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街头,75岁的洪金宝却用一把电动轮椅打破了这种认知,近日有市民民拍到他穿拖鞋坐轮椅逛菜市,这一幕,让人们看到真正的烟火气,往往藏在最朴实的生活褶皱里。
2025年4月7日,香港石湖墟街市的猪肉摊前,洪金宝的电动轮椅碾过湿漉漉的地面。他穿着褪色蓝条纹衬衫,膝盖盖着格子毛毯,左手捏着手机,右手在案板上翻动猪肉。他操着沙哑的粤语,手指精准点在五花肉的分界线上。摊主递过塑料袋时,他还跟摊主讨价还价,引得周围顾客哄笑。
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后迅速登上热搜。网友发现,这位曾从8楼跳下不用替身、被李小龙一脚踢倒仍爬起来继续拍的“最能打胖子”,如今因膝盖旧伤和糖尿病需依赖轮椅,却坚持每周三次独自采购食材。他熟练驾驶电动轮椅穿行于拥挤摊位,自带挂钩挂食材,甚至被目击在深圳Costco排队买牛肉卷。面对“身家数十亿为何亲自买菜”的质疑,也许在洪金宝心中认是买菜是娱乐,是享受吧。这不是洪金宝第一次出现在市井之中。2021年的时候,他就被人看到在上海一菜场买菜,现在又出现香港老街巷,他的轮椅轨迹串联起一个武打巨星的晚年真实图景,这位曾在《东方秃鹰》中徒手撕鬼子的硬汉,如今连站立都需要借助拐杖,但挑猪肉时的眼神,依然像年轻时挑剧本般锐利。
洪金宝菜市场买菜的日常,折射出香港娱乐圈的独特生态。在TVB,演员只是一份普通职业,和银行职员、出租车司机无异。
42岁的陈思齐摆摊卖鸡爪,30岁的梁茵在餐厅当服务员,52岁的戴耀明在茶餐厅端盘子——这些曾在荧幕上熟稔的面孔,用行动诠释着“演员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职业观。这种职业化传统,让香港艺人在光环褪去后,能从容切换身份,无需背负“跌落神坛”的心理负担。
对比内地某些明星“不会开门、不会穿鞋”的巨婴式生存,香港艺人更像扎根土地的榕树。周润发坐地铁被偶遇,刘青云被称作“热心市民刘先生”,陈奕迅光膀子逛夜市,这些画面背后是一种集体意识:演员不是特权阶层,而是和观众共享同一口井的街坊。这种对生活本质的清醒认知,让他们在菜市场的烟火气中,找到了比镁光灯更持久的生命力。
香港艺人的接地气,源于TVB工业化流水线的打磨,在那里,演员要和编剧、导演、场工同吃盒饭,要在凌晨三点的街头拍哭戏,要为了一个镜头反复NG。这种“劳工式”的职业训练,让他们明白:观众的掌声不是施舍,而是对专业的认可。而内地娱乐圈的畸形生态,恰恰是把演员捧成了“易碎品”,用保镖和助理筑起的高墙,最终隔绝的是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当洪金宝的轮椅碾过菜市场的积水,当他和摊主的笑声穿透市井喧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功夫巨星的晚年缩影,更是一种被遗忘的生存哲学。在这个流量可以造假、人设可以批发的时代,能有人用轮椅丈量真实生活的长度,用猪肉摊上的讨价还价诠释生命的厚度,本身就是对娱乐圈浮华最好的反击。或许,真正的明星魅力,不在于红毯上的珠光宝气,而在于菜市场里那份“与民同乐”的坦然。
用户55xxx92
有的所谓名星些如果不给钱,看谁会认识你,别以为一个个人没事干把你捧在手上一样,自以为事。
用户10xxx62
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