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密战友到分道扬镳——铁托和斯大林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长江有大中 2025-01-20 13:38:35

前言

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开始了美国带领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的历史。

该计划的实施,使得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感到有必要迅速建立东欧的国际组织,以便加强苏联对欧洲共产势力的影响和控制。

但在欧洲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却有一位与老大哥苏联存在着长久的冲突和矛盾。它就是南斯拉夫。

最终,这两个曾经的盟友因为一个特别机构的存在而分崩离析,回顾两国反目的过程,苏联的蛮横可以说在原来的伤口上又撒上了一把盐。

一、由来已久的矛盾

为了对抗西方势力,1947年夏,波兰共产党中央出面发出邀请,决定召开欧洲共产党工人党会议,被邀请的有苏、波、捷、等9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同年9月22日至27日,会议在波兰西南部的一个小温泉场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欧洲九国社会主义政党情报局,任务是组织意见的交流和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党活动。

情报局成立后,斯大林多次强调,情报局"不是共产国际的复活",对各国党没有约束力。成立情报局的目的是"在改善劳工阶级和一般人民的生活条件前提下,同时谋求保卫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然而实际上,情报局后来的决议不但要求所有参与国执行,甚至未与会国家也要表示拥护和支持。主要原因就在于该情报局成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各国执政党的控制,最终达到全方位控制东欧国家。只有这样的操作,苏联才可以有效地通过对东欧的控制,结成与美国抗衡的、以苏联为首的国家集团。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苏联共产党一方面凭借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已经形成的特殊的领导地位,对其他国家的事务进行干涉和控制,要求其他国家的执政党都听从苏联党的指挥。

另一方面,经过二战的考验后,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的个人威望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对于他的个人崇拜也日益严重。其本人也日益独断专行,情报局逐渐成为贯彻斯大林个人意志的工具,苏联与欧洲国家的矛盾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斯拉夫,早在二战时,苏联与南斯拉夫就曾发生过不快:斯大林在与丘吉尔达成的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协议中,同意与英国平分秋色。消息传到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耳中后,后者怒不可遏地说道:"我们自己要百分之百,一点都不给他们!"

战争过程中,铁托就对苏联的一些政策表达过不满,甚至还向斯大林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们不能帮助我们,至少不要妨碍我们。"后者对于铁托敢于用这种口气和他说话感到惊异不已。战争结束后,对于是否让身在伦敦的王室成员的归国的问题上,铁托与斯大林也有过激烈的争论。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是南斯拉夫杰出的领导人,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是一个坚定地维护着祖国利益的爱国者。对于苏联对于南斯拉夫的援助,他表示衷心的感谢,但也同时对前者企图控制他们国家的意图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二、矛盾的最终激化

1944年9月,在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的安排下,铁托到莫斯科和斯大林会见。不久,两人矛盾就爆发了出来。当时斯大林边抽着烟斗,边向铁托提出让身在英国的南斯拉夫王室归国的问题。

不料铁托闻言神色一变,脱口说道:"这绝不可能,人民会反对,因为这国王是卖国的化身,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扔下人民逃跑了。"结果,会谈因此不欢而散。在座的其他苏联领导人都大吃一惊,没想到铁托敢于当面顶撞斯大林。

斯大林之所以要求铁托允许国王回国,是受了丘吉尔的委托,现在,既然铁托不答应,斯大林也就没有坚持下去,同意了铁托的观点。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影响两党之间的合作。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仍然给了南斯拉夫大量援助,两国在1945年签订了苏南友好互助与合作条约。

这次的争执为两国日后的不合埋下了隐患。但两国真正决裂的原因是是两国对于建立巴尔干联邦的问题。马歇尔计划提出之后,苏联力图在东欧建立一个忠于自己的国家联盟,由自己当盟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力量抗衡。所以,他绝对不能容许东欧国家之间,越过苏联建立自己之间的联系,摆脱它的控制。

而在巴尔干地区,作为地区老大的南斯拉夫试图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国家联盟,包括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等国。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是让苏联绝对无法容忍的,两国的矛盾终于摆上了台面。

1948年1月21日,保加利亚总理季米特洛夫访问罗马尼亚时,发表了这样一套震惊的言论:"一旦条件成熟,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将和希腊一起,考虑建立联邦或邦联问题"。这一谈话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心想控制东欧国家的苏联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应,1月28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对于这一设想表示强烈反对。为了防止南斯拉夫和其他东欧国家再背着苏联擅自采取外交行动,苏联强迫其他国家在签订了一项关于今后相互就外交问题进行磋商的协定。这种不尊重南斯拉夫主权的做法引起了南斯拉夫举国上下的强烈愤怒。

三、苏南冲突的爆发

斯大林为了控制东欧,就必须压铁托就范,以防止其他东欧国家仿效南斯拉夫的做法,危害苏联的利益。所以,苏联政府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向南斯拉夫施加压力。到了2月底,苏联报复性地停止了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往来。3月18日至19日,苏联决定从南斯拉夫撤走全部外派支援人员。至此,苏南两国矛盾彻底公开化。

最开始两国还算比较冷静,从3月18日至5月22日,苏南两党中央共相互交换了6封信件,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过苏联蛮横地拒绝了南斯拉夫方面的解释,强行要求对方停止建立同盟,希望通过对南斯拉夫的惩罚,阻止其他国家对苏联控制的不满。

1948年6月22日至28日,情报局第三次会议在罗马尼亚召开。会议通过了一份决议。指责南斯拉夫脱离了马列主义的路线,外交路线上趋于保守,"走上了民族主义的道路"。

决议最后称:"情报局认为,由于这一切,南斯拉夫就使自己和执政党处于兄弟大家庭之外,处于统一的共产主义阵线之外,因而,也就处于情报局的队伍之外。"这实际上是宣布将南斯拉夫逐出了情报局,原本的朋友们此刻开始彻底成为了水火不容的敌人。

此后的日子里,苏联不仅在内政外交上打压南斯拉夫,还公开号召南斯拉夫内部推翻铁托的领导。当时斯大林已经将苏联军队集结在两国边境,在巨大压力的面前,铁托并没有屈服。

这使一心想控制东欧国家的斯大林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也给其他东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敢于与苏联抗衡的形象,如果不把铁托压服下去,苏联控制东欧的图谋就将落空。因此苏联只好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全部外交关系。

结语

苏南两国的冲突,充分体现了苏联的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也充分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强硬。直到1955年,两国才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国暂时恢复了一丝和平。

参考资料:

1.《苏联外交史1922-1991》

2.《苏南冲突始末》

3.《巴尔干地区历史大全:冷战篇》

1 阅读:729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59

用户17xxx59

11
2025-01-22 13:12

斯大林想当爹,铁托只想做他兄弟

Nick

Nick

9
2025-01-24 13:42

前苏联的自私自利,跟灯塔国是大哥不让二哥的。

艮卮每日评论

艮卮每日评论

7
2025-01-21 12:25

自己解放的国土当然不吃他那一套

时光抹去了记忆

时光抹去了记忆

7
2025-02-04 18:44

其实南斯拉夫内战跟铁托脱不了关系,铁托一边政治上骑墙战略,经济上跟北约国家十分密切!等苏联和华约一倒下,北约就可以腾出来推翻这个欧洲的眼中钉了!

用户14xxx08

用户14xxx08

3
2025-01-23 17:03

利益分赃不均

用户10xxx31 回复 02-08 01:57
明明是两双方利益不合![抠鼻]

zjsyh32

zjsyh32

3
2025-02-15 22:49

铁托和西方一直走的很近。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