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帧一帧讲给你听

DrawKer 2024-11-04 10:07:58

看电影本该是个娱乐,但一帧一帧看电影就是写作业了,《来福大酒店》就是最近完成拉片任务时候“被迫”看完的一部。

原本电影上映的时候没有一丝丝想看的欲望,毕竟吃过《照明商店》的亏,一旦有明星拼盘阵容就忍不住提高警惕。

可为了给公益活动做解说词,还是硬生生用5个小时拉完了这部118分钟的电影。

故事主角不是任何人,而是一座名为”来福“的大酒店,期间穿梭的所有人物都更像是一种线索,带领观众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最为核心的要数黄轩饰演的”街头混子“李清让——自称”李三青“的出狱再就业人员。

为了给父亲凑医药费,李三青受故人之托、怀揣阴谋入职来福大酒店,却遇到了泼辣老板娘马小琳和一众求医问药的病友,整件事也开始向李三青无法控制的方向走去……

《来福大酒店》是那种非常规整的煽情电影,比如当故事发展到中后段,冷血男主角见过了病友们的生老病死就开始把他们当家人,此刻必然有人要离世、有危机要发生,每一步都是可以预测好的轨迹,就连煽情的泪点也码好牌等着大家哭。

体面的评价叫做”规整“,说实话就是逃不出老”套路“,就像被送去冲击奥斯卡的《奇迹·笨小孩》一样,《来福大酒店》已然是一种电影工业里非常成熟的讲故事体系了。

这种观感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我不是药神》,虽然人家也是戴着镣铐舞蹈,但至少在尺度内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映射,也找到了政策背书的安全下车方式。

至于《来福大酒店》,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前,它的解题逻辑终究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即让已经痊愈的病友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帮助新的病友。

这无疑是一种人间有真情的表达,可这样不触及问题核心的玩法,实则还是规整背后的小心翼翼。

而且,相较于要给出狱再就业人士重新开始的机会,可能片中更有挖掘潜力的角色是老板娘马小琳与大恶人王达基。

马小琳为什么能在来福大酒店坚持这么久,这本该是个用心铺垫的人物前传,只可惜电影只用几句话就带过了她抗癌并重获新生的经历。

同样被标签化的还有王达基,说他是存粹的恶又不够赶尽杀绝,说他站在善恶交界处又缺少人物足够复杂的动机,最终只能变成一个工具人。

因此说到底,《来福大酒店》还是把煽情放在首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掩盖亦或逃避现实问题的根本原因。

不过对我而言,在一帧一帧描述情境与角色状态的过程中,仍然看到了那些观众与影评人会忽略的细节,也理解了作品一旦离开作者就面临着被各式解读的命运,只希望我的拉片解说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误解,如实地向看不到电影的人们讲述清楚银幕中的所见,足矣。

不吹不黑,看个电影,说个观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