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高考、2次考研,只为冲进985和211,值得吗?

七七七学通鉴 2022-10-20 22:19:37

有人说,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也有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那么当我们的理想很难实现的时候,我们是应该降低目标向现实妥协,还是应该为了执念一拼到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固定的,正如我所看到的一则考研的信息分享,一位二战考生声称自己陷入了“精神内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位正在二战备考的学生和自己的好友聊天,自称自己报考了哈工程,但内心还是想去电子科大,去985。并称自己有点精神内耗,询问对方当年在做选择的时候的想法。

他的朋友称,让他自己把握好。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985和211固然好,但这是建立在能考上的基础上。

并劝对方,他从18岁(应该是高三)就开始追求982和211高校,甚至都要抑郁了(走火入魔),18岁的目标也该换换了,人生不只有985和211,一切尽力就好,不要一辈子陷入这个执念当中。

从这位分享信息的网友提供的其他信息来看,他的这位对985和211执念很深的朋友,已经经历了三次高考,并且这一次是第二次备考研究生考试。

5年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看起来其实也很励志,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求。正如古人所说的,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这位对名校的渴望又何尝不是在“立长志”呢?

但是,从古人来说,他们所说的这个“志”应该和人生抱负有关,和人生抱负有关。结合这个例子来说,考上名校是实现人生抱负呢,还是只是实现人生抱负的一种途径呢?

依我来看,是后者。我认为它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但并非目的。如此一来,那么对名校的执念太深就显得不太理智。

所以,我的观点是,无论是考大学,还是考研择校,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也就是说,对人生短暂的目标的追求更要量力而行。因为即便“此路不通”,我们也可以另辟新径。

对于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来说也是比如,或许现在说这句话有点晚(毕竟报名已经接近尾声甚至都要结束了),在这个时间节点,大家的报名基本上就确定了,也不会再有大的变动了。即便大家想变,或者是看到这篇文章有了改主意的念头也好,我都不希望这个时候换目标,因为牵扯的太多,现在一步走错真的会满盘皆输。

但对于我们讨论的案例来说,我还是建议大家量力而行,有清晰的目标,付出行动就好。而不是对名校的执念,一而再再而三。

为什么呢?原因三:

第一,变动的考试。考研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几年大纲会变动,每一年的题目也都不一样,虽然都是大纲里的题目,但每年的出题方式,或者难易程度会有变化。因此,未来的考试是否符合你的“口味”?这个谁也不好说,也不能下结论。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那就是打好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你才能应对考场的“千变万化”。否则,即便执念太深,又能为之奈何?最后的叹息也只能自己去听,所以多次的“失败”是否也能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呢?结合客观原因去分析更多的原因。

第二,变化的招生计划。试题在变,招生计划也在变啊。大家的备考通常开始的比较早,但院校的招生简章出的比较晚,这个时候就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如果增加了招生名额,大家都会很开心,因为上岸的几率会增加。如果缩招呢?你会不会也是在考研失败后对招生计划发生改变而抱怨呢?

但现实就是如此,院校的招生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有可能扩招也有可能缩招。有可能明面上是扩招,但实际上却是缩招。因为有可能会增大保研的名额,最终占掉一部分统招生的比例。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

如果第一点还能可控,第二点因素就是不可控因素,在这种现实问题中,执念会增加自己的信心,也会激发斗志。但同样也会让人变得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暴躁,那个时候会对备考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说,顺势而为,量力而行。

第三,人生不只有985和211。现实也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双非院校也并不是培养不出来优秀的人,985和211也并不是培养的毕业生都很出众。环境是一方面,自己的行为又是一方面,往往自己的努力会决定更多。

如今所谓的“反向考研”的例子也不少,难道考不上名校日子就不过了吗?很显然不是。

不管是考了多少次,我们也不能忽视时间成本,两次高考加两次考研,这时候的年龄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25岁左右。婚姻和家庭,爱人和父母,这些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了呢?在不同的角色中所担任的职责和义务,是不是也该去用实际行动做了呢?

对此,读者朋友们怎么看?

0 阅读:103

七七七学通鉴

简介:分享历史知识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