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馆长微鉴
编辑:馆长微鉴
1971年,南沙群岛第二大自然岛中业岛被菲律宾强占。因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至今没能收回中业岛。
中业岛在南沙群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拥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如果开发得好,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巨大规模的人工群岛。
中业岛的丢失,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如今,中业岛已经被菲律宾占领了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里,菲律宾一直宣称要将中业岛建设成为像马尔代夫那样的岛屿。
那么,中业岛究竟如何被强占的,时隔五十多年,如今的中业岛发展如何?

自古以来,中国和东南亚诸国之间的来往都很密切,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多次派遣郑和探索西洋,很好地维护了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关系。
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附近多次发生矛盾,中业岛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业岛,总面积约330平方公里,面积虽不大,不过它的所处的位置很重要,占领中业岛,可以控制附近的航道。
如果中业岛是我国驻军控制,那么可以很好地保护我国渔民的出行,也可以成为我军的一个小型军事基地,为执行任务的军舰补充后勤物资。
根据历史记载,中业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清朝嘉庆时期,中业岛上就已经有中国人居住,并对中业岛有一定程度的开发。
按照史料的描述,居住在中业岛上的中国渔民叫做蒙斌文,他在中业岛居住的这段时间里,将中国内地的许多作物带到了中业岛,然后在岛上种植。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中业岛上确实有清朝嘉庆时期的器具,这足以证明中业岛属于中国。
近代以来,清政府内外交困,忙于应对国内大大小小的革命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根本无暇顾及像中业岛这样的小地方。
除此之外,清朝统治者落后的思想,使得清政府乃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各个军阀,对中业岛这样的海上岛屿也不重视。
因此在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中业岛便多次被别国占领。
根据历史记载,1935年以前,中业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渔民。
然而1935年之后,因为法国军队发现了中业岛,所以他们将中国渔民驱逐,然后将中业岛据为己有。
二战期间,日本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从法国的手中将中业岛抢了过来。直到二战结束,中业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时中国的执政政府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收回中业岛后,国民党政府便派遣少量军队在中业岛驻扎。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为了保全势力,蒋介石决定逃往台湾。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蒋介石便在台湾站稳了脚跟,随后,他将中业岛也划到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之内。
多年以来,中业岛都被国民党控制,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业岛如此重要的一座岛屿,竟然会在1971年丢失。
风浪影响,菲律宾趁机侵占中业岛1971年4月,按照惯例,驻守在中业岛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可以返回台湾,然后由另一支部队代替他们驻守中业岛。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中业岛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十分考验士兵的耐力。外加中业岛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驻守在中业岛的士兵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台湾军方就会让驻守在中业岛的士兵回台湾休整,然后派另一支已经休整完毕的军队上岛驻防。
多年以来,台湾军方都是这样管理中业岛的,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然而就在当年四月的时候,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导致中业岛被菲律宾占领。

当时,撤离中业岛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完成了交接任务的准备阶段,就在他们等待另一支部队来接替的时候,中业岛却出现了很大的风浪。
由于中业岛的高度不够高,如果风浪持续下去,那么整个中业岛可能会被大海淹没。
为了不让士兵葬身鱼腹,台湾军方便命令中业岛上的士兵暂时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到风浪结束之后才回来完成交接任务。
不久后,中业岛便成为了一座无人看管的空岛。在驻守中业岛的国民党士兵撤离的同时,另一支来接替的军队也在赶往中业岛的途中。
同样,因为风浪太大的原因,这支来接替的国民党军队也暂缓了行程。
不知道为什么,台湾军方竟然在风浪还没有彻底结束,便让之前驻守中业岛的军队直接返回台湾,因此他们并没有和另一支部队交接,不久后就回到台湾了。
等到风浪平息,那一支来接替的国民党军队终于到达了中业岛。他们和往常一样,准备登岛完成交接工作。

然而等到他们靠近岛屿的时候,却发现岛屿上的驻军有些陌生。
仔细一看,才发现此时驻守在中业岛上的军队,根本不是国民党的军队,而是菲律宾的军队。
国民党军队对此很是震惊,他们也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随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上级。没过多久,就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菲律宾趁着风浪,强行占领了中业岛。
当时负责换防的国民党军队的领导是郝德云,他对菲律宾的行为十分不满,决定开战抢回中业岛。
然而还未等他下命令,就接到了不得开火的通知,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军队撤离。
后来,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始终未能收回中业岛。
自从菲律宾占领中业岛之后,便一直在建设它,时隔五十多年,中业岛都有哪些变化?
发展缓慢,五十年后变化不大按照菲律宾的构想,中业岛会被建设为一个军事战略中心,同时还会有一个世界级的机场。
中业岛的资源,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不过也有前提,那就是投入足够的资源。

在菲律宾占领中业岛之前,国民党军队就已经对中业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不过因为是军队驻防,所以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是军事类的。
从当时记录中业岛情况的资料来看,中业岛有一个由国民党军队修建的机场,跑道总长度约1300米,因为长年失修,导致有一百米的跑道无法使用。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但军事意义十分重要的军事建筑。
菲律宾占领中业岛之后,便在此基础上开始建设中业岛。中业岛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军事设施不仅不能拆除,而且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随后,菲律宾向中业岛迁徙了一定数量的居民,让他们在中业岛上生活,发展中业岛的经济。
为了牢牢掌握中业岛的控制权,菲律宾还派遣了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中业岛,他们担心国民党政府或者中国大陆会派兵收回中业岛。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中业岛和几十年前的中业岛虽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当年菲律宾宣称要建造一个世界级的机场,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机场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别说是世界级的大机场了,就连基本的起飞都很难保证。
至于军事的发展,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业岛上的士兵总数也不过五十多人,虽说海陆空全都有,但是整支军队的实力很一般。
中业岛最大的变化是民用建筑的增加,菲律宾占领中业岛后,为了发展经济,建造了学校和医院等民用建筑。
据统计,中业岛上大约有三百人居住,而且大部分都是渔民,靠渔业发展经济,速度必然是十分缓慢的。
即便如此,菲律宾依然没有放弃对中业岛的建设。
那么,为什么菲律宾建设中业岛的速度如此缓慢呢?近年来,中国和菲律宾是否因中业岛的归属问题产生过摩擦?
多重因素,中国限制菲律宾建设中业岛菲律宾建设种中业岛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
自身的因素是菲律宾的经济实力不足,无法为中业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水平都是比较落后的。土地面积小、人口数量少、科技水平低等等因素都在限制东南亚国家的发展。
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的菲律宾,自然也是这个情况,所以即便菲律宾有将中业岛建设好的想法,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
菲律宾确实有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办法,那就是尽可能地获得别国的支持,比如美国。
然而在多年的发展中,菲律宾从美国获得的经济援助并不多,而且大都用在了军事和本国的发展,中业岛的发展,迟迟没有下文。
外部的因素,主要来自中国的干预。
中业岛拥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不能通过使用武力的方式收回中业岛。
不过中业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菲律宾虽然占领了中业岛,但是想要建设中业岛,就需要得到中国的许可,否则许多建设用的资源很难送进来。

鉴于中业岛重要的军事意义,因此中国在多年来都在限制菲律宾对中业岛的建业,凡是与军事建设有关的资源,中国大概率会阻拦。
所以即便过了很多年,中业岛的状况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后来,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有所缓和,因此中国对菲律宾的限制也逐渐减少。在两国关系比较友好的时期,中业岛建设速度还不错。
然而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的关系再度陷入了危机。菲律宾总统换届之后,在初期和中国的关系不错,也达成了许多合作。
可是就在不久后,菲律宾总统竟然出尔反尔,叫停了许多与中国合作的项目,转身投入美国的怀抱。
之后,更是在中国内政的问题上多次和中国起冲突。
菲律宾的所作所为,让中国人民十分愤怒。
不久前,中业岛附近的中国渔民,他们将44艘渔船开到了中业岛附近,将中业岛围了起来,以表示对菲律宾的不满。
中国渔民此举,使得菲律宾大为震惊。

此后,中国加强了在中业岛附近的军事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业岛会回到祖国。
参考资料:
论有效控制规则视野下中业岛的主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