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历史进程中,好多英雄好汉争夺天下,各个势力此消彼长。刘备呢,在他那漫长的打拼过程中,和不少贤能之士失之交臂。在这众多错过的杰出人物里面,陈群,着实是让后人感到最为遗憾的一个。
刘备将陈群征聘为官
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乱得不行,到处战火纷飞,汉室也越来越不行了,四方的诸侯都一个劲儿地冒出来,都想着在这乱糟糟的世道里占块地儿,好成就一番称王称霸的事业。
刘备呀,虽说心里有着远大的志向,可起点那是相当低,除了汉室宗亲这么个听起来不太有分量的名分,啥都没有。他靠着自己仁义的名声以及坚持不懈的劲头,在各地奔波,使劲儿找能让自己站稳脚跟的地方。
他刚到徐州的时候,那局面真是复杂得很,危险得要命。徐州是个打仗时大家都想抢的地方,当地有不少强横的势力,各个方面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对于这位刚来的“皇叔”,他们一开始多数是在旁边看着,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陈群来自名门世家,颍川陈氏在东汉中期那是相当有名,他的家族前辈陈寔是颍川四长中的一位,在当地以及整个东汉的官场和士林当中,都具有相当高的威望以及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家族背景,让陈群打小就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世家的传承里。年纪轻轻的陈群早就声名远播,显示出了不一般的见识以及出众的才能。
尤为重要的是,那时陈群的祖父刚去世没多久,他父亲还活着,家族庞大的关系网就像一张看不见却很牢固的大网,深深扎根在颍川乃至整个东汉的上层社会中。
对急切需要人才和势力支撑的刘备来讲,陈群就像是一把能打开成功之门的重要钥匙,要是能获得他的帮衬,那就会像曹操拥有荀彧那样,得到颍川士族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还有智力方面的支持,从而给争夺天下打下牢固根基。
于是呢,在还没正式接手徐州的时候,刘备毫不迟疑,用豫州别驾这一很高的职位来征召陈群。这个职位在那时差不多就相当于把陈群当作自己团队的二号人物了,很明显能看出刘备对他的欣赏和看重。陈群也体会到了刘备的真诚和志向,原本打算在刘备手下大显身手,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然而,命运的车轮在这时无声地转动了方向。
陈群转而投靠了曹操
刘备刚掌管徐州没多久,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袁术对徐州早就垂涎三尺,毫不客气地出兵攻打,想着趁刘备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把他赶走。在这同时,刘备之前为了制衡各方力量之类的原因,把吕布请来进驻徐州,哪知道这竟然是给自己招来祸患的行为。
刘备不得已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去抵挡袁术的进攻,这时陈群敏锐地发觉危险即将来临,他对刘备说道,吕布居心不良,很有可能会趁着徐州兵力空虚的时候发起偷袭。
也许是刘备那时被战争之事缠身,实在无暇顾及其他,也可能是对吕布还抱有那么一点儿侥幸念头,所以没有采纳陈群的这条诚恳建议。结果,吕布真就跟陈群预料的一样,瞅准时机偷袭下邳,一下子就把刘备的根据地给占了,让刘备一下子就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
这一场猝不及防的大败,给陈群带来的打击着实不小。他那满肚子的志向还没来得及施展呢,就因为刘备的失败而全都泡汤了。
在接下来差不多 20 年的时间中,陈群一直情绪消沉、状态低落。他曾被吕布抓住,由于他瞧不起吕布的朝三暮四和品德不好,坚决不愿意为吕布做事。过了几年,曹操把吕布消灭了,这时陈群才去投靠曹操。
然而命运好像还是不愿放过陈群,使得他的为官之路充满坎坷。
没过多久,陈群的父亲去世了,按照那时严格的孝道规定,他得回老家守孝。就在他守孝的时候,许昌出了衣带诏这事,刘备和曹操完全闹掰了,相互成了仇人。因为陈群曾经被刘备器重过,一下子就处境尴尬了,被曹操猜疑和冷淡对待,更加不被重视了。
在赤壁之战结束之前的好些年里,陈群的官途很不顺利,他的抱负难以实现。虽说曹操承认他有才能,给了他个官职,可也就是让他干些像参谋这样的工作,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种情况竟然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
陈群出现了转机
到了公元194年,陈群被刘备征聘,他原本觉得自己的人生要有好的变化了,能在刘备手下干出一番大事业,可没承想,就因为刘备的一个差错,自己的命运一下变得糟糕起来。
好就好在岁月最终还是没能把他的光芒完全掩盖。在公元 212 年,颍川士族的顶梁柱荀彧去世了,这时候颍川士族迫切需要一个新的领头人来挑起重担。
那时,颍川士族中那些地位高的人大多岁数大了,精力也不行了。而曹操为了把颍川士族的势力分开等多方面的考虑,陈群依靠自己出众的学问、深厚的家庭背景,还有长久以来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沉着稳重,崭露头角。
在公元213年,他被提升为御史中丞,顺利地进入到曹魏集团的高层之中。
自那以后,一直到曹操离世,陈群勤勤恳恳地承担着高层的文职工作,曹操因多种因素的考虑,没有把军事大权交给他。接着,陈群又晋升为侍中,他做事小心谨慎,品行优良,在朝廷和民间都获得了非常高的称赞。
与此同时,陈群结识了曹丕,在曹魏继承人竞争这一暗潮涌动、扣人心弦的权力较量里,坚决地支持曹丕,依靠自身的才智和策略,给曹丕想办法、出主意,慢慢变成曹丕极其重要的支持者中的一个。
在公元 220 年,曹操离世,曹丕即位,这一重要的转折点上,陈群因背后有着众多颍川士族官员的支持,其地位迅速攀升,就像火箭一样,一下子成为了曹魏集团的士族带头人。
与此同时,陈群搞出了极具划时代价值的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魏国全新的人才选拔办法给明确了,不但帮曹丕获得了众多士族的诚恳支持,让政权的基础更牢固了,还使陈群借此当上了士族的老大,就连司马懿等一帮有本事的人都得排在他后面。
曹丕离世后,陈群受令辅政,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中的一员,承担着托孤的重大责任。到了曹睿当政时期,他又尽心尽力地辅佐了十一年,最后因病突然去世。
在他在世的时候,司马懿就算足智多谋且心怀野心,在朝廷之中也得对他表示敬重,居于他之后。
后世不少史学家都连连慨叹,要是陈群能再多活些年头,等到曹睿去世的时候,被选为托孤首要之人很可能就是陈群,而不是司马懿。这样的话,也许三国后来的历史发展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陈群的这辈子,可谓是起伏不定。他搞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南北朝好几百年的政治局面和人才状况产生了直接的塑造作用,这一影响覆盖了整个那个时代。
然而,挺讽刺的是,这位在曹魏政权里有着重要地位、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重臣,最开始竟然是被刘备发现并提拔起来的。
唉,真是命运不济啊,刘备由于一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跟这位能够扭转局势的大能人错过了。
要是刘备当年能把徐州守住,步步为营,有陈群全力协助,凭着陈群出众的政治才智、广泛的家族关系,还有他对人才选拔办法的透彻了解,那蜀汉政权的前途肯定会有诸多可能,历史的走向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刘备离开许昌的时候,陈群果断地跟着他走,凭借陈群的才能,他在蜀汉集团里的地位很有可能会把诸葛亮给取代掉,变成刘备最为器重的得力大臣,帮助蜀汉立下非凡的功绩。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着实让人感慨,刘备这辈子错过的最令人惋惜的人才,那得是陈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