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复出,她曾打工问“鸡蛋能吃吗”的往事被翻出

食界指南针 2025-02-22 18:49:50

街头小摊,夜色下的一角,几位夜归人相继叫嚷着点单,而摊前的服务生却满头大汗,手中的动作却不曾停下。

在一群拿着炸鸡排或烤串的顾客眼中,这个小摊的服务生也许毫不起眼,却无人知道,她曾是震动网络的李子柒。

面对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有一天李子柒突然冒出一句:“鸡蛋可以吃吗?

”这个问题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其实背后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隐辛。

李子柒再次复出:视频和活动双线展开

时隔三年,李子柒干净利落地复出,让粉丝们兴奋不已。

近期,她不仅连续发布了三个精心制作的视频,还积极参与了各类社会活动和采访。

实际上,李子柒的每一次亮相,都备受关注和期待。

她的视频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需要着手准备的细节繁多,制作周期也极长。

虽然如此,李子柒的每一份创作都是满含心血的结晶,即使中途有任何的跌宕起伏,她也未曾放弃。

在新华社的采访中,她坦言,在这三年里,她不仅让身体得到了休整,还带着奶奶去游历四方。

返璞归真,再次面对公众,她依旧是那个娓娓道来、真实不做作的李子柒。

拍摄艰辛:李子柒的“过敏”经历

每个李子柒的视频背后,往往都伴随着意想不到的艰辛。

最近发布的大漆视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支视频其实是数年前制作的,耗时数月。

当时的最终结果却令人遗憾——失败了。

李子柒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新再来。

拍摄过程中,李子柒因漆过敏致使全身瘙痒、浮肿,每次都挠得血迹斑斑。

结痂未愈又被再次挠破。

为了减轻症状,她不得不打过敏针。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继续拍摄。

甚至在严重过敏的情况下,她选择穿上厚厚的隔离服。

夏季的酷热,让她汗流浃背,几近崩溃。

即便这样,她也没有退缩,坚持到这种韧性实属难得。

未被超越的秘密:全能的李子柒

采访中,李子柒透露她的视频拍摄全靠她的舅舅。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她起初就有自己的团队支撑。

这种独立的制作模式,使她可以从容地抛弃合作公司,自己掌控全局。

不仅如此,她的统筹、策划、文案、制作、导演、摄影等各项技能,几乎都是自行完成的。

正因为如此,每个李子柒的视频都打上了独特的个人印记,因此至今无人能完全效仿和超越。

如果她依赖的是合作团队,那么也许早就被复制出了无数个“李子柒”。

这正是她无法被替代和超越的核心秘密。

李子柒的童年:那些艰难与温情

1990年,李子柒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她的童年可谓是跌宕起伏。

父母很早就离婚,生活在父亲重组的家庭里,继母待她异常苛刻。

仅仅六岁时,父亲又不幸去世。

从此,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她的手艺和灵巧,或许正是来源于爷爷的悉心教导。

爷爷不仅做饭手艺出色,还通编制等手工艺。

小时候,李子柒总是喜欢站在爷爷身旁,递盘子,学着做饭。

命运并未就此放过她。

爷爷在她小学五年级时去世,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奶奶肩上。

李子柒辍学在家,一度生活极其艰难。

幸得好心的妇联帮助,才得以维持生计。

记得一次,她被邀请到妇联成员家里吃饭,看到桌上的鸡蛋,竟不自禁地问:“这鸡蛋可以吃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鸡蛋是普通的食材,但对李子柒来说,家里的鸡蛋都是为了换取那一点点微薄收入的,能吃到鸡蛋显得如此珍贵。

14岁那年,为了生计,李子柒独自一人走进大城市。

为了省钱,她露宿街头,只吃馒头,干着各种辛苦的工作,从服务员到酒吧DJ,没有一样是容易的。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她依然没有忘记反哺家乡,资助四川平武一个孩子完成学业。

生活逐渐安定。

2012年,李子柒的奶奶生病,她回到家乡,开始一边照顾奶奶,一边经营起了自己的网店。

后来听从弟弟的建议,开始拍摄视频。

2016年,凭借《兰州牛肉面》视频,一举成名,成为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红。

如今的李子柒, 已经把重心放在文化遗产的传播上。

今年1月13日,李子柒现身成都,宣告非遗产工作站成立,她相信自己的选择,未来将继续为之努力。

她取得了自己公司99%的控制权,从当年的自卑懦弱,蜕变为今天侃侃而谈、勇敢自信的样子,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结语

最新发布的视频中,李子柒身穿绒花蜀锦裙,以绵阳平武为背景,弹唱一曲《如愿》。

视频末尾,网友们纷纷留言祝福,许多心愿在这一刻融汇成了祝福的海洋,愿她和大家都能生活如愿。

李子柒的故事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传奇,她让我们看到了坚持、勇气和爱,让我们懂得,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存希望,总能看到曙光。

她的视频也不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文化的力量可以如此深远,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正的实干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