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芯片禁令——《芯片与科学法》已经启动有关芯片补贴的申请程序。
该法案对中国芯片领域能够起到限制作用,主要就是因为补贴。
按照美方的规定,如果想要在美国市场获得补贴,那在未来10年内,就要放弃在中国的投资和商业交易。
如果拿到补贴之后又去中国投资,美方会要求退回补贴。
对于美国本土企业来说,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美国针对中国半导体领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美企早就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对美企采取的双重标准,只要不向中国提供先进的技术,不向中国提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资金,美国并不会过多地干预美企在华的销售。
换而言之,不能帮中国发展芯片技术,但允许从中国赚钱。
(美国芯片)
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芯片企业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在中国进行相关投资肯定是不允许的。至于跟中国进行商业贸易,也会有诸多限制。
韩国现在就很着急,韩国三星和海力士都是全球顶级的储存芯片制造商,跟中国的合作非常深入,而按照美国的禁令,用于生产较为先进储存芯片的设备和软件都被限制在华使用。
如果不能用,那它们在中国建立的工厂也就没法开了。投资也就打了水漂。
之前韩国找到美国,好不容易才要到了1年的豁免权。但1年的时间很短暂,并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韩国SK海力士在中国的工厂)
此前,两家韩企就自己找上了美国,希望美国能够网开一面。现在美国启动了补贴申请,如果不能说服美国,韩国企业将不得不做出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当局又联系了美国,希望能够保住韩企已经在中国进行过的投资。
从韩国方面的这个做法可以看出,已经向美国让步了,不寻求扩大对华合作,只是想保住已经投产的合作。
很明显,韩国沉不住气了,美国只是启动了补贴申请,韩国立马就跟进。
实际上,单凭美国自己,很难对中国芯片产业造成太大的限制,它需要韩国、日本、荷兰这些盟友配合。
那么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就有了向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结果现在全反过来了,反倒是提出无理要求的美国骑在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脖子上。
(中国芯)
相较于韩国的沉不住气,中国则是稳坐钓鱼台。
中国跟韩国之间的半导体合作已经持续了很久,在此期间,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韩国半导体的依赖正在减少。
韩国是否继续在中国投资,是否继续在中国生产芯片,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要远小于韩国。
韩国出口的半导体产品中,有大约6成都卖到了中国,半导体是韩国的支柱产业,如果配合美国的禁令,六成出口虽说不会直接归零,也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而卖不到中国市场之后,其他国家也没有能力吃下这么大的量。
这就是为什么韩国很着急,中国却不着急。
中国早已放弃幻想,开始推动高质量国产替代,如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配合美国的禁令,未来10年不在华投资,那么等他们再想投资的时候,就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