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3月份贸易数据,让美国倍感压力。美国输华小麦、液化天然气量突然归零,其它多项重要商品也出现锐减,这直接撕碎了美国“全球贸易中心”的假面。
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奥萨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敲响了警钟。人们可以看到,全球贸易并不依赖美国。

中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前,我国似乎就预判了特朗普的动作。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对美国部分关键商品的进口量断崖式下跌。
已经归零的美国小麦和液化天然气,此前分别占中国进口量的17%和5%;美国煤炭输华量下滑62%;棉花输华量暴跌90%,仅剩1.4万吨;玉米进口量不足800吨,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
美国发现,中国能源进口正加速转向俄罗斯、中东等替代市场,大豆等农产品进口正在加速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由于巴西大豆春季采收在3月份尚未开始,中国3月仍进口244万吨美国大豆,但这一短期依赖难以掩盖长期趋势,美国的大豆市场份额也面临着清零。
中国2月对美能源商品加征10%到15%关税,4月双方互征超100%关税后,美企对华出口成本飙升,已经不再具备价格优势。

面对眼下的情况,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奥萨指出,自特朗普再次上台以来,北美贸易水平大幅下降。美国仅占全球进口13%,87%的贸易由其他国家完成。人们当然希望同美国做生意,但重要的是,世界其他地区同样要团结起来。
由于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2%,低于原先的2.8%。世贸组织预计,在特朗普贸易战的影响下,2025年全球贸易将减少0.2%。甚至可能下降1.5%。
美国的单边主义,正迫使盟友转向多元市场,欧盟、东盟加速与华合作,东盟占中国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中俄合作也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
相比于美国,中国的供应链更加具有韧性和不对称优势。中国对稀土、镓等战略矿产出口管制,直接打击美国军工与新能源产业。对于美国而言,重建稀土加工厂需十余年、数千亿美元,而中国提纯成本仅为美国1/4。在重稀土领域,中国更是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美国除了面临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断供,其对中国商品加税,还导致美国消费者的开支大幅上升,低收入家庭年支出预计增加5000美元以上。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两种模式的较量。美国单边主义正加速其全球领导力的流失,中国的合作倡议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
正如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萨所说,“全球贸易不依赖美国”。未来的世界,正在向更加公平的多极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