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道阻车桩间距过窄,有的地方阻车桩间距甚至不到1米,骑行不畅,还容易撞伤行人或骑行者的脚。2024年11月份以来,长江日报《拍“板”》栏目持续关注非机动车道阻车桩过密问题。对此,市城管委高度重视,截至目前,已统筹协调各相关单位、有关建设部门,组织各区城管部门排查整改阻车桩过密问题59处。1月14日,长江日报记者对部分整改点位进行了探访。
东西湖区康居四路,经过整改后的非机动车道阻车桩,间距已有1.8米。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摄
1月14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整改点位之一的东西湖区康居四路。康居四路为双向两车道,两侧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宽2.5米,沿线有多个小区的大门。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因周边有学校,骑行的学生和家长很多。
该处整改之前的照片显示,2.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装了3根阻车桩,阻车桩间距不足1米。整改过后,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阻车桩间距已有1.8米,非机动车通行顺畅。
东西湖区康居四路,经过整改后的非机动车道阻车桩,间距已有1.8米,市民骑行畅通无阻。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摄
“以前就不想走这里,太窄了。”市民刘先生说,因为阻车桩间距太窄,许多市民都在机动车道上骑行,包括上学放学的学生、家长。本来双向两车道就不够宽,骑行占用了一部分机动车道后,安全隐患很大。前段时间,康居四路上的阻车桩进行了调整,加宽间距,骑行通畅多了。
长江日报记者从东西湖区城管局了解到,区城管局针对阻车桩问题持续开展排查工作,集中整治常青花园片区、金银湖街、将军路街、吴家山街、径河街等街道阻车桩问题。其中,整改间距过窄阻车桩问题22处,整改阻车桩反光条缺失问题249处,维修破损阻车桩351处。
1月14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东湖高新区光谷六路丽日街路口。光谷六路的非机动车道宽3.5米,整改前,非机动车道上设置了5根阻车桩,整改过后,阻车桩减少为3根,通行间距拓宽不少。据市城管委介绍,东湖高新区已对光谷六路、中芯一路、流芳园南路等道路的过密阻车桩进行了整改。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前新改扩建市政道路非机动车道遵循的相关标准不同,造成非机动车道阻车桩间距不一。此前参考的标准中,《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规定“净间距不应小于900mm”,《市政公用工程细部构造做法》规定“车挡中心间距宜为1.3—1.8m”,《武汉市城市街道全要素建设技术导则》规定“车挡净距应为0.8m—1.5m”。目前,武汉市道路上的阻车桩绝大多数是在建设期间由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安装,后交由城管部门维修养护。长江日报《拍“板”》栏目关注阻车桩间距过窄问题后,市城管委立即开展调研,主动统筹协调各需求单位、有关建设部门,组织各区城管部门排查整改阻车桩过密问题59处。(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尹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