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着陆!落地瞬间底部冒火光,为何美国飞船不会

张守小科普 2024-11-05 18:15:16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这一消息引发国人无尽的激动与骄傲,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重大成功。

但神舟十八号着陆时瞬间底部冒火光的场景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有人疑惑为何美国飞船着陆时似乎没有这样的现象。

甚至还有人抛出了“技不如人”这种荒谬观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神舟十八号着陆瞬间冒火光之谜

此次神舟十八号的任务中,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轨驻留192天,期间完成了多项艰巨任务。

他们开展了两次出舱活动,这一行动成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的纪录。

在空间站任务中,他们还顺利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并且多次执行货物出舱任务。

此外,航天员们积极开展了舱内外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维修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地面科研人员的紧密配合之下,他们完成了数量众多、涵盖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

这些成就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不仅是为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参考经验,为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实力和先进的水平,展现我国强大的国家实力。

而其之所以会在着陆时冒火光,是为了在最后时刻确保返回舱能够平稳、安全地着陆在预定地点。

要知道神舟十八号在太空中以极高的速度飞行,当它返回地球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这样的高速使得着陆过程变得极为艰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减速,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飞船首先要经历大气层的摩擦,这会使飞船外部温度急剧升高。

出于对航天员和设备的保护,一般都会给飞船外部配备超强的隔热材料,然而这对于安全着陆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降落伞与反推发动机就起到了作用。

当返回舱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时,降落伞系统开始工作。

降落伞第一步打开的是引导伞,就是把主伞先拉出来,确保它能够正常的打开使用。

紧接着减速伞就会被打开,这个阶段可以让飞船的速度大幅下降,从原来正常的每秒7.9公里到90米。

当减速伞脱离后,主伞才会被拉出来,当主伞被彻底拉开后,就需要进行收口操作。

收口结束时飞船的速度会再次下降大概到每秒8米左右,这个时候的速度还不是绝对的安全和平稳,对于安全着陆来说仍然较快。

因此在距离地面大概1米的时候,反推发动机就要开始工作了,主要是提供反推力,使返回舱进一步减速至每秒6-7米。

反推发动机启动时会产生火光和浓烟,就是人们在神舟十八号着陆瞬间看到的现象。

这一步的作用就是通过反推发动机的反推力进一步降低飞船的速度。

整个过程会用到四台反推发动机,在投入使用之前,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研究和实验。

主要通过模拟载人飞船经历的各种复杂环境,通过优化设计点火通道等方式,将着陆反推发动机内部药柱被点燃的时间控制到毫秒级,保证四台着陆反推发动机点火的同步性。

降落伞和反推发动机的协同工作,为神舟十八号的安全着陆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实力。

二、美国飞船为何不同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船需要降落伞与反推发动机的保护,难道美国的就不需要吗,为何美国的飞船不见火光?

这主要与着陆点的设计和选择有关系。

美国的飞船主要选择在海上着陆,在海上降落有着诸多优势。

海洋面积辽阔,相比于陆地来说可着陆点的选择多样,而且还不用考虑地面的一些安全问题。

相较于陆地,海水有着很强的缓冲力,不像直接冲击陆地那样可能会引发爆炸之类的问题。

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飞船的设计复杂性,还减少了技术风险和维护成本。

这也使得美国飞船返回舱底部不需要安装反推发动机,从而在着陆时也就不会出现火光和烟尘的现象。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国飞船着陆会有底部冒火光的现象而美国却没有了吗?

不过也不要就因此觉得是因为我国的航天技术不如美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理念不用实际情况不同。

中国选择陆地着陆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我国陆地面积广阔,有着适合飞船着陆的区域,可以更快速地对航天员进行救援和回收。

陆地着陆能够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让航天员得到医疗保障和安全确认,对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陆地着陆方式与我国航天发展的整体规划相契合,可以保证飞船在返回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专家的研究和处理,这对我国的航天技术研究是有时效作用的。

其次,我国对陆地着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走在前列。

虽然陆地着陆需要反推发动机来缓冲冲击力,但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凭借着卓越的技术能力,在漫长艰难的航天发展之路中,已经走出了一条具备我们自主特色的发展之路。

陆地着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航天人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从降落伞技术的优化到反推发动机的精确控制。

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中国航天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成功攻克了反推发动机的精准控制难题。

这四台反推发动机在应用过程中要保持高度一致,分毫的偏差都有可能影响航天员和设备的安全。

它们必须在10毫秒内同时点火,且200毫秒内推力要精准一致,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高水平。

而美国选择海上着陆主要是因为美国临海其海洋面积广阔,便于搜索和回收,同时利用海水的缓冲作用降低了技术难度。

但海上着陆也并非完美无缺,它面临着海况复杂、可能对飞船设备造成腐蚀以及需要专门的回收船只等问题。

总之,中美两国的不同着陆选择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做出的,都体现了两国在航天领域的智慧和实力。

三、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神舟十八号的成功着陆,无疑是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

发射前的精心筹备,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辛苦付出,再到现在安全回到祖国大陆,每个环节都展现出国家航天技术的节节攀升。

此次任务中,先进的热防护系统、精准的导航和控制技术、可靠的降落伞与反推发动机协同工作等,都充分反映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而且就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未来还会向世界展示更多成绩。

在载人航天方面,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开展更加丰富的科学实验和探索任务。

空间站的建设将不断完善,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推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航天也将继续前行,娥工程将进一步探索月球,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做出更大贡献。

火星探测、太阳探测等任务也将不断推进,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在目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航天也将积极与国际展开合作,与其他国家可以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与结果,共同为促进人类飞船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同时也将中国航天的优秀成果推广出去,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尾

神舟十八号在着陆时底部冒火光而美国的没有,这并所谓的“技不如人,只是两国的情况不同选择才有所不同。

我们应该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坚决驳斥“技不如人”这种错误观点。

中国航天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将继续保持创新,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神舟十八号的成果着陆可喜可贺,但这并不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终点,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时刻保持自主创新的心态,秉着学习共鉴的理念,开放共享,

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出发。

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航天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未来也将向世界展示出更卓越的成就。

0 阅读:4

张守小科普

简介:民生实事追踪,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