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以“巳(sì)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的蛇年春晚抱上“谐音梗”的大腿,瞬间网感飙升。总台带头谐音梗,引发了不少讨论。
01 谐音梗已成社交货币谐音梗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从而产生辞趣的修辞格。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谐音梗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每年春节的“年年有鱼(余)”“福倒(到)了”都是代表祝福的吉祥话,高考期间送考人群寓意“旗开得胜”和“一举夺魁(葵)”的旗袍和向日葵花束,讨的也是一份好彩头。
△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堪称“谐音梗达人”
而近年来,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加持下,各种各样的谐音梗兴起并盛行,这样的现象与网络传播规律、网民表达需求的适配高度相关。
谐音梗在传播过程中往往简洁且富有表现力,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让信息传递突破常规的单调与严肃。其在社交平台上的使用能迅速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手执同样的“社交货币”,群体认同感瞬间飙升。
02 官方也用谐音梗从传播效果来看,谐音梗巧妙的语义转换,带来了高记忆点和强传播性,也契合当下传播节奏中人们对于轻快愉悦信息的分享需求。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谐音的使用并无不妥。甚至不少恰到好处的官方谐音梗已经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积极互动。
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钟华论:“新华社重磅评论”谐音缩写。“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出手,必是大事。
类似的谐音梗还有很多。任平、任理轩、钟轩理、仲祖文、钟声、国纪平等,这些署名作者的评论文章都屡屡见诸报端。
而各国大使馆的社交媒体账号、各地政务部门的官方服务平台、央媒新媒体阵地的各类宣传也谐音梗频现。
△抖音上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官号靠谐音梗花样出圈△多地政务平台用谐音梗命名
△央视新闻的海报经常出现谐音梗的身影
对于官方花样谐音梗的行为该如何理解?
首先,树立亲民形象是出发点。
新媒体时代,官方社交媒体形象日趋品牌化,找到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本来有着一定距离感的官方形象拉近与受众的沟通距离。
谐音梗的玩法极易引起模仿和共鸣,也在传播环节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于树立友好亲民形象有着极大助力。
其次,官方玩梗目的更明确。
不同于社交网络上某一谐音梗走红网络,网友为迎合流行趋势,进行大量同质化表达,官号起名运用谐音梗是为产生记忆点,便于公众在有需求时及时快速找到求助单位。而央媒海报包括春晚主题等的谐音梗表达,则有着搭上谐音梗的快车,帮助信息快速扩散,以求辐射更多受众的“小心机”。
03 明确区别黑话烂梗是关键热梗来得快去得也快,谐音梗也很难“长红”。在“进化”过程中,谐音梗难免“跑偏”。
有些谐音梗刻意歪曲词句的音、形、义,滥用隐晦表达,已经成为在社交网络上变相传播色情、暴力、恐怖信息等行为的掩护。
这样的谐音梗不仅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也在个性化表达的外衣下,污染了网络风气。
今年九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对于谐音字的使用提出了规定。通知中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
而在十一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的“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中,也明确了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明确区分黑话烂梗和谐音梗,善用优质的语言文化丰富表达,需要我们提高对谐音梗的甄别能力。
在社交平台的使用中,正确合理使用谐音梗,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其独特的语言文化价值,才能更加长久和高效地促进网络语言生态的良性发展。
校对 | 陈荻雁
主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