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货商场,作为曾经承载了几代人生活记忆的城市综合空间,却在近些年的市场沉浮中逐渐被消费者遗忘,纷纷走上了闭店、调改的结局。
近日,曾经的陕西百货零售业第一家大型商场——民生百货解放路店发布公告称,将对商场的1-3层进行调整改造,升级后项目将改名民生·JF103,并将打造西安市内首家24小时“双首层街区MALL”模式,计划开业时间在2025年7月。
通过民生百货解放路店的社交媒体内容,可以发现其已经开始更新施工进度并在招商工作上拉近了与消费群体的距离,不少发帖内容都在寻求招商建议。

民生百货解放路店在社交平台的内容
这种对于消费群体的重视,并不意外。作为曾经集成了绝大多数消费场景的商业空间,百货商场的显著特点就是大而全,更倾向于卖方市场的逻辑,但随着消费意识的觉醒,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释放,买方需求的觉醒则激化了消费者与百货商场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全国范围中的百货商场,所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难以做出调改的项目,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解放路民生百货改造前
过去的2024年,传统百货零售行业就面临多重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零售业态细分来看,百货店是限额以上零售业态单位中下滑最为明显的领域,降幅达到2.4%。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计关闭了超40家百货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银泰百货、银座商城等行业头部均关闭2家门店......传统百货的缓行期和阵痛期已然十分显著。
对于当下的商业空间来说,场景化的消费属性、专精化的服务需求以及多元化的品牌组合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盒子商业、街区商业以及功能定位更细分的非标商业,都在用运营和招商的“花活”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民生·JF103改造后效果图
在此次进行调改的民生百货解放路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求变的动作。在目前曝光的业态组合中,改造后的民生·JF103除了将带来餐饮娱乐主题街区外,还增加了更多社交生活方式的业态,包括KTV、电玩城、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整体基调更贴近年轻消费者。
而将视野聚焦于西安城墙内的商业变化时,可以发现民生·JF103的调改升级,也只是近些年传统商业快速升级的一个缩影。
单是东大街、解放路一带,就能看到足够多案例。
近两年间不仅有悦荟、苏宁的闭店调整,也有民生百货骡马市店中新增了市井文娱餐饮文化街区——钟楼景云坊,并且在前不久再次宣布调整计划,将迎合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二次元文化,对项目整体业态、空间进行调整升级。

另外,在面对此前的经营难题时,位于东大街上的不少老牌项目就开始尝试自救,比如此次闭店升级的解放路民生百货就将4层以上区域重新布置,引入不少企业入驻,而部分商业项目则通过服务细节的升级完善,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增加消费群体留存时间。
而在城墙之外,也有不少项目基于传统百货业态来寻求改变,试图找到新的出路。像是位于东二环的百盛,在升级改造后,将打造集购物、亲子、美食、体验、社交、健康于一身的商业场所;南门王府井百货则引入一众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位于小寨和大唐不夜城中的银泰百货,则押注二次元,重新回到了商业舞台的中央......

西安曲江银泰百货
归根结底,这也是西安商业去中心化趋势下,消费人口导向型流动后的必然结果。传统商业想要存活,就必须抛弃一些曾经不必要的坚持,拥抱新事物才能有机会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生态中立足。
早先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曾坦言道,西安传统商业业态和市场存量占比过大,供给过剩导致结构失衡矛盾突出,流通效率和效益普遍低下,企业经营困难,实体店倒闭潮频发,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但对于西安的商业生态而言,一片商业森林的成长演化离不开传统商业的底蕴和新玩家的刺激。

昔日的商业顶流们,为后续的新玩家们奠定了足够的市场认知以及消费活力,让消费群体有了有更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商业形态的多元衍生。而新型商业的快速迭代,也在给老玩家们新的发展灵感,以便可以“无痛”切入新语境。
我们希望见到的是,在如今快速变革的商业生态中,传统商业可以破茧重生,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昔日的老朋友,带给新的生活以新的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