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挑战
1948年11月27日,郭汝瑰在日记中写道:“此次黄维兵团孤立向宿县挺进,为我战略上之失策。惟敌军内线作战如此灵活,则殊使人佩服。黄维兵团命运大约十日内即可见分晓。”
郭汝瑰写这篇日记的时候,身份已经是地下党,他早已把“徐蚌会战”的详细计划通过任廉儒送了出去,他之所以在日记中自我“检讨”,显然是准备在顾祝同和老蒋“秋后算账”的时候拿出来替自己辩解:当时我考虑不周,致使黄百韬第七兵团、黄维十二兵团全军覆没,至于杜聿明为何被俘,我就不知道了。
老蒋和顾祝同肯定会安慰他:不是你的计划不好,是前线的司令们不知随机应变,杜聿明又自作主张,没有按照你的方案行事!
我们查阅史料可知,老蒋和顾祝同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并没有责怪郭汝瑰,他们编写的战史,把责任都推给了黄维和杜聿明:“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已濒临覆灭,此时徐州剿总,仍令第十二兵团继续北进救援,已无必要。第十二兵团亦不应于二十三日仍向浍河北岸攻击,该兵团若于二十三日即停止北进,并开始东移,当日夜即可以到达固镇以西地区,亦可免于被围歼之命运。”
顾祝同是个事后诸葛亮,他只字不提自己如何赞成“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和“参谋次长”刘斐的意见,把淮海部队弄得疲于奔命,被俘的“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第十二兵团第十八军少将军长杨伯涛,都写了关于淮海战役的回忆录,看了这三人的回忆录,我们就知道郭汝瑰为何能准确预测黄维兵团将在十日内被歼灭了。
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中回忆:“事后蒋给我的信中,怪黄维不听他的命令在空军毒气掩护下突围,而擅令夜间突围,是自找灭亡。”
老蒋把锅甩给黄维,杜聿明则把锅甩给老蒋:“蒋每日仅凭一次所谓‘官邸会报’来决定指挥部署,或凭他本人‘灵机’一动,乱下手谕。因之一切指示到了前方,不是过时失策,即是主观武断。前方部队长不遵从,即有违命之罪;遵从则自投罗网。”
杨伯涛在《黄维十二兵团被歼记》中,更是直言不讳地记录了他在战败被俘后,在韩庄车站指着同为俘虏的黄维鼻子痛斥:“你是国民党的罪人,你是共产党的功臣!”
黄维被骂得苦笑不语,进入战犯管理所后,他也写了一篇《第十二兵团被歼纪要》来替自己“擅自突围”辩解:“我和胡琏认为在双堆集已到了末日,或则再抵抗一两天,坐待歼灭也毫无意义,毫无裨益,如果立即突围逃命,还可以侥幸保存一部分残兵败将,好重整旗鼓。”
作为第十二兵团被歼灭的第一责任人,黄维后来也知道自己被老蒋坑了,他在回忆录中也不再客气,对老蒋提出了多次批评。
下面咱们就根据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歼纪要》,以黄维的视角复盘他全军覆没的全过程,并请读者诸君来评价一下黄维的指挥能力。
据黄维回忆,第十二兵团于1948年11月8日从驻马店出发,一路就走得磕磕绊绊,解放军前面堵截后面袭扰,硬是把黄维逼进了埋伏圈:“主力渡过浍河,对浍河北岸的解放军阵地继续攻击,逐渐突入解放军之袋形阵地,26日已处于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压迫之下,如就地防守,势将困毙。”
眼看口袋还没扎紧,黄维马上命令各军乘解放军的包围阵地尚未巩固之时,向东逃跑,结果打了整整一天也没逃掉,被牢牢困在了双堆集,这时候黄维已经知道自己玩儿完了:“攻击已告失败,窜逃无望,只得把当时的战线稳定下来,加以调整,就地固守待援。”
黄维的兵团部被围困于双堆集的北端马庄,跟刘峙、杜聿明的无线电通讯居然全部中断,一切就只能看黄维的临场指挥能力了。
黄伟坐困荒村,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抱怨:小村子里都是土墙茅草盖的小房子,老百姓已逃跑光了,当地几乎毫无可以利用的物资,不仅无法征集粮食,就连燃料、饮水和骡马饲料,都极为困难。
被围困的前几天,黄维每天还能组织一到三个团向外攻击,意图抢些粮食、搜集一些情报,结果他的手下全是出工不出力,谁也不肯拼命:“军、师长们宁愿把兵力麇集于狭小地区之内,不敢疏散兵力,扩大阵地几天之后,解放军的阵地工事和攻击准备逐渐完成。”
黄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解放军却在双堆集外围开战土工作业,用黄维的话来说就是“深沟高垒,不断蚕食,炮火猛烈,摧毁工事”,而他自己的部队,则是士气低落,各级部队长对所属部队指挥困难:“这些部队只是各图自保,打到自己身上就听天由命,把兵力摆在工事里,等待挨打。”
部下龟缩在工事里等着挨揍,黄维毫无办法,第十四军熊绶春带着残部在杨围子哭着喊着要增援,黄维命令第十军覃道善(1961年第三批特赦)派兵增援,结果覃道善支吾了半天才派出一个营,这个营遇到阻击,马上掉头就跑,熊绶春阵亡消息传来,气得黄维哭的心都有了:“部队当时没有战斗意志,只希望自己苟延一时,对于共同作战的友军将被攻击歼灭时,并不积极策应…………在这样零敲碎打之下,迫使第十二兵团残部仅保有愈为狭小地区的核心阵地,以致无法挣扎下去。”
黄维指挥不动部下,空投补给有减无增,这时候他终于开始骂老蒋了:“我们对于蒋的指示,感到莫名其妙,以为蒋方寸已乱,已经没有整个部署,而是零碎应付了。”
黄维可能“冤枉”了老蒋:这个“运输大队长”的零碎应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没告诉黄维“某支机枪向左移动十米”,已经算是“放权”了。
眼见无法支撑,黄维决定逃跑,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黄维自己也承认,他那个计四个军十个师约十几万人的第十二兵团,除少数漏网者外,悉数被歼,除副司令官胡琏、副军长谷炳奎、师长尹俊、王靖之、张用斌等逃跑之外,黄维本人和军长吴绍周、覃道善、杨伯涛,副军长王岳、师长王元直、尹钟岳、夏建勣、潘琦悉数被擒。
据杜聿明的副参谋长文强(电视剧《特赦1959》中的刘安国)在《口述自传》中回忆,黄维当时逃跑很狼狈,被擒时也没敢反抗:“黄维急了,坐上一辆坦克车想冲出去,被解放军堵住了。‘下来!下来!’黄维被俘了。”
惊心动魄的淮海战役,被俘的蒋军少将、中将都写了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应该都是比较真实的,但是因为身份不同,难免有些避重就轻或互相甩锅,所以最后还得呈请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给出最后的结论:在您看来,第十二兵团被全歼,老蒋、顾祝同、刘峙、杜聿明和黄维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黄维的军事指挥能力,应该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