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揭露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手段

离谱百科 2025-01-21 18:26:19

随着假期的到来,不少中小学生开始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然而,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的放松活动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网络诈骗的黑手正悄然伸向这些经验不足、警惕性较低的未成年人。

反诈中心民警曾收到好几个未成年人家长的报案,骗子先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套近乎,都说自己有个在游戏公司上班的哥哥,能帮忙送皮肤,然后会以玩家是未成年人为由,称哥哥的后台账户被冻结,要求玩家30分钟内帮忙解除,如果玩家不配合解冻,就会从玩家的家长账户上自动扣款6万元,还会让家长坐3年牢。

一旦孩子被骗子唬住,接听了骗子的电话,对方就会一步步诱导孩子,把家长支付软件里的钱全都转到骗子的账户上。少则几千块,最多的一个案例,家长发现孩子在转钱的时候,孩子已经转了13万元。

还有些骗子会以假客服假平台的方式进行诈骗,高价回收游戏账号,把未成年人引导到骗子做的钓鱼网站,如果真的把游戏账号放到假平台上,很快平台就会显示交易完成,但紧接着会有一个“客服”出现,他会说在网站上输入的某条信息输错了,导致账户被冻结,必须先充一笔钱,成为网站的会员才能解冻,之后平台会把解冻费和交易款一起返还。

而实际上,这个“客服”也是骗子团伙假冒的。即使按照“客服”的要求去做,充进去的钱也只会打水漂,之前约定的“交易款”自然也拿不到,而且你的游戏账号也会落入骗子之手。

除了使用假平台进行钓鱼诈骗,一些骗子还会利用共享屏幕功能来盗取玩家的账号信息。骗子会伪装成买家,声称想要购买账号,但要求通过共享屏幕验证账号资源。一旦在登录界面看到玩家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骗子就会利用游戏的“更换绑定”功能,输入玩家的手机号并获取验证码。由于屏幕是共享状态,验证码会被骗子直接看到,并输入到换绑系统中,从而骗走账号。

还有的骗子会利用孩子追星的心理,冒充明星团队的工作人员,邀请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之后,另一名骗子会以“接力”的形式出现,伪装成公检法人员或明星的律师,声称该群涉嫌泄露明星信息,需对每个成员进行调查。随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孩子们支付一笔所谓的担保费,声称调查结束后,一旦洗清嫌疑就会退款。但实际上,这笔钱根本不可能退还,而且孩子们最终会发现连人都联系不上了。

这些诈骗手段并不新颖,有的甚至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成年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能会一笑而过,但孩子们因为缺乏社会经验,遇到问题容易感到害怕,因此更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未成年人成为了一些骗子实施诈骗的首选对象。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相关规定,未成年人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点到21点间才能游戏。但记者发现,在这个时段之外,也有不少未成年人“出没”在游戏中。他们很可能是使用家中大人的身份证注册的游戏,一旦遭遇骗子,家长的身份信息也可能会被骗子“套”出来。

想要让孩子避免被骗,家长和学校的教育都十分重要。一方面,家长应该给孩子科普一些反诈的基本常识,比如绝对不能和陌生人共享屏幕,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在网上办案,骗子越让你不要告诉家长,才越应该及时和家长说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能够多向孩子传授相关反诈知识。

0 阅读:3
离谱百科

离谱百科

江山代有才人出,无心插柳却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