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弹药耗尽遭袭击,70岁老地主跑上战场:我家有十几箱,随便用

浮梦若影随形游 2024-12-20 08:57:45

1939年,抗日战火蔓延到了山东的德州陵县。

在大宗家村,八路军第5支队遭遇了敌军的疯狂围攻,战况惨烈,弹尽粮绝。

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我家还有十几箱弹药,随便用!”

老人名叫宗子敬,是当地的一位开明地主。

随后,他不仅打开自家藏了多年的地窖,捐出枪支弹药,更是亲自登上墙头,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着。

那么, 宗子敬这位地主是如何在70岁的年纪勇敢保家卫国和无畏奉献的?

宗家的坚守

1939年,抗日的战火波及到了德州陵县的大宗家村里。

当日军的装甲车和步兵兵团铺天盖地而来时,第5支队的将士们已经连续鏖战多日,身躯疲惫,手中弹药几近耗尽。

再加上四周的敌人将整个村庄死死困住,八路军将士们最后便选择了宗家的宅院当作据点。

在大宗家村,宗子敬的大宅是村里最醒目的建筑。

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院落,院墙用坚硬的砖石和水泥筑成,比起普通的土坯房屋不知坚固了多少倍。

且宗家大宅的每一面墙壁都充满了防御的可能性,院墙的高度刚好能遮挡敌人的火力,墙角布满了深厚的泥土,可以临时加固防线。

地主宗子敬则没有一点不情愿,反而紧急布置了防御点。

他让人用木门和桌椅临时搭建掩体,窗户边放置了从家中翻出的木箱,成为遮挡子弹的天然屏障。

战士们将机枪架在角楼上,利用高处的优势向外射击,火力与日军的重型武器形成对抗。

另外,面对突如其来的围攻,宗子敬还亲自站在院中指挥:“大宅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你们需要什么尽管说,我宗家一定全力以赴!”

敌人的攻击远比想象中猛烈,他们不仅利用火炮进行轰炸,还试图用炸药包炸毁宗家的坚固院墙。

尘土飞扬中,砖块从墙体上掉落,却始终未让敌人得逞,那些日军攻不进来的院墙,被八路军戏称为“铁打的防线”。

大宅不仅是庇护所,也是团结的象征,村民们在宗子敬的带领下,接力运送粮食和药品,为战士提供补给。

年迈的妇人将唯一的干粮递给饥肠辘辘的战士,年轻的小伙子们则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守卫大宅的队伍。

在这座坚硬如铁的堡垒内,人心的力量比砖墙更加不可摧毁,宗家大宅不再只是地主宗子敬的宅院,而成为所有人共同守护的家园。

十几箱弹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而八路军第5支队的将士们却弹药匮乏,面临着随时可能令这场抗争戛然而止的困境。

宗子敬的脸上也布满了焦虑的神色,突然,他想起家中地窖中那批储藏多年的弹药。

“听说你们缺弹药了?我家地窖里藏了十几箱子弹,还有几支枪,这些东西,我早已决定留给抗日的军队!现在,你们用吧”

一句话瞬间点燃了战士们低迷的士气,支队长愣住了,他的眼中写满了惊讶与感动,还不可置信的问这是不是真的。

“怎么会开这种玩笑!去取吧,全拿去!打鬼子要紧!”

战士们没有时间浪费,立刻开始搬运,补给到达前线后,战士们又迅速将弹药分发到各个小组。

装备补充完后,八路军指挥员重新调整阵地布防,准备展开反击。

夜幕降临时,敌人的进攻更加凶猛,日军试图依靠炮火摧毁大宅外围的防线。

但八路军战士利用新补充的弹药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一阵密集的火力扫过,敌方的前排步兵纷纷倒下,残余的士兵慌乱地四处躲藏。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宗子敬并没有闲着,他帮住战士们包扎着伤口。

随着补给弹药的持续投入,战士们终于占据了主动。

他们充分利用大宅的地形优势,将敌人死死压制在外围。

这场战斗,正因宗子敬捐献的弹药而扭转了局势,可战斗也远没有结束,日军的增援部队来了。

老地主也拼命

增援部队带来了重型武器,步步紧逼八路军的防线,这时,宗子敬也招呼着家丁,护院一起拿武器上墙头战斗。

护院们手持大刀和长枪,家丁们则搬运石块和火油,跟随宗子敬奔向战场。

宗子敬稳稳地扣动扳机,他的目标是墙外埋伏的一名日军士兵,子弹擦着风声飞过,准确命中敌人。

第一次开枪便打倒敌人,令周围的年轻战士们目瞪口呆。

随着敌人逐步逼近,宗子敬的身影变得更加活跃,他接过身边战士递来的手榴弹,站在墙头上看准时机,将手榴弹猛地掷出。

看着老地主不顾年迈的身体亲自投掷手榴弹,身边的战士一时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而宗子敬则继续从战士手中抢过一颗手榴弹,瞄准日军的机枪阵地扔了出去。

这一次,他的动作比先前更果断,手榴弹落地后的一声巨响,将敌人的火力压制了片刻,为战士们争取了宝贵的反击时间。

敌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墙头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宗子敬却始终站在最前线。

有一次,一颗子弹擦过宗子敬的肩膀,划出一道血痕,他踉跄了一下,家丁们试图扶他下来,却被他挥手拒绝。

看到日军爬上墙头的梯子后,宗子敬也将手中的步枪甩到一边,拿起一根木棍,一棍子将敌人狠狠打下墙去。

面对敌人的集中火力,宗子敬身旁的战士们奋力抵抗,但弹药再一次陷入紧缺。

当战士们显现出疲态时,宗子敬大声鼓励:“我们还有这座墙,还有这块地,兄弟们只要在墙内,就没有失败!”

在这场生死战斗中,宗子敬的勇气和行动让每个人都深受感染,他不再是那个站在大宅院门口的地主,而是一名坚定的抗日英雄。

最终,敌人被八路军强势反击击溃,撤退的日军丢下满地的尸体,狼狈不堪。

低调英雄

战后,八路军支队长曾特意赶来向宗子敬致谢,他们希望老人留下名字,并将他的无私贡献记录在案,以供未来的表彰。

可是宗子敬却一挥手,笑着说道:“我一个乡下老人,没什么值得提的,今天能帮上一点忙,是我的福分。”

支队长不甘心地追问着,也表示他捐出了全部的弹药,还亲自上阵,这样的事情,后人一定要知道!

但宗子敬再次摆摆手,称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你们比我更需要被记住,将来国家好了,这些伤疤就是你们的勋章,至于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做点事情,这就够了。”

战斗结束后,大宅院内一片狼藉,家丁们开始清理废墟。

宗子敬也不肯休息,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水桶,参与了每一处的清扫。

不久后,他亲自下田查看村里的粮食储备,计算着是否能为受伤的战士们提供更多的补给。

他还组织村民一起修复战后的水井,生怕战士们缺少干净的饮水。

宗子敬的低调和执拗,让每一个战士都肃然起敬,他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的每一个行动都透露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战斗中,他用自己的财富、勇气和身体支援了抗战;在战斗后,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土地和民族的热爱。

虽然宗子敬从未主动提及这场战斗的事迹,但他的行动早已深深刻在村民们的记忆中。

每当有人提起那场危机时,村里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没有宗老爷,咱们的村子早就没了。”

后来,八路军的司令部希望授予宗子敬一块特别的功勋牌匾,老人却再次婉拒。

他对来人说道:“抗战是全民族的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把功劳给年轻的战士们吧,我老了,做的这些都是我欠国家的。”

尽管他没有留下名字,但宗子敬的大名还是流传开来,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无论身份如何,每个人都能在民族危难之时,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宗家村的硝烟渐渐散去,,但那段惊心动魄的抗争却深深刻在了每一位经历者的记忆中。

宗子敬,这位年过古稀的地主,凭着一腔赤诚,捐出家中积蓄的弹药,亲自上阵守卫家园,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家国情怀。

他没有高调的言辞,也拒绝接受任何功名,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国人,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尽其所能点燃了希望的火焰。

他的大宅成为了守护村庄的坚固堡垒,而他本人则是那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盏明灯。

同时,他也让我们明白,英雄并非一定来自战场,他们或许只是普通人,但在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便能成为永恒的传奇。

0 阅读:7

浮梦若影随形游

简介:浮梦若影随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