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舞台上的历史叙事——评电影《唐探1900》

艺科新传 2025-02-13 22:17:43

作者:胡淼

春节档电影《唐探1900》算是比较稳当的一部,不仅表现在票房,在《哪吒》以断档式票房冲上榜首的情况下,它不降反升,位居第二;也表现在故事文本上,在合家欢档期里,用文本中历史性与喜剧性的调和,做出一道还算稳当的菜,不算惊喜,但放到整个档期去看,也是故事完整的一部作品。

2015年的第一部《唐人街探案》,以少年秦风与远方表舅唐仁的双人探案模式,开启了“唐探”本格推理故事。经过第二部的纽约探案故事,第三部的东京探案故事,喜剧开始成为舞台主体,假定性增强。而固定模式、固定风格与固定上映时间,也让“唐探”故事系列化,并以IP效应在每年春节档黏结受众群体。

《唐探1900》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唐探”IP,与各大热门电影争夺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帮助它在电影市场中激流勇进的,除了IP效应,还有本身在故事文本上的改动和调整,让它与前面3部作品有了一定的区别。

具体来说,《唐探1900》借助“唐探”IP,讲了一个与之前不完全相同的故事,这种“变与不变”的选择,是今年获得票房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一个变化,是人物设计。

《唐探1900》对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和调整。比较明显的是,这一部的两个主角不再是舅舅和外甥,而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阿鬼(王宝强 饰)和秦福(刘昊然 饰),前者是华裔印第安猎人,后者是留美青年。

一来,两个角色的社会身份与成长经历发生了变化。阿鬼小时候和爸爸生活在矿区,在爸爸不幸罹难后,他由印第安人抚养长大,学会很多生存技能。秦家世代喜欢查案,秦福在耳濡目染下也热爱侦探,以留美青年身份,来旧金山找寻失踪的家人。

二来,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与角色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阿鬼沉默憨厚,一心想要秦福帮忙查清案件真相,找到养父死因;秦福则显得更为机灵油滑,认钱认干爹,见难就跑。且在这一部里,阿鬼负责了一部分的推理破案,而秦福则负责了一部分的扮丑与搞笑。

与前3部作品相比,这一部里的两个角色更像是此前两个角色揉在一起又分开后的结果,彼此身上都有对方此前的影子和特质。

由王宝强饰演的阿鬼,不再是完全的丑角,而有了正直的品质与更多的个人能力。他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可以勘验现场发现线索与验尸。由刘昊然饰演的秦福,也不再是绝对的天才,被赋予油滑与非完全正直的一面。他贪财好色,答应查案的条件是要印第安人的妹妹嫁给自己还要他们的土地。

第二个变化,是新角色的加入及演员表演的加分。

比较典型的例子,即周润发饰演的华人白轩龄,这个角色塑造鲜活立体。他既是华人领袖,在当时美国华裔歧视十分严重时期,他用自己的工厂保护华人,还动员关系与当地议员周旋;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在儿子被误认为是杀人凶手时,将儿子从牢狱里救出来。后来发现儿子选择一条更为激进的道路帮助华人谋取合理权益,而这条路让儿子与父亲都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时,他愤怒,但也只是对儿子坦言:“你们的希望离我太远。”也是这个原因,这个角色时常陷入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时的两难处境。电影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对这条支线的勾勒,让故事的情感支撑变得更为有力。

其次,在角色塑造的基础上,演员用张弛有度的表演对这个角色进行提炼,让白轩龄成为这个故事中一个闪光点。当他知道儿子运输枪支,成为当地警察的逮捕对象,他难受也愤懑,但没有情绪高涨的责骂,反而选择隐忍着情绪,走上前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甚至当他看见儿子尸体时,也没有情绪爆发的哭泣,只是蹲在一旁,颤抖着扶住儿子的肩膀,以一种更沉默的力量释放他的难受与痛苦。游刃有余的表演方式既成全了这个人物,也成了电影的一个加分项。

第三个变化,是在故事文本中加入历史叙事,让轻盈的喜剧和沉重的历史实现调和。

故事背景设定在1900年,用连环杀人案和枪支案两个案件,带出两个故事空间。一个是当时的国内,1900年的晚清,爆发了丧权辱国的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另一个是国外,1900年的旧金山,一方面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处突进时期,上千万移民来到美国;同时,长达半世纪的排华法案,让彼时在美国唐人街的华人备受欺辱。在歧视环境里,华人再度被与鼠疫事件关联,唐人街卫生等社会问题成为美国排华分子攻击的目标。

这种历史叙事的使用,一方面让人物动机更明确,更有说服力。电影里有不少桥段,呈现这群华人远洋漂泊的原因,有的是为救亡图存,有的是为谋生存。另一方面,在普及历史的同时,也让文本有了一定的情感支撑。原本为来旧金山抓捕要犯的清朝官员,在听闻八国联军侵华的消息后,选择与革命者站在一起,在与爱尔兰人的厮杀中牺牲。他临死前拉住白客饰演的革命者,说了一句“救中国”。这句话在不同身份的两个人之间,变成不分立场的愿景和使命,从而产生共情能量。

另外,这种历史叙事具体到个体,让国家历史与个体历史相互映照。秦福想要通过白轩龄的关系拿到居住证,从而更方便地留在这里找家人。他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对这里彻底失望,在拿到居住证后选择撕毁。但在全片尾声,白轩龄又把粘贴好后的证件再次递给他,告诉他这里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在一个历史叙事下,一个个体的转变与选择,以及他与另一个人产生的交流与交集,都成了大历史下的小历史,细微,动人。

当然,这部电影并非十全十美,如推理上的薄弱,也有唐探系列的套路与重复。靠闪回进行解释,靠隐藏关键信息揭晓真相的编剧手法,都说明还有很多可以进步的空间。

作者简介

胡淼,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讲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