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萧克同调四野任参谋长,只为一件事,林、罗调他负责此项工作

从阳化石 2024-07-20 05:24:41

1949年4月,上级调华北军区副司令萧克,参谋长赵尔陆到四野担任第一参谋长、第二参谋长。而此时的四野即将开赴中南前线,解放中南地区。在他们调任之前,四野已经有两位副参谋长,分别是陈光、聂鹤亭。

这样的配置,在四大野战军中也是独一无二。

我们知道四野兵力在几大野战军中是最多的,之所以设置多位参谋长、副参谋长,也是考虑到情况复杂,几位参谋长分工不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起四野参谋长都会想到刘亚楼,实际上他是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而非改编为四野的参谋长。不然,萧克、赵尔陆摆摆哪里呢?

或许很多人不清楚,刘亚楼在林总身边工作多年,被称为得力助手,怎么不干参谋长了呢?实际上刘亚楼过去担任政工、军事干部,到解放战争时改为参谋长,在前线打仗机会不多,主要是协助林总具体实施工作。他也很想到前线一展身手,天津战役就是一个例子,他也清楚知道,如果这场仗赶不上,日后打大仗机会越来越少了。

全军改编时,他被任命为14兵团司令,准备南下作战。不过后来,被安排担任空军司令。

如此一来,四野参谋长就空缺出来,按说陈光从资历能力方面,不仅可以担任参谋长,也可以担任兵团司令。至于被任命为四野副参谋长,也是有一些事情在里面的。虽然四野战将如云,但从资历和能力、职务来说,合适担任参谋长的还真不好选择。

华北军区部队此时已经成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哪里需要兵往哪里调,如18兵团、19兵团划归一野参加解放大西北战役;哪里需要将就支援哪里,萧克作为军区副司令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被林总选中,担任参谋长。

萧克是林总的老部下,俩人比较熟悉,无论资历、职务以及能力都不错。

说到赵尔陆,他是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的很多战役的发起,都是他负责保障前线部队后勤供给工作。尽管四野有后勤部,还设有两位部长,但后勤具体工作由赵尔陆负责,因为供应问题十分复杂和艰巨。

首先,大军出发时间不一致,萧劲光率领12兵团作为先遣兵团出发,后勤供给方面不仅需要各解放区就地支援,也需要需要从后方调集。

四野几十万大军南下,粮食消耗很大,像南下路过河南、湖北等地。这些地方在此之前就作为二野的后方,为前线输送粮食,如果大军只依靠当地来解决,困难大,也会给当地加重负担。

虽然渡江战役发起,二野、三野、四野部队顺利渡江,可是这里并没有根据地,征粮工作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展开,粮食还是要从解放区运送过去。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饮食习惯问题。

我们知道自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的主战场基本上都在北方,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如此。我们的基层官兵都是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北方战士占绝大数,他们的饮食就是白面、小米等,吃米饭不习惯。

在叶飞的回忆录中曾经记载,他率领1纵挺进山东后,编入山东野战军。原本他们在华中打仗吃得都是米饭,如今来到山东吃小米,煎饼卷大葱不习惯,山东的老百姓把最好的粮食拿出来,他们吃不惯还有些浪费,甚至出现与北方战士闹不团结的现象。后来,这个问题被上级重视起来后,多做思想工作,换位思考等,逐渐才消除,战士们也慢慢适应了。

如今看来这不算啥问题,可在当时来说,这非常影响军心士气的稳定性。萧克曾回忆:事前没有充分估计到的,吃不惯大米, 也影响了部队的精力和情绪,更没有料到的是牲口也不习惯南方生活。马不吃或不大吃稻谷和稻草,一吃就拉稀,体力不支。

这无疑让后勤供给变得复杂和艰巨起来,因此林、罗首长建议让赵尔陆负责后勤工作,他是老后勤工作者经验丰富,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萧克负责军事工作。

1 阅读:803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