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文化小陈

史学家钱穆说:“中 国读书人应有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别人读《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作品。
2500多年来,这部儒家经典已经成为强者的人生宝典。

《论语》中记载: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一次,他被任命为莒父的地方官。
刚上任的时候,子夏急于有所作为,便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见子夏心情如此迫切,便告诫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浮躁的人守不住孤独,耐不住寂寞,更成不了大事,这样的道理,亘古不变。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瞬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人情世故,一度让他陷入创作的困境。
甚至在得奖之后整整一年时间里,他连一本书都没有时间读完过,有些人更认为他可能会落入“诺奖mo zhou”。
八年以后,《晚熟的人》问世,他终于用行动回应了世人:“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菜根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之不能也。——《论语》
与其焦虑被埋没,不如向内看,想想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意思是,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谈,这就会错失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与他交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做一件事时,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做事时的心情。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古兰经》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人前来请教圣人:这世上你最怕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圣人指了指自己的舌头,说:我最怕它。
口是祸之门,舌为斩身刀。
管不好自己嘴巴的人,到头来不是伤人,就会自伤。
有句话说,能伤到你的,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牛爱国和冯文修,是一对老朋友。
两个人是发小,关系胜似手足。
那时候的他们,以为不论世事如何变幻,这份友谊都不会发生变化。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这一切。
牛爱国的老婆不守妇道,出 轨了别人。
牛爱国知道后不禁怒火中烧,但碍于面子,他不敢轻易把这件事讲出去。
这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冯文修。
他找到冯文修,把心里的憋闷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对方也拍着他的背,好好安慰了他一番。
没想到,几天后两人因为买卖牛肉产生了误会,冯文修一怒之下,竟当众把牛爱国被戴绿帽子的事抖了出来。
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牛爱国家的丑闻就在县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流言蜚语席卷而来,牛爱国几近崩溃。
他没想到自己推心置腹的话,竟然被老朋友当成了把柄,恨不得当场就去砍了冯文修。
妻子和朋友的背叛,别人的嘲笑,让他心如死灰。
甚至于某天在开车回县城的路上,他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结果出了车祸,自己被撞得个头破血流。
古语有言:“世间海水知深浅,唯有人心难忖量。”

才女冰心和大美人林徽因是福建老乡,初识之后,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很快成为闺中密友。
她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互诉衷肠,对彼此的秘密了如指掌。
后来两人的关系破裂,冰心借着手中许多的“一手资料”,对曾经的好友极尽讽刺挖苦。
林徽因喜热闹,每到周末都会办文化沙龙,邀请文人前来参加。
冰心反手就写了一篇《太太的客厅》,细节之准确,明眼人一看就是在讨伐林徽因。
后来林徽因与徐志摩交往,冰心又写了一篇《我劝你》,将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
面对曾经好友的揭短,林徽因颇为伤心,后来两人即便住得再近,却再没了任何来往。
与人交往,强者不会交浅言深。
因为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能与你感同身受,别人也没有义务替你保守秘密。
你内心的伤痕,到了别人那里或许成了饭后的谈资;
你暴露的软肋,日后或许就成为别人捅向你的刀子。
轻易掏心掏肺,换来的可能是背叛。
所以,不论关系有多好,强者永远不会在别人面前自爆隐私。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意思是,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公元前484年,齐国派重兵攻打鲁国。鲁国百姓被强大的齐军吓得心惊胆战,四散出逃。
鲁军也军心涣散,节节败退。
孔子的不少弟子都在慌忙收拾行李,打算出国避难。
可就在这时,弟子冉有却找到国君毛遂自荐,主动请缨率军迎战。
冉有一鼓作气,大败齐军,帮助鲁国渡过了危机。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过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活在世上,每个人都要面对层出不穷的难题:感情受挫、工作不顺,创业失败……
区别在于,有人被挫折彻底击垮,有人则迎难而上,在历练中迎来新生。
有许多人都有畏难的心态,一遇到困难就战战兢兢。
可你越害怕越不想面对,事态就会越严重,最终你只能被困境击倒。
当你鼓足勇气,咬牙直面,就能发现其实所谓的挑战不过尔尔。
加缪说,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一直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日。
就此认输,你的人生便会戛然而止;撑住了,你会发现苦难不过是磨砺的代名词。
《论语》有云:智可及,愚不可及。
聪明的人随处可见,但能操控全局,将内心的智慧与愚钝切换自如,却绝非易事。
能做到这一点的强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周旋有术,处世有方。

1988年,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获奖者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部《论语》,蕴藏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读懂《论语》,你会领悟许多人生哲理,获得无数成长。
潜龙勿用求实辅导班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