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居浙江山中500m²养老宅:在家一丝不挂太自由

一条 2025-04-20 23:02:25

2008年,艺术家王之琛在修家谱的时候

来到浙江宁海县的沙地村,

发现这个村庄和他祖上是同一脉,

“我想能不能在这里建造一个农村的艺术村,

有美术馆,也有艺术家工作室,

老了之后在山林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2014年,他变卖了自家在北京的房子、

把多年的积蓄全拿了出来,

还卖了三张潘天寿的画,

拿下20亩土地改造。

10年,这一片废弃的石滩变成如今的艺术村,

他和夫人也从宁波市区搬到了这个小村子。

位于山中的极简住宅

2021年,

他邀请设计师秦侃在村里打造自己的居所,

极简的500㎡,四层,

“边上的风景都已经够美了,

我希望房子是镶在自然中的,

留白很多,很简约、当代,但又很雅,”

将山野引入生活空间,

让光影在空间中自由游走。

艺术家王之琛在自宅中

4月初,一条来到宁波,

拜访王之琛夫妇的山中之家,

并和他聊了聊这几年的居住体验,

“不孤独,

在这里能回到像鸟一样的生活,

这是一种自由,莫大的自由。”

自述:王之琛

编 辑:秦 楚

责编:陈子文

住宅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我以前是一个美术老师,下海做过一段时间的生意,赚了一点钱,因为喜欢艺术,后来也回到了艺术圈。据说我们是王羲之后裔,这个村子叫沙地村,跟我们家的祖上是同一脉的,所以我想能不能在这里建造一个农村的艺术村,有美术馆,也有艺术家工作室,老了之后在山林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进村的第10年,我和夫人决定在村里为自己打造一个居所。这个房子是针对艺术家的,生活跟工作是一体化的,具备三个功能,居住、工作、展示,总共500平方,有4层。室内以极简为主,边上的风景都已经够美了,我希望房子是镶在自然中的感觉。

一层会客区域

一层茶室区域

我比较喜欢现代一点的风格,虽然是在农村,但是我什么事情都要与时俱进。建的房子它的留白很多,很简约、当代,但又很雅,设计上越简约反而把大自然衬出来了。

墙体都是白的,墙上几乎没什么装修,为了以后有不同的艺术品都可以挂。如果这个地方用花岗岩,它看上去挺漂亮,但会把外面的环境吃掉,喧宾夺主,现在在农村造房子,你是看环境还是看你的地对吧?在城市里可能会很讲究,特别是海派的装修,花岗岩都拼花的了,你把地做得漂亮才有看头,我们抬头就是美景,所以地、墙越简单越好。

二层餐厨区域

三层书房区域

这个房子改造前是被开发用来做一个展览性质的空间,原来的隔断全部都拿掉,一楼一直到四楼两边的玻璃窗全部都打开,自然景观充分地引到室内。

一楼和二楼主要是一个生活的场景,客厅用作会客,包括茶室;二楼主要是做了一些餐饮空间;三楼和四楼作为一个休息、阅读的空间,有卧室、书房,还有可以做瑜伽的空间。

卧室区域

旋转楼梯

屋顶上还新开了一个洞,做了一个旋转楼梯,引入了天光的同时增加了一条动线。这里没有光污染,夏季的晚上可以上到楼顶看看星星,也很惬意。

功能空间布局也进行了重新调整,让每个活动空间都能尽可能地靠近自然。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再过一个月你会看到山坳会生出云,雾慢慢起来,就像仙境一样。

大大小小的窗将户外自然风景引入室内

还开了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窗,横的,竖的,方的,外面就是山景,一年四季是绿色,从窗透出去看,一个景就像一张画。主卧室从它原来的单扇隔间只有三米多,扩到了近八米,正前方是比较远的一个山景。

光线也可以抵达楼梯间

因为房子是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环境里,日照全天都是可以到达室内的,所以在做每一面墙,每一个楼梯布置的时候,都在考虑光与空间能产生什么样的联动,会带给人怎么样的心理感受。

比如一楼上二楼这个楼梯,通行概率是非常高的,希望人在上下楼的时候能感受到光,所以它被放置在了东侧,每天最早的光线会照射在这里,光斑非常漂亮。

格栅让光影更加富有层次

墙面增加一些镂空的处理,光影在整个室内去传递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阻碍。

这些隔断、格栅,它产生的光影效果,让这种简约的空间显得更丰富,更有层次感。当代性的东西你不是说白了就好了,它一定要有暗亮、过渡,越是简约的东西它更需要光影。

空间材质呼应自然环境

整个房子室内用材也会比较克制,就是极致的干净,比较质朴的一些材料。地、顶、墙都是微水泥,然后一些原木,一些不锈钢板。

房子周围有山有水,前面就是一条小溪。我们在一楼楼梯和二楼餐厅的天花上做了部分的曲面镜面钢,灯光、阳光打在上面的时候,它会有一点这种波光粼粼的感觉,营造一个近水面的状态,呼应这里的自然环境。

改造前的村貌

改造后的村子

当初这个地方就是一片沙滩加一点点农耕地,后面这山边全是墓地,很破落。2008年,修家谱的时候,我带我儿子到这个村里来参加了他们的仪式,这个地方跟我的梦境很像,村口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一圈都是山,负氧离子有三万多,对睡眠特别有帮助,你深呼吸的话,会发现空气里是甜甜的。

在书房中看书

我那时候有一点经济实力带有一点点情怀,想有自己的一块地过陶渊明的生活,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给大家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于是把北京的房子也卖了,三张潘天寿的画我也卖了,全部投在这里,大概20亩地,还花了200万把河坝修了。

城市的一些理念带到农村来,经济、审美,一种生活理念都会带动。

与朋友在茶室喝茶

农村原来没有一点点新鲜的东西,现在小孩子礼拜天在美术馆里面转来转去,对孩子的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蛮大的。我说你们村里将来一定是会出考进好大学的孩子的,去年就有一个孩子考了深大。

我原来在宁波每天都忙忙碌碌,节奏很快,现在就变成城市待不住了,我和我夫人在这里已经住了6年了。这几年过得特别快,现在城里都不想去,在这我从来没感冒过。

室内每个空间都挂有作品

这个房子里每个空间都有我的画,电梯口有一张《红岩》,客厅里的这张《无题》是专门为这面墙画的。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家里穷,到初中就没再上学了,但是会想尽办法为了画画去拜访一些老师,遇到比我画得好的一些年轻人,我也会主动地去拜访、学习。

作品《红岩》,现被挂在一层玄关区

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在《浙江画报》跟《富春江画报》发表了画作,也在省里获奖了,老师们都鼓励我考美院。第一年考浙江美院,差了11分文化课没录取,第二年被宁波师范学院录取了,那个时候,农村户口能够考大学是天大的好事。

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了西店中学做美术老师,那个年代流行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我就去开广告公司,八几年几乎做什么都能赚钱。一晃就到了今天。

在画室中创作

我骨子里就喜欢画画,所以一直没有放弃过,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我是“指墨画”非遗传承人,还有把技艺传承下去的义务和责任。指甲要留着一点,画好后指甲都是黑的,脏兮兮的。

这个空间的简约,对我这几年的创作上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哪怕是一张画的画框都一定要搭,不能是木雕的或者贴金的这类太复杂的东西。

经常到自然中取景

我们常常都担心孤独,害怕孤独,我们画画的人不怕,拿着毛笔一天就过去了。

在这里没人来打扰我,很安静,潜移默化一草一木都感染,很多大画家画的东西为什么生动?是因为他了解自然,会记住它的生长规律,我在这里就天天看山看水,我画的东西就会沾染有生活气息。

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里,能回到像鸟一样的生活,有时候一个人在这里,夏天热了你就可以一丝不挂,走来走去都没关系。不要顾及别人,这是一种自由,莫大的自由,我画的时候,画得个性强烈一点,甚至画得反叛一点都没问题,都是一种自由。

部分图片提供:阿刁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