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上海滩最嚣张的造反派是谁吗?他可不是什么高学历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出身底层,却在“文革”中风云际会的传奇人物——陈阿大。
陈阿大,浙江绍兴人,早年在上海当工人,后来当兵,复员后进了良工阀门厂。那会儿,正赶上“四清”,他虽然没啥文化,却因为工人出身,当过兵,成了厂里“四清”工作队的工人代表。可说白了,也就是个跑腿的。 你想想,一个没啥文化的工人,能干啥大事?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者,留给那些敢于冒险的人。
“文化大革命”一来,厂里乱成一锅粥。起初,陈阿大也跟其他人一样,只会对领导碎碎念。可他脑子灵活,很快意识到光抱怨没用,得来点“硬”的!于是,他率先贴出大字报,直接把厂领导往“路线问题”上扯。这招儿,够狠! 他没啥文化,但会说话啊,一张嘴,就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把那些“保皇派”说得哑口无言。 就这样,他吸引了一批追随者,成了良工阀门厂造反派的老大。
接下来,故事就更精彩了。他参与创建了上海工人阶级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工总司),认识了王洪文,并且成了王洪文的铁杆心腹。 你猜怎么着?王洪文指挥他干嘛,他就干嘛,那叫一个听话! “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康平路事件”……哪次武斗没他陈阿大的身影?他冲锋陷阵,下手狠辣,江湖人送绰号“武斗猛将”。
你想想,一个曾经养猪、当炊事员的普通士兵,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造反派头目,这得有多大的运气,或者说,有多大的胆量? 他没文化,可他善于利用身边的人。他找些文化人当秘书,写讲话稿,给他当枪手。 检查工作时,也是让秘书先把文件内容背下来,他再照本宣科,唬得那些人一愣一愣的。 这手段,也是绝了!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居然混成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 入党?那更是一路绿灯,直接跳过写入党申请书的步骤,张春桥、姚文元亲自出马,硬是把他塞进了中共九大代表的队伍。 你敢信? 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到九大代表,这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文革”后期,他跟王洪文一起,密谋建立“第二武装”,准备武力夺权。 可惜,螳臂当车,1976年“四人帮”倒台,陈阿大也跟着栽了跟头,被判了刑。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也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文革”的荒诞与残酷。 想想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人,到权倾一时的造反派头目,再到阶下囚,人生际遇真是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