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本名叫洪仁坤,在兄弟里排行老三,他有两个哥哥,大哥是洪仁发,二哥是洪仁达。按说,洪秀全当了天王,他这俩哥哥就该好好辅佐他才对。可谁能想到,这俩人竟然成了太平天国灭亡的罪魁祸首。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就说过:“太平天国后期政治腐败,洪秀全搞得人心尽失,国家也完了,洪仁发和洪仁达那可就是罪魁。”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洪仁发、洪仁达和洪秀全可是亲兄弟。这俩兄弟,没念过书,没学问,也没什么能力,以前就在家里种地过活。金田起义快开始前,洪秀全怕家里人被人迫害,就派人把老爹和哥哥接到广西去了。这两人对太平天国发展壮大,一点贡献都没做。他俩没职务,也没爵位,就被叫做“国兄”罢了。
杨秀清掌权的时候,打过两个人板子。那两人特别怕杨秀清,就不敢乱来。天京出乱子之后,洪秀全想制约石达开,就封洪仁发做安王,洪仁达做福王。这两人,要才能没才能,要功劳没功劳,这可让太平天国里的人很不乐意了,都“朝中之人甚不欢悦”了。他们还老是在朝政上使绊子,把石达开弄得特别被动,最后石达开没办法,只能离开天京,走上“远征”的路了。
石达开离开以后,洪秀全因为舆论的压力,就把洪仁发、洪仁达的王爵给免了,又把洪仁发改封为天安,洪仁达改封为天福。可这两人,还是能对朝政指手画脚的。刚开头蒙得恩管事的时候,洪家这俩兄弟依旧能对蒙得恩使绊子。那时候李秀成是副掌率,他跟天王洪秀全说别用洪氏兄弟了,这可把洪秀全惹毛了,直接就把李秀成的爵位给撤了。
1859年的时候,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到了天京,洪秀全封他做干王,让他来掌管朝政。不过,干王后来在自己的自述里提到,洪仁达老是去“掺和朝政”。这之后,洪秀全又给洪仁发封了信王,给洪仁达封了勇王。那时候,天京的情况是越来越危险了,大臣们就想着“多买点米粮运到京城,多存些粮食”,可洪仁发和洪仁达却借着这个机会捞钱。
洪氏兄弟下了命令:“想购买粮食的人,没有我们洪家的票可不行;要拿着票出京城的,也得先交钱才能拿到票走,没钱就不给发票;拿着票买了粮食回来的还要交很重的税。”这么一来,就没人愿意买粮回京城了。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特别优秀的军事将领,但老是被洪氏兄弟诬陷、抹黑。李秀成提议放弃都城另寻出路,洪秀全却说:“政事不用你管,王次兄勇王在处理政务,幼西王负责下命令,要是有不遵从幼西王命令的,整个朝廷都要去讨伐他。”
天京被围得越来越紧,洪仁发、洪仁达,不但不想着应对危机,还借着这个机会拼命捞钱。他们天天派人挨家挨户地搜查,只要看到米、银子或者能用的东西,就随便拿走。眼瞅着粮食都快没了,李秀成就提议把城里的男女老少放出去,可洪仁发、洪仁达却派人守着城门,非得把人家身上的金银搜刮干净才让走。1864年的时候,天京被攻破了,洪仁发被人杀了,洪仁达被抓住后也被处死了。历史学家,不知道为啥,光批评洪氏兄弟,却故意不提重用他们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