次,姚广孝回到家乡探望姐姐,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姐姐根本不想见他,访求故友王宾也不得见面。
后来姚广孝再次前往姐姐家,这次反而被大骂一顿,姚广孝呆立当场,心中只剩下“惘然”。
三、临终遗愿,释放僧人这些或许都是促使姚广孝放弃荣华富贵,安心当一个僧人的原因,后来他对朱允炆也产生了怜悯之心。
永乐十四年,在姚广孝临终之际,当朱棣问他有何遗愿时,他提出一个请求,那就是释放被关押了十五年之久的僧人溥洽。
溥洽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朱允炆的主录僧,当时流传的一种观点是,溥洽知道朱允炆逃亡的实情,甚至有传言称就是他帮助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跑了。
当初朱棣攻入皇宫,朱允炆就举火烧宫自尽了,可朱棣怀疑自己这个侄子根本没有死,所以派出不少人寻找朱允炆的踪迹,奈何长久以来一直没有收获。
朱棣猜疑溥洽,便下令将他关押了起来,想要拷问出朱允炆的去处,可是朱棣没有从溥洽口中得到一丝关于朱允炆的消息,所以朱棣始终没有将他释放。
姚广孝临终之前提出释放溥洽,或许也是在暗示朱棣,心结该放下了,十多年过去了,天下已经稳定了,何必再为一个“不存在于世间”的人劳心费力呢。
从姚广孝的遗愿来看,他或许也对当初谋划靖难之役有了一丝悔意,不想再妄造杀戮了。
最终,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下令放出溥洽。
根据明代都穆的笔记小说记载,溥洽被放出时,白发已经长达数寸,出狱之后,他拜倒在姚广孝床前说:“吾余生,师所赐也。”
所以,姚广孝临终前为何请求朱棣放出溥洽,或许只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突然醒悟,想真正做回僧人,找回自己的佛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