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赚钱,别当医生!”一段话让多少同行侧目。要知道这可是分量很重的言辞,在这个医疗资源被包装得如黄金般珍贵的时代,李伯藩是个“异类”。
这种坚持着“救死扶伤”的陈旧信条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那些“光鲜的医生”羞愧又生恨。
2024年8月,北京人民大会堂里,八十四岁的李伯藩再次踏上领奖台。那一刻,满场的掌声,光环如注,这位被称为“在世华佗”的老中医却一脸淡然。不是第一次了,2014年他就已经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称号。
可谁能想到,这位“再世华佗”出身并不显赫?他只是云南宾川县一个小镇上的孩子。从小在父母的药箱旁长大,听着父亲叮嘱:“当医生不是赚大钱的行当,不想帮人就别干!”家中诊所每年大年三十义诊、免费赠药的习俗深深影响了他。带着这份朴实的家训,李伯藩走上了医者之路。
那年,他二十三岁,才华初露。被派往拉乌彝族乡,这片土地贫瘠到连“穷”字都显得富余。抬头是深山,低头是尘土,村民们生活在连温饱都成问题的环境中,生了病只能“硬撑”。很多人就算得病了也无处可医,他的到来让这片苦涩的土地有了希望。
然而,地方缺医少药,他只能自掏腰包采购药材,踏破山路,挨家挨户巡诊。就是在这“泥坑”里蹚出了路,用土法、草药治疗了许多病患!
那次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全县,宾川不少乡镇人心惶惶。他亲自诊治,连续半月没有合眼,救了无数性命,终于让瘟疫平息。也就是在那一刻,“活华佗”的称号传遍县城。
2006年,退休。正是该“功成身退、享天伦”的年纪,他偏偏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在自家小院设立义诊室,一干十八年,挂着的布帘子上写:“只看病、不收钱、不卖药”,用行动践行家训。
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门前总是排着长龙。可他居然连挂号费都不收,任凭旁人劝说,一笑而过。有人算了笔账,单单义诊挂号费,每人收个8块钱,这十几年下来少说也是千万级别的收入了!但李伯藩对此轻描淡写:“钱多了是祸,不多才是福。”
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很多人做不到、想不到。看看那越开越多的高档诊所,哪家不是凭“市场”规则定价?但他说:“钱要生带不来,死带不走,患者需要的是疗效,不是账单。”
义诊多年的李伯藩,接待量以“百万”为单位。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昼夜奔波,为患者“操碎了心”,却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因为多年久坐义诊,患上血管瘤,胃病也早已缠身。家人苦劝无效,心疼得一筹莫展。
儿子、徒弟都劝他少接病人,限定号源。他勉强同意,但患者纷至沓来,电话问诊每天超百个。为节约时间,“妙招”迭出:少喝水,减少上厕所频率,硬是“省出”时间。这可怜又可敬的“省法”,让他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有人劝他“收诊费吧,起码生活宽裕点”。他却笑着说:“有口饭吃就够了!”
对自己“抠门”得很,一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鞋底破了就打补丁,家人甚至还要“偷着”给他买新衣服,生怕他不舍得换。对病人“大方得很”,分文不取,还常常自掏腰包。
李伯藩的儿子、徒弟和妻子为支持他,也成为义诊室里的志愿者。高峰时争相协助,默默承担起繁重的任务。甚至有位曾被他救治的患者,长大后考上医学院,成为他的徒弟。对他们来说,义诊不仅是传承医术,更是传承李伯藩的医德。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李伯藩为了帮助更多患者,开设了电话和视频问诊。他成了全国各地患者的“线上医生”,每天咨询量超百人,甚至远在北方的患者也能得到他的帮助。儿子笑他“落伍”却紧跟潮流,而他严肃地回答:“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在视频问诊中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电脑屏幕对面的他,虽年老力衰,但眼神中始终闪烁着热情与慈悲,仿佛隔着屏幕也能抚慰病痛,他的问诊让千里之外的患者感到温暖。
夜深时整理病例,伏案写字。那一张张记录着无数患者的悲喜离合,也记录着李伯藩的人生轨迹。他希望将这些病历集结成书,传承中医的智慧与仁心。八十多岁的老人,用生命传递医者信仰。
结语
面对镜头,他的话语平淡却坚定:“生命至上,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分。”李伯藩用他的无私义诊证明,医者仁心依旧存在于这片土地上。
诚然,时代在变,医疗变得商业化,但李伯藩的坚持仿佛是一股清流,唤醒了世人对医者本分的重新认识。
以下为真实信息来源
2024年“最美医生”丨李伯藩:初心不改 守护百姓健康-新华网
李伯藩:老中医义诊17年,“退而不休”诠释医者仁心「链接」
免责声明
- 文章基于真实事件,素材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
- 强调故事的艺术加工成分,提醒读者理性看待,不盲目跟风。
点赞走一走,爱你到永久!关注点一点,暴富到永久!
祝您春夏秋冬行好运,东南西北遇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