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的一次性帽子露出来了,需要防护服的帽子把它遮挡住。
老师,您的口罩戴的不规范,需要调整一下。
8月22日上午,小编走进郑州人民南部院区隔离缓冲区时,一位护士正在帮即将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同事,严格把关防护用品是否穿戴规范。
与此同时,刚从一脱区收完污染防护用品的王慧,浑身已湿透。
刚在各隔离病区巡视督查完感染防控的程金平,脸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自六院患者转入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以来,院区第一时间组建感染内控队伍,负责进出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把关,污染防护用品的收取,以及隔离病区内部感染防控。
从90后到60后,一个个看似柔弱的她们,在疫情防控面前却都变身“严管家”“保洁员”“监考官”。因为他们的任务是,要把控所有进隔离病区的人零感染。
收取污染防护用品,她们变身“保洁员”
做好污染防护用品的收取,是感染内控组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每天有500人次的医护人员进出隔离病区开展工作,每次工作完,他们在一脱、二脱区分别脱下的防护服、帽子、手套、口罩等污染的防护用品,都会分别放到12个超大的医疗废物桶内。
为了严把感染防控关,感染内控组的护士们,做好监督大家脱防护服任务的同时,又主动承担起收取这些“医废”的任务,充当了“保洁员”的角色。
一天分4次收取500多套防护用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提起处理这些“医废”,王慧护士长最有感触,因身材瘦小,医疗废物桶太大,她每次往桶里套3层医废袋时,整个人几乎都要趴进去。
收取“医废”时,需要打包成三层,并逐层封扎,从医废桶内取出后,还要在最外面一层封扎袋上写上“时间、新冠、感染性废物”等字样,一大包封扎好的医废大概30多斤,再转运到医废暂存处。
从逐一封扎、标注,再到转运,一个轮回下来需一个多小时。
第一次做完这项工作时,王慧浑身被汗水浸透,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只想用累来形容当时的状态,晚上躺在那动都不想动。”王慧说。
“但是我的内心却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工作很神圣。”王慧笑着说。
监督隔离病区感控,她们变身“监考官”
“如果工作中,您的口罩破了个洞,
您该怎么办?”
“如果您的手不小心被针刺伤了,
该怎么处理?”
“如果您的防护服不小心撑破了,
要怎么办?”
“如果患者吐到您身上或地上,
您要如何处理?”
……
在隔离病区巡视督导的程金平,经常会随机提问各病区的医护人员,平时默默无闻的她,此时俨然变身成为一位面试“监考官”。
“这些都是在隔离病区工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其实我们提问并不是目的,主要是想以提问的形式,来提醒大家,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最终做到零感染。”程金平说。
此外,他们还要随时查看病区各位点的手消是否配到位,并提醒医护及患者,如何正确使用;
监督各病区消毒地巾使用是否规范;
了解门把手、床、仪器设备等物品有没有进行消杀;
防范医护人员不要出现职业暴露;
紧盯病区医疗废物封扎是否及时规范等。
针对出现的问题,巡查的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与病区负责人交流沟通,督促大家及时改进,保障大家的安全。”
整理外围送入的物资,他们变身“女汉子”
在隔离缓冲区,每天都会有上百箱物资送到这里,从防护用品到洗消后的洗手衣,从生活用品到姓名贴,这些都是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的必需品,大大小小有上百箱
感染内控组的姐妹们一起发动脑力和体力,分类整理物资,让所有物资一目了然,方便取用。
尤其是每天下午6点,都会从外围送来近700套洗消过的洗手衣。且这些未按号码分类,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取用,每次送来洗手衣后,大家都要蹲在地上分类找号,再分类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700多套的洗手衣,整理累了,他们就直接席地而坐,等全部整理完,两个多小时下来,她们累的腰酸腿麻。
“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累并快乐着。”一位护士说。
此外,细心的护士们还给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准备了各种生活用品,从洗护用品到手机保护套,从一次性压缩毛巾到驱蚊水……一应俱全。
“你们的后勤保障服务太周到啦,我们即感动又惊喜。”郑大一附院一位护士说。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
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
看似柔弱的肩膀上,原来能担起如此沉重的责任
致敬,这些疫情防控下的
“严管家”“保洁员”“监考官”“女汉子”
供稿:服务拓展办(南) 潘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