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2a510e8c969fd832c4535a721e4d11.jpg)
1979年2月,发生了著名的“对于自卫反击战”。
关于这场战争,是否应该出兵,一度争议很大。但是,终究在邓公的坚持下,挥师南疆,开启了为期28天的快速战争。
对这场战争,很多人不知道三个真相,我们一一交流一下。
1、地缘政治在发生变化,必须要行动了![](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deb4b0e1a33f6cd20cbf243c370146.jpg)
中国和越南曾经是亲密的兄弟,后来却反目成仇了。为何如此?
苏联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苏、越,本来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如果把国家拟人化,苏联是大哥,中国是二哥,越南是小弟。
哥哥们照顾小弟,好像天经地义。
于是,越法战争就有中国的身影,陈赓、韦国清等将军为越南战胜法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1964年,当美国在越南的北部湾制造事端后不久,美越战争大规模爆发。
小弟有难,大哥、二哥开始支持,苏联支持的有顾问,还有金钱。中国支持的是大量的军用物资,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
虽然,六十年代中期的中苏之间已经不睦,但彼此维持着那可怜的友情,面对越南有难时,两国都没有犹豫。
但是,1969年发生了两件影响力巨大的事情。
一是中苏交恶,在珍宝岛发生了著名的中苏珍宝岛战役。这次战争的出现,让中苏从兄弟变成了仇人。
二是在当年9月,胡志明去世了。要知道,胡志明是中越之间最为重要的纽带,胡志明不在了,黎笋上台了。中越关系该何去何从?
大哥、二哥闹别扭,小弟越南在赶走美国、完成统一后,有个两个重要选择:
一是,要站队了,到底是站队大哥,还是二哥?越南的选择是站队大哥苏联。
二是,越南可不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越南人认为可以。
但是,这两个选择,对中越关系有着致命的杀伤力,这意味着要疏远中国,亲近苏联,并完成中南半岛的霸业。
于是,就有了越南对华侨的驱赶;于是,就有了越南对一些海岛的抢夺;于是,就有了越南对我边境的侵扰;于是,就有了越南控制了老挝,进而顺水推舟进入柬埔寨的行动;于是,就有了1978年11月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要知道,这条约是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
这一系列事件的先后发生,让中国的地缘安全受到极大影响,如果放任不管,苏联和越南一南一北对中国形成钳制,极大影响中国的安全和长远发展。
鉴于以上种种,“对越自卫反击战”在1979年2月发生了。
2、当年,在我国高层中间,争执也很激烈![](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4a206303de2f89f2432a41c83bf39a.png)
如今回头看,感觉出兵越南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像出兵朝鲜。
但是,当时的“出兵越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理由如下:
一是,越南是我们的小兄弟。按照兄弟间的逻辑,小弟不听话,教育一二就可以了,无需真刀实枪的造成反目。
二是,越南实力不俗,刚把美国大兵赶出了越南大地。而中国已经十七八年没打过仗了。论战争经验,越南好像更强。
三是,越南背后有那头北极熊。如果中国动手了,万一苏联从北边进攻我们,那该如何抵挡?
四是,中国刚刚从十年的伤痛中走过来,国家正要小步快跑发展经济,如果开战,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
因为这些原因,和越南开战遭到的阻力非常大,当时,叶剑英、粟裕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不应出兵越南。
但是,陈云等人是支持出兵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647c6b5fb5f94c339cf254902d28ae.webp)
不得不说,陈云的言论,对于邓公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陈云当时有三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如果不给越南教训,任由他们骚扰边境,在中南半岛继续做大,反倒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苏联在远东的兵力有限,如果要在北方发动战争,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调整。
第三,就算要打,教训为主,要在一个月内解决战争。
陈云的话,让大家不得不再次深思。
最后,邓公认为:必须要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
而大家也终究是通过了出兵越南的决定。
回头看,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而且,计划的执行非常到位,前前后后就用了28天。在这28天里,解放军一度攻克谅山,成功攻克了越南首都河内的这个北大门,让越南人慌得一匹。
之后,虽然持续了十年的中越边境战役,但都是规模较小,对越南牵制较大,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并不大。
越南因为战争,错过了发展的黄金十年,而中国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风驰电掣。
1991年苏联的解体,说明了越南当年押宝苏联的巨大错误。
3、你不会想到,有很多高干子弟上了战场![](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0631756dc350fa1eb09417cb2b16cc.jpg)
民间流行一句话:战争一旦开始,上战场保家卫国的大多是平民子弟,有权有势者的孩子们,往往会变成隐身人。
但是,放到对于自卫反击战的场景中,未必正确。
曾经有一个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展示了高干子弟在战争中的表现,比如思想转变的赵蒙生,比如军长的儿子小北京。
实际的战争中,确实有很多高干子弟上了战场,我们举几个例子。
①、张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78718b6cbacb48345613df8bf41fe2.jpg)
张力
父亲是张志信,当时是前线160师的师长。他将独子张力送到了战场上。这小伙综合素质出色,还担任了侦察班的副班长。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张力中弹牺牲。
牺牲前他告诉战友:“请转告我的爸爸,我没有给他丢脸。爸爸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此时,战友们才知道,张力一直在隐瞒身份,他原来是张师长的儿子。
②、耿军、耿晓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3d21a42ec308af57b7e53cc77eb77b.jpg)
这两人是兄弟,父亲是150师的参谋长耿进福。
两兄弟去前线,并没有跟父亲商量,而是主动请缨去的前线。当然,耿进福很快知道了儿子们到了前线。木已成舟,耿进福只有希望儿子们能够化险为夷了。
不巧的是,小儿子耿晓康在和敌人对战时,中弹牺牲。哥哥耿军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子弹打完了,直接跳崖,就此牺牲。
一个老父亲同一个月内失去两个儿子,其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③、曲宁江
父亲曲奎是41军副参谋长。
曲宁江因为表现突出,到了前线后被编入尖刀连。在高平战役中,曲宁江英勇牺牲。战后,曲宁江因为战绩突出,被记了一等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5e3fb4d36eb7512f462b207817014c.jpg)
④、周伟
周伟的父亲是周开源将军,是41军121师的政委。
周开源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周伟还是瞒着父亲参军了。到越南战场时,周伟在123师。
在一次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撤离,周伟壮烈牺牲,年仅20岁。
除了以上几位外,还有江鲁平、曹辉、赵幼林、罗粤宁、彭泓、蒲仕平等高干子弟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很多人以为,一些高干会不忍心让儿子上前线,但是,那个时代很特殊,父亲们大多亲历战争,欣赏战场上的勇士,他们希望儿子们能够有着战士般的优秀品质。
因此,当时有些家长主动让儿子上了战场,有些父亲虽然被动,但对上了战场的儿子也是各种支持。
为什么美国打了八年越南,最后铩羽而归?
为什么中国打了一个月,越南就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上下同心,大家对战争的支持力度很大,这种支持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思想和行动上的。
如果,现在有战争发生,高干子弟们会不会参与到前线战争中去?这个不好说,但是,大概率要比那个时代的热情度低,毕竟,过惯了舒服日子,积极上战场保家卫国会有各种顾虑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5f1797332a0319ceeff62026d09849.jpg)
以上三个内容,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背后的一部分真相。
纵观那段历史,虽然领导中间有争议,但以现在的视角看,那场战争基本上是非打不可,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关键是,大家能够齐心合力,高干子弟们也能纷纷放下身份,上了战场......
无限可能
我父亲三等功!
思怡
向英烈致敬!邓公果断英明!
BeckhamLam
近代史里中国4个伟人之一
百夫长
小编大人,79年是叫(对越自卫还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