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历史上的驮运路

小西水历史 2024-09-08 15:16:56
一、曲村大阳路 为成形较早的盐道之一。始自运城曲村,经牛家院、槐村、土地庙、黄华铺(今下乐街),张村,平陆县城(今老县城)至大阳渡(今太阳渡)过河入豫地。据“牛家院摩崖碑刻"记载,此道开修于周大象二年(580年)。此路开通后,盐运及行商往来频繁。据清乾隆《平陆县志》载:“旧行盐车,今径路险仄,车不能行",仅可驮运。黄华铺经张村至大阳渡路段为大路。现大部分路段已修建成乡村公路。 二、刘家茅津道 始自运城刘家窑,经牛家院、韭菜园、上牛、下牛、大坪头,寺坡,至傅岩(今圣人涧)汇入虞坂茅津道。为周大象二年(580年)开修的另一条盐道,其牛家院到傅岩路段崎岖,仅可行驶独轮车和驮骡。现大部分路段已修建成乡村公路。 三、垣曲阳城路 为垣曲、阳城两县的交通要冲。其走向为:自垣曲县城(今古城),经店头、谭家、同善、三里腰、十里坡、穿窟窿、马家河于西哄哄入阳城界,抵阳城县城。据1914年阳城县西哄哄所竖“修路德政碑记”载,每年沿此路往来的行旅商贾2000有余,驮骡数千头,但此道崎岖难行,挑担者肩不得息,驮骡则气喘如雷,难同蜀道。其中穿窟窿处仅容1人可以通过。直到1912年,阳城知事张应麟(垣曲人)会同垣曲知事议定,由两县各依疆域率众扩修。历时两年有余,于1914年秋季竣工。扩修后的路宽约1米,行旅商贾逐年增多,到1935年,同善镇3家客栈日接待往来阳城、垣曲两县行旅100多人,驮骡60多乘。 1938年7月至1940年7月,此道成为设在关家村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二办事处”(简称“十八兵站”)转运由后方供应我军前方作战的枪支、弹药等物资和护送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由延安到晋东南根据地的交通线路。现古城至三里腰路段已修建成县级公路,其他路殴亦可行驶汽车。 四、埝掌交斜路 为潞盐运销垣曲、阳城及河南省济源等地的盐运小路。此路由埝掌始,经尉家、马家庙、青山、横榆、彭家湾、毛家湾、朱家庄.沟底、柴家古垛,于交斜(今西交斜)入成周晋绛道。清朝末年仅可通行驮骡,现大部分路段已修建成公路。 五、夏县祁家河路 始自夏县城关,经马蹄古垛、泗交、唐回、马家匣至祁家河。虽是夏县东半县村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但此路沿河谷翻山岭,崎岖难行。清朝末年仍旧通行驮骡。现已修建成县级公路,即夏祁线。 六、闻喜彭家路 为闻喜通往垣曲的主要道路,但仅可通行驮骡,行旅靠徒步。其走向自闻喜县城,经东官庄、孙村,冯村、河底、酒务头、婆婆岭、店上、谷家岭、前交里、后交里、柳里,入垣曲界至彭家湾。清末其路况尚无改变,现大部分路段已扩修成县乡公路。 七、里册翼城路 始自二里半,经里册、涧东、尧寺头、磨里、冯家河、小北山、炭园河至垣址坪出境,抵翼城县。虽为绛县、翼城两县村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但路况甚差,仅可通行驮骡。清末其路况尚未好转,现其大部分路段已修建成公路。 八、侯王南沟路 侯王始,经上吉、姚巴山、狮子沟、望原、坡底、马泉沟、虎圪塔、曹家河、下坪至南沟渡(亦名白浪渡)过河抵豫地,是潞盐运销豫省的主要驮运路之一。此路在下坪又有一路往东出平陆县境至夏县祁家河,为夏县、平陆两县山区村民往来的主要道路。清末时路况依旧如故。1941年入侵日军强迫村民及国民党俘虏兵,将侯王经下坪至祁家河的驮运路扩修为战时公路,因无车行驶渐废。建国后,屡经修建,大部分路段已建成县乡公路。 九、梯子崖路 自禹门往北,沿黄河东岸经青草凹、干柴坡、乔子沟至船窝。清末时以驮运煤炭居多,所以又称“驮炭路”。现已修建成龙(门)虎(坪)公路。 十、稷山僧楼路 始自稷山县城,经平龙村、胡家庄、程杜、化峪、宁翟、阳平、陈家堡、张吴至僧楼延接荣河西硙口道。为稷山、河津两县边沿山区村民往来的主要通道。清末仅可通行驮骡,部分路段可行驶铁、木轮大车。今已修建成县级公路,即稷(山)西(硙口)线。 十一、杨赵泉掌路 自杨赵始,经泽掌、三泉、泉掌、小聂至吴冷庄,由此北向入襄汾境。为稷山、新绛两县边沿山区村民往来的主要通道,清末为驮运路,今大部分路段已修建成公路。
0 阅读:1
小西水历史

小西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