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真相,学者:难怪李建成被轻易杀死

可可爱爱滴 2025-04-21 10:29:16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一代贤君,可他坐上皇位的方法却让不少历史专家摇头。毕竟,他为了当皇帝,亲手干掉了亲哥和亲弟,还硬是把老爸给挤下台了。这事儿搁在古代,那时候的人们讲究忠孝礼义,他的做法可真是有点出格,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不少人挺心疼那个太子李建成,他被天命所归的李世民弟弟给打败了。虽说他没李世民那么出色,但绝不是个废物,更何况他还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可到最后,他全家都遭了殃,这事儿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很多人感到纳闷,李建成手握那么大的优势,怎么在玄武门之变那会儿一点防备都没有,就那么轻易地丢了性命呢?

到了1900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在敦煌挖到了一块墓碑,这才让大家知道了玄武门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也解开了李建成为啥会死得那么快的谜团。

【兄弟相争,你死我活】

公元前618年的时候,李渊,这个唐国公,自个儿称帝了,他给新国家起了个名儿,叫大唐。当了皇上,那挑个接班人就是大事儿了,毕竟李渊那会儿都快六十岁了,搁那时候,绝对算老寿星了,说不定哪天就蹬腿儿了。要是太子不早点定下来,各路王爷们为了争这个位子,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啊。

可说到挑谁当太子,李渊是真头疼。按照规矩,那肯定得是他和窦皇后的大儿子李建成。再说李建成这孩子,作为老大,一直对弟弟们挺好,对父母也孝顺。李渊打仗在外时,他能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也没啥大过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立他为太子都挺合适。

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二小子李世民表现得特别出色。这位被上天眷顾的家伙,四处征战,为大唐打下了多半的地盘。要不是他一直这么拼命,李渊也不可能那么轻松地当上皇帝。因此,李渊对李世民这个儿子,那可是真的疼爱有加。

打天下那会儿,李渊和李世民一起上阵杀敌,俩人配合默契,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一高兴,李渊就跟李世民说了些过头话,跟当年明成祖似的,给这个勇猛的二小子许下大愿:“儿子,你干得漂亮!我看啊,你比你大哥还出色呢!”

说起来简单,可真到了选太子那会儿,事儿就棘手了。李世民军功一大堆,在军队里的声望都比李渊还高了,更别说跟李建成比了。他还觉得老爹答应过他,自己比哥哥强上百倍,太子这位置肯定是他的。因此,他总是用满怀期待的眼神瞅着老爹,盼着老爹能说话算话。

李渊虽然对李世民很是疼爱,但心里对大儿子李建成也是满满的父爱。李建成是他的嫡长子,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如果不选李建成当太子,那以后李世民做了皇帝,李建成这个亲哥哥的位置就很微妙了。到那时,李建成就算不被杀掉,恐怕也得憋屈一辈子。作为父亲,李渊怎么能狠下心让这种事发生呢?

关键的是,那时候大唐才刚刚建立,正是想要拉拢那些大家族里有学问的人的时候。要是李渊头一个就不按规矩来,不让老大继承家业,那肯定会让全天下的文人心里不痛快。这样一来,对朝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还有大唐以后的发展,都没什么帮助。

想了好久之后,李渊最终决定,还是让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不过,他也觉得二儿子李世民有点委屈,于是就给了李世民一个秦王的头衔,待遇跟太子一样。李世民可以自己建府,还被封了大唐最有钱有势的一块地方。

李建成快被气炸了,这简直就是瞎折腾嘛!李世民那家伙本来就心怀大志,战功一堆堆的,老爹还犯迷糊,给了他那么多好处,直接让他当上了大唐的二把手,李世民哪能乐意只当个秦王呢?

情况确实是这样,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后,他和李建成的矛盾就公开化了。李世民常靠自己的战功去抢李建成的权力,而李建成也不肯吃亏,经常让手下在朝廷上告秦王的状,说他这不对那不对。

还有更过分的事儿,李建成居然和他老爹李渊最宠爱的小儿子李元吉联手,一起拉拢李渊身边的那些妃子们。他们让这些妃子在李渊耳边吹风,专挑李世民的不好来说。

这样下去,李渊心里头对李世民渐渐有了些不满。再加上李建成老是在老爹面前抱怨当太子有多不容易,李渊揉了揉太阳穴,跟二儿子说了声不好意思:“孩子,委屈你了,现在得你做点牺牲。先把你的手下解散了吧,兵权也得交出来。”

李渊是李世民的亲老子,按道理讲,李世民也没啥好办法,心里头别提多憋屈了!他朝着手下的大臣们放声大哭起来:“这事儿要是就这么定了,老爹铁了心要站李建成那边,毕竟他是皇上,我总不能真的去谋反吧?”

这时候,李世民身旁的杜如晦轻声插了一句:“有何不可呢?”

尉迟敬德这些武将们也抡起了大砍刀,高喊:“挥刀就给他来个痛快!”

李世民心里挺犯嘀咕:“都是自己老爹和兄长,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了?”

边上的文官武将一齐喊道:“你家人的性命,还有那些亲信下属的安危,你到底还在不在乎?”

那当然得这样啊,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玄武之变,轻易败北】

武德九年那会儿,秦王李世民眼泪哗哗地直奔他老爹李渊的宫里去了。

李世民以前挺爱掉眼泪的,但自从当上了秦王,这习惯就慢慢改了。多年后,李渊突然又听到这哭声,心里头跟刀绞似的,赶紧把儿子叫进来问出了啥事儿。李世民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大哥他想害我,把我骗到东宫,硬灌我毒酒,我吐出好多血啊……”

李渊这回可真是大吃一惊。他拼死力挺李建成当太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建成不会对李世民构成性命威胁,这样能保证几个儿子都能活得好好的。要是这事儿是真的,那可太吓人了。自己还活着呢,李建成就敢对李世民动手,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了,兄弟们自相残杀岂不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一生气,李渊立马就喊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来,让他们当着自己的面跟李世民说清楚。接着,他又哄着李世民先去歇会儿。但这时候的李渊,压根儿没想到,李世民这一走,太子这个位子,就只剩下一个人能选了。

李建成心里明白,他和李世民之间的斗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因此他行事特别谨慎。在进皇宫前,他先安排手下的大将薛万彻,带着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四千兵马在宫外候着,以防万一。之后,他才带着弟弟一起走进了皇宫。

真让人意想不到,李建成竟然单枪匹马地走进了玄武门,没带一个侍卫。按说,宫里是不让带刀的,可他要是真小心的话,带上几个身边的大将一起进宫也不是难事。要是那样做了,玄武门事件的结果可能就得另说了。

但历史从不给人如果的机会,当李建成刚到玄武门那儿,李世民立马就射出一箭,随后带着手下冲了上去。李建成吓得转身就跑,想往外逃,可李世民紧追不舍,毕竟他的箭术那可是出了名的好,没多久,李建成就被一箭穿心。这时候,旁边的齐王李元吉还想挣扎反抗,结果尉迟敬德一刀下去,他的命也就没了。

李世民干掉了两个亲兄弟后,他派尉迟敬德去跟他老爹李渊说这事儿。李渊一听到俩儿子没了,吓得差点背过气去。可瞅瞅尉迟敬德那把还滴着血的大刀,再看看皇宫早被秦王的人给占了,李渊也只能憋着气,没办法,只好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还说俩月后自己退位当太上皇。

事情就这么定了,玄武门之变结束以后,李世民成了真正的胜利者。

这次夺权行动风险极大,李建成的手下兵马就在皇宫外面候着呢。要是他半道上觉得不对劲,掉头回来,李世民带着的那八百号人根本没啥必胜的把握。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成了叛逆之徒,别说当皇帝了,连全家人的脑袋都保不住。可就是这么一场匆忙又草率的行动,竟然轻轻松松就让李建成送了命。

【墓碑出土,水落石出】

玄武门之变出奇地顺利,这让后来的人们一直对这场政变充满好奇。李建成本来形势大好,怎么就那么简单地在政变中丢了命,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呢?

直到1900年,这事儿才算有了个明确答案。就在那一年,敦煌那边,考古的人挖到了一个唐朝大臣的墓碑。墓碑上的文字,把玄武门之变的事儿又给讲了一遍,结果跟大家以前想的都不一样,简直让人大吃一惊。

这块墓碑的主人是常何,他原本出身隋朝官员家庭,但实在受不了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一怒之下,领着自己的手下加入了瓦岗军,成了李密手下的得力干将。后来唐朝建立起来,常何这人眼光独到,一眼就看出了李渊的不简单,立马就建议他们的头儿李密一起投靠唐朝。

常何打起仗来特别勇猛,李渊特别看重他,直接给了他骠骑大将军这个有权有势的官位。常何心里头那个感激啊,当时就冲着李渊跪下了。可他那原先的老大李密,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觉得在唐朝这儿受了委屈,就纠集起以前的那些手下,一块儿起兵造反了。

常何想显示自己的忠诚,自告奋勇要去平定叛乱。就在那场战役里,他碰巧遇见了李渊的两个公子。因为李渊年岁已高,常何便开始留意这两位皇子,暗中观察他们的实力,打算挑个靠谱的主子跟随。

但这次,李建成仅仅是来送粮草的,露了个脸就匆匆离开了。常何真正能常常打交道的是勇猛无比的李世民。为了能在李世民那儿留下好印象,常何每场仗都豁出去了,总是冲在最前面,冒着最大的危险,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成功赢得了李世民的赏识。

没多久,李渊下令让他跟着隐太子去平定河北。李建成,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太子爷,常何对他自然是毕恭毕敬。常何打仗不含糊,在军队里威望挺高,正好补上了李建成手底下缺猛将的短板。所以,李建成对他特别好,还把他收到了自己麾下。

这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李建成就那么一个小动作,结果他多年来辛苦打拼的一切都白费了。

武德七年那会儿,让在北门带着身体棒的士兵长期值守;到了九年六月四号,又下令让他们全面负责北门的事务。

说白了,李建成一直当自己人的常何,早在武德七年就已经是玄武门侍卫的头头,负责训练。到了武德九年,他更是升为了玄武门的大将军,负责把守。这样一来,事情的真相就完全清楚了。

李建成一个人跟着李元吉走进宫里,不是因为他粗心大意,而是他以为玄武门的守卫常何是自己人,觉得有常何在身边就很安全。但他万万没想到,常何其实是站在另一边的人——那就是他的对头李世民。

打李密那会儿,常何就投靠了李世民,他一直替李世民暗中办事,就像是个卧底。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特地给常何送了好多金银财宝,这一手操作,直接把常何的忠心给买断了。所以嘛,常何肯定不会转头去帮李建成。

有了常何的帮忙,李世民顺利地把他的八百士兵带进了皇宫,悄悄藏在玄武门周围。等李建成感觉不对劲,骑马想逃时,常何立刻下令把门关上了,这下李建成没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跟李世民硬碰硬,最后就被李世民给收拾了。

李建成去世后,太子府的手下很快就感觉事情不妙,一股脑儿地冲进了皇宫。那时候,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场大混战。但常何真是个硬汉,他毫不畏惧,带着士兵们拼死守住玄武门。一直等到李渊下了正式立太子的诏书,李世民这才算是真正坐稳了太子之位。

有了常何这样聪明又有胆识的内应帮忙,李建成会那么容易就死掉,也就不奇怪了,他死得确实挺该的!

李建民为了跟李世民抢皇位,那真是啥招儿都用了,可就是没瞧上手下那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常何。结果到了玄武门之变那会儿,他发现自己孤立无援,想跑都跑不掉,最后只能眼睁睁地被李世民一箭射死。这就像是老话说的,大坝千里长,却能被一个小蚂蚁洞给搞垮,真是悲剧啊!

0 阅读:8
可可爱爱滴

可可爱爱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