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自信的缺失何时能重塑

金色阳光 2022-06-12 01:09:43

中华5000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科技也大有成就,圣人大儒闻名于世,文人墨客比比皆是,亭台楼阁尽显中国创造之特色,民族服饰之美现代都难以超越,各领风骚,留下许多璀璨世界文化遗产。放眼世界也是罕有的大国文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向往学习的国度,曾几何时是我们过于融入了世界,崇拜西方文明,摒弃了自己的文化认同,而普片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及审美。

这是一个让人惋惜又捶胸,恨之不争的境况。如今洋文化已深入生活方方面面,从商家招牌、宣传海报、视频广告、国产商品包装,儿童玩具到图书教材插图无一不充斥着洋文、洋人形象设计。随处可见,非常流行。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是一种行业潜规则,是非主流的流行。这是一种什么崇拜心态?说轻了是“崇洋媚外”,说重了是“洋奴文化”,它已经成功扎根在中国土壤之上。可是又有谁去在乎呢?利益者奉行的是利用被长期播种了的“崇洋媚外”土壤“种草”达成创收目标,而且成本低廉又好用,大众“喜闻乐见”并未觉得不妥。然而面对越来越多大众对西方文明的虚伪唾弃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回归觉醒。他们站出来了,做了些批判指正却被他们鄙视为“民族主义者”来嘲笑,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这种现象一直在开放包容的中国“野蛮”生长,洋文化已经被赋予标签化,代表着“高级感”、“安全感”、时尚潮流等寓意,给人以优于中国标准、中国文化的错觉。这些即有主动需求也有被动需求。主动需求是商家、编辑出版者精心包装的卖点,是贪婪的资本赚取丰厚利润的手段。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文化殖民”,非常值得警醒。我们期待更多人的努力,让更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自信能重塑。

注:图片示例不涉及广告宣传带货,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