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AI创作再次受到公众聚焦。先有“AI接吻”技术引发舆论争议,后有AI“魔改”经典老剧收割流量……AI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刷新着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在这股AI风潮中,文字工作者也不能“置身事外”。从素材检索、内容总结到文稿生成、文法润色,AI的文稿写作功能不断迭代完善。此前,“浙江宣传”曾关注到那些“困”在材料里的年轻人,那么“电子笔杆”究竟能否解材料撰写之“困”?
一
即将过去的2024年,是公认的AI大模型应用落地元年。各类应用呈爆发式增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各行各业注入强劲生产力。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的注册用户已超6亿。
当AI进入“写材料”的场域,也带来了一场“效率革命”。写作的门槛仿佛降低了,写作的艰途仿佛平坦了,AI似乎架起一支“万能笔”,只需轻轻一点就能轻松成文。
节省了梳理检索的时间。对“笔杆子”而言,写一篇文稿,在动笔之前往往要做大量的背景调查和梳理,在浩瀚的资料中找寻目标、搜集素材。而AI写作工具“从小读公文长大”,天生就会在文稿数据的海洋里自由穿梭,不仅为写稿者节约了大量的前期检索时间,还能通过AI直接提取关键政策信息,可谓十分高效。
节约了思考架构的精力。很多人感慨,写材料最难的就是找思路、列提纲,最怕的就是句子“卡在嘴边”写不出来。在AI写作工具的加持下,一句简单询问,就能得到一个条分缕析、近似完整的材料架构;一旦打开“AI伴写”,输入的文本旁边,就会出现关联预测信息,既能提供写稿思路,又能拓宽思考维度。
省去了逐字校对的繁琐。文章已成,不是终点,经过校对修改才能更加精确和完整。有时候,一些错字、漏字仿佛披上了隐身衣,人工用肉眼看一遍难以察觉。而“AI校对”“AI润色”等功能上线后,有时仅需简单一扫,错漏便无所遁形,甚至一些头部AI写作应用还能修饰文字、增添文采。
部分网友对AI写材料的体验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二
有了迅速成长的“电子笔杆”,不少网友点赞“写材料终于找到帮手了”“写材料再也不愁”。但在笔者看来,文字材料不仅仅是公务执行、上传下达的一种载体,更发挥着以文辅政、以文聚力的重要作用。单纯的AI生成内容,比起“笔杆子”真正“磨出来”的材料,很多时候明显要差一大截。因而,也有人说,AI写作工具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打工人的“手替”,却难以成为“脑替”。
比如,语言上“缺点味儿”。语言是一种符号,对AI而言,生产出来的文字只是符号本身,但对我们人类而言,除了符号本身外,文字表达还承载着思想和情意。《滕王阁序》通篇用典成千古名章,白居易写诗“老妪能解”名传千古,“推敲打磨”的意义不是文人作家的自我束缚,而是传情达意的到位妥帖。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同志亲笔撰写专函邀请宋庆龄北上,其中有一句“略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而毛泽东同志在审阅时,将“略”字改成“谨”字,恳切之意越发跃然纸上。
就像有人评价AI写作像“外国人刚开始读汉字”,缺乏抑扬顿挫的韵味,正是因为AI生成内容虽然看上去“踩在点上”,却少了“推敲打磨”得来的深远意蕴。因此也有人说,AI写的材料“有点像预制菜,可以充饥,但称不上美味”。
又如,内容上“少点料儿”。古人常说“文如其人”,文字材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的思想、风格和智慧。毛泽东同志的文风大气磅礴、纵横万里,体现出开国领袖的壮志豪情;邓小平同志的文风简约朴实、一语中的,用最直白的语言讲透最复杂的问题。“笔杆子”写材料,有的下笔文采肆意,有的下笔抽丝剥茧;有的材料高屋建瓴、长于谋划,有的材料立足基层、切中时弊,一看笔触所在就能知道落笔人的功夫用在了哪里。
反观AI写作工具,就目前产出的文稿而言,普遍流露出“AI八股文味”,看起来规规矩矩、完完整整,细读起来就会发现内容笼统空洞。虽然不能简单定义成“文字裁缝”,但还是明显陷入模式化。
再如,思想上“缺点灵魂”。从贾谊的《过秦论》,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再到如《谏太宗十思疏》《朋党论》等千古名篇,历史上的“优秀材料”贴合实际、有谏有建、情理俱备,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回顾百年党史,在一些关键时刻,都有重大历史文献举旗定向、廓清迷雾,指引前进的方向。“枪杆子里出政权”确定了实行武装起义的方针,《论持久战》指导着抗日战争的方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实现新中国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声。
文字材料的魅力在于思想的火花,一撇一捺之间传递的是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AI生成虽然迅速,但却缺少灵光一现的观点突破、有根有据的理论创新,也缺少积少成多的政策突破。
三
在笔者看来,AI虽然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刷新自我,但它不能取代人类,AI写作工具也绝不可能代替真正优秀的“笔杆子”。毕竟,赋予材料以灵魂的,是调研、是思考、是一字一句间的达意传情。在一个有AI的世界里,“笔杆子”更应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强不可替代性。笔者想到三句话。
为材料立根。“AI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材料写作的根基在于调查研究。如果一味用AI“输出”,没有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往往导致“文来文往”、不见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
不少材料涉及重点工作的部署、重大战略的规划,影响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更需要以踏踏实实的调查发现问题、以扎扎实实的研究解决问题,而这却是AI无法代替的。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摸准最真实的情况,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看似不够“省事”不够“智能”,却是材料写作的源头活水。
为文字立心。直指人心的文字,都是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有深度的。当前的AI技术仍处于“弱智能”阶段,虽然在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卓越,但在交互方面却相对薄弱,缺乏语言文字表达所必需的“高低起伏”。
面对这个大时代的发展机遇与生动故事,文字的力量显得格外珍贵。材料写作的过程,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善握笔杆子,应少写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多写真实而动人的文字,让人读罢文章有所获益,还能回味一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为社会立本。公文材料从诞生之初,就肩负治理之用。《周易·系辞》中提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一支笔有千钧力,勾画出治国安邦的宏伟蓝图。不管是“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还是“站在田埂上找感觉”,材料写作都是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需要,为了办实在之事、求实际成效,“以笔为矛”推动社会改革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人工智能迅速跃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AI成为“材料搭子”,我们必须拥抱变化、守正创新,敬畏文字、激扬文字。
来源 |浙江宣传
值班编辑 | 王可
主编推荐
套公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