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上在尼日尔首都机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三家中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被带着枪的军人送上飞机。就在同一天,当地一家专门服务中国企业的高档酒店被强制关闭,门口贴上了封条。根据后来知道的情况,尼日尔政府说这些中国企业没有遵守他们的投资规定,还少交了1.3亿美元的税款。不过根据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真实原因是他们欠了中国企业4亿美元的贷款利息。

2023年7月的时候,这个国家发生军事政变。当时总统卫队的负责人奇亚尼带着几百个士兵冲进总统府,把合法选出来的总统巴祖姆抓了起来。新政府里很多重要职位都换成了军队里的人,有些官员连高中都没读完。政变之后这个国家被西非其他国家断了电,每天要损失超过800万美元。

中国企业在尼日尔已经投资了20年。最早是在2003年,当时法国公司因为安全问题都跑了,中石油接手开发了阿加德姆油田。到现在为止,中国企业帮着建了3个炼油厂和2000公里长的输油管,这些设施产出了全国78%的石油。根据公开的数据,这些项目给当地创造了2万多个工作岗位,工资水平是当地平均的2.8倍。

今年初刚建好的石油管道本来是件大好事,这条管道从尼日尔通到贝宁,每天能运9万桶石油。可是现在这条管道遇到了大麻烦。贝宁在3月份关闭了边境,卫星照片显示尼日尔境内的管道有37处被人破坏。更糟糕的是,尼日尔政府现在不想支付每年7%的贷款利息,算下来每天要少给76万美元。有国际机构在3月20日发出警告,说尼日尔的外汇储备只够用5个星期了。

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制裁尼日尔。欧盟冻结了1.5亿美元的援助,美国停止了8000万美元的军事合作。法国这边也不好过,因为他们从尼日尔进口的铀矿减少了92%,导致法国电力公司的股票跌了13%。虽然听说有俄罗斯的雇佣兵去了尼日尔,但俄罗斯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插手商业纠纷。

中国方面可以参考以前的案例来处理这件事。比如2010年在赞比亚的中资铜矿纠纷,最后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了。现在中国在非洲设有专门的风险基金,总共有50亿美元可以用来应对这种情况。最近非洲联盟开会的时候,有12个国家明确支持中国的立场。

从能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尼日尔现在的做法等于在毁掉自己的未来。根据专业机构的估算,他们的石油储量大概还能开采17年,比邻国乍得少了一半。虽然现在抢了中国的设施好像占了便宜,但他们的炼油设备全靠中国技术维护,之前欧洲能源危机的时候已经验证过这点。更要命的是,输油管道经过的地区是恐怖组织经常活动的地方,没有中国公司的安保系统,这些设施随时可能被袭击。
现在尼日尔首都的加油站前面排着几公里的长队,柴油进口量最近突然少了60%。这个靠着外国投资发展的国家,正在经历自己造成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