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多菌灵的杀菌组合,可防100多种病害,提前喷一喷作物少生病

苔痕上阶绿 2025-02-12 01:09:33

近年来,农业病虫害防治逐渐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下发生改变,尤其是一些可以病害发生前进行防治的药物组合,更是成为市场流行趋势。

而在这些药物组合中,保护性强的无疑占据了更有优势的一部分。

其中,苯甲.吡唑酯可谓非常受欢迎的一种。

那么,这种药物组成又有什么魅力呢

苯甲.吡唑酯是什么

苯甲.吡唑酯顾名思义,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谁都熟悉,因为它是目前市场主流的杀菌剂。

它采用了现代科技合成,主要成分是苯环,而且具有广谱真菌防治能力,使用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植物病害,包括白粉病、叶斑病和灰霉病等各种病害。

现在的农民朋友们大多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们也更加倾向选择复配型药物,以保证防治效果。

因此,这种复配型药物的市场销量非常好,大家的反馈也很积极。

苯甲.吡唑酯的复配型药物中,包含有多种不同浓度的产品,从25%到50%不等,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防治葡萄、香蕉、桃树等多种作物真菌病害。

其中,25%的苯甲.吡唑酯可以防治葡萄黑痘病、白腐病、桃树褐腐病以及草莓灰霉病等;30%的苯甲.吡唑酯可用于防治苹果树灰霉病、梨锈病、桃子的白粉病等;

35%则适用防治桃子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草莓灰霉病等;

而50%则主要用于番茄灰霉病以及西瓜炭疽病等。

安全性突出

苯甲.吡唑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多种真菌性疾病。

苯环结构使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基本上不会造成药害。

这就意味着农民朋友们可以放心使用,无须担心作物受到伤害。

据数据显示,苯甲.吡唑酯对多种作物,如果树和蔬菜,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安全性。

无论是在喷施过程中的药剂残留浓度,还是在施用后的作物生长状态方面,苯甲.吡唑酯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安全性。

相较于其他常见杀菌剂,苯甲.吡唑酯不仅在预防效果方面突出,还能够在作物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后期病害发生的几率。

这种性能非常适合需要长时间保护作物的作物,如果树和多年生作物。

就算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下,苯甲.吡唑酯依然能够保持稳定性,并长期提供防护。

如此看来,它简直是农民们的得力助手,让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更加轻松省心。

明显效果如何

苯甲.吡唑酯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防效之显著让人称赞。

例如,它对于葡萄黑痘病、白腐病、桃树褐腐病以及草莓灰霉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多项试验结果证实,在喷施含有该药剂的产品后,被害植物的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新发病症也得以控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大大降低。

实验数据表明:选用25%苯甲.吡唑酯喷施葡萄,对防治黑痘病和霜霉病效果极为显著,喷施后7天观察就能看到药效显著降低发病率。

至于防治其它真菌性病害,如梨锈病、苹果灰霉病等,也都有很好的效果,

无疑是广大农民朋友们在生产品质上拐杖,

为他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让他们更加轻松的从事农业生产,

实现增收。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这种药物呢?在什么情况下喷施才最合理?

首先,预防拦截为主:最好在看到花蕾或者花之前就开始喷施,这样效率最高。

其次,浆果期不放松:这时候一直有病害危害果实,所以不能放松警惕,要定期补打。

最后,对症下药:不同的作物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不能随便喷施。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要注意合理使用和轮换使用,尽量避免对同一种药剂过度依赖,以免产生抗药性,到时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苯甲.吡唑酯对细菌性病害不是特别管用,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同时使用一些细菌类杀菌剂,来增强效果。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