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炖羊肉的正确做法,避开这“3不放”,保证汤浓味美!

忠哥说美食 2025-02-22 15:13:26

选材与准备工作

记得那年冬天,第一次尝试做清炖羊肉,厨房里摆满了各种调料,每个都让我感到信心满满。

可是,当我把一大把八角、花椒和几乎半瓶料酒倒进锅里后,炖出的汤黑不溜秋,一口吃下去全是香料味,几乎完全吃不出羊肉的鲜美了。

那晚,一家人看着眼前的黑锅,谁也不好意思动筷子。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下定决心要搞清楚清炖羊肉的正确做法,不再让一锅好羊肉被毁。

要想炖出汤浓味美的清炖羊肉,第一步就是要选好羊肉。

新鲜的羊肉色泽红润,纹理清晰,摸上去弹性十足,还有点湿润感。

最好选带点骨头的羊肉,这样炖出来的汤会更加浓郁。

选好羊肉后,将它切成大小合适的块,差不多每块比鸡蛋稍大点就行。

接着,用清水浸泡一到两小时,中间换几次水,目的是把血水泡出来。

这个过程虽然费时,但特别关键,能有效去除羊肉的膻味。

炖煮的关键步骤

羊肉浸泡完血水后,就可以准备炖煮了。

我一般是冷水下锅,加几片姜片和葱段,再加一点醋,大火烧开。

醋不仅能增鲜,还有助于保持羊肉的鲜嫩。

烧开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浮沫冒出来,这些浮沫是血水和杂质,一定要一点一点地撇干净。

不撇干净的话,炖出来的汤会浑浊,味道也不好。

撇完浮沫后,把羊肉捞出来,用热水冲洗干净。

这时注意千万不能用冷水冲洗,因为冷水会让羊肉骤然收缩变紧,吃起来就不嫩了。

然后把羊肉放进砂锅,加入足量的热水,再放些姜片和葱段。

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炖肉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儿,最少也得炖一个小时,时间久点味道会更好。

炖的过程中要不时去掀盖,用勺子把浮在汤面上的浮油撇掉,这样炖出来的汤不会太油腻。

3不放原则的解释

炖清炖羊肉,最忌讳的是八角、花椒和大量的料酒。

为什么呢?

先说八角,这调料味道太重,一加进去就把羊肉的鲜美味盖住。

为了验证,不信邪的我曾经尝试少放一点八角,结果那汤味还是不对,羊肉特征被破坏,失去了清炖应有的清爽感。

花椒原本是一种去腥增香的好调料,但不适用于清炖羊肉。

花椒的味道太重,会掩盖羊肉的鲜味,导致炖出来的羊肉发柴,口感差,而且汤里还会有一层麻麻的味道。

这种麻味和羊肉的清甜完全不搭,一锅本该清鲜的汤就毁了。

再者是料酒。

料酒虽然有去腥功效,但用量一定要控制得恰到好处,我当初的经验教训就是料酒放太多,结果炖出的汤还有一股浓浓的酒味,怎么散都散不掉。

其实羊肉的膻味通过正确的焯水和炖煮基本能去除,如果掌握不好料酒的量,不如全程不用。

做法总结与温馨提示

明白了这“3不放”,清炖羊肉的正确做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羊肉切块浸泡后,用冷水下锅,加姜葱和少量醋去腥,撇净浮沫,再用热水冲洗干净。

羊肉放入砂锅,加热水、姜片、葱段,小火慢炖至肉质软烂,最后才加盐调味。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加盐的时机。

不要一开始就加盐,不仅影响羊肉的炖煮速度,还会导致肉质变老变硬。

最好等快要出锅时再加盐调味,这样既不会影响炖煮的效果,又能让盐味均匀地渗透进汤里。

这套方法门道虽多,却其实并不复杂,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细心。

当你执着地避开八角、花椒和料酒,看着那一锅汤在慢炖中变得越来越浓白,端上桌时家人们争先恐后的畅快享用,每一口汤的甘醇都是对你用心付出的最好回报。

清炖羊肉,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其中不乏细节和技巧。

只要你悉心按照这“3不放”的原则操作,加上细心处理每一步,相信谁都能在家里炖出汤浓味美、鲜香四溢的清炖羊肉。

让家人们在寒冷的冬日,围坐一起,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那种幸福感是其他任何美食难以比拟的。

这锅清炖羊肉不仅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和满足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