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骡子是马,拆开来看看才知道。近日,AutoLab分别对比亚迪唐Dm-i、AITO问界M5、吉利星越L Hi·P进行了拆车大横评,通过这次客观、公正、科学的拆车实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的地方有了更清楚的感知。接下来,我们将从车身安全和动力系统两大关键核心出发,结合此次拆车横评,为大家作
一个解读。
通过拆车可以看到,比亚迪唐Dm-i在车身安全方面,无论是车身覆盖件、焊接工艺还是防撞梁架构,设计和用料都较为常规;电池保护上,电池包地板-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整车结构强度较高。
AITO问界M5车身覆盖件也为钢制材料,但在焊接工艺上,AITO问界M5、吉利星越L Hi·P都增加了Apras焊接工艺,工艺更考究;问界M5的前防撞梁为辊压铁,后防撞梁为铝合金,是一个小亮点;车门安全设计上,问界M5和吉利星越L Hi·P一致,2条截面为W型的防护梁,而唐DM-i则是传统的工型加强筋,强度稍弱。
吉利星越L Hi·P对整车安全性的考虑是非常周到全面的。比如,其前防撞梁溃缩区更长,后防撞梁也比比亚迪多了吸能盒,还有副车架主动脱落的安全设计;在电池安全上,星越L Hi·P的电池包在正、侧、底部、内部框架都有针对性的设计,防护十分严密。
三台车一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吉利星越L Hi·P更偏向于从车型开发之初,去着手设计整车的安全性能,对整车安全设计的把握更为老道成熟,在各种细节也处理得更加到位。星越L Hi·P之所以能在车身安全性上“领跑”,主要归功于其e-CMA架构,不仅采用超高强度的钢铝混合车身,满足五星安全标准,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前后及侧向防撞保护进行了加强。e-CMA架构对三电系统的保护设计进一步展现了吉利的安全开发理念。在高强度电池护板之上,采用“潜艇式”设计,高压电池系统与车身融为一体,三条传力路径,可以降低车辆碰撞时的扭转风险,为电池提供坚固的“防护罩”。
安全和好开永远是“车”作为代步工具而言最重要的属性。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我们更是要提高车身安全、电池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选车时把整车的安全性摆上更高的优先级。说完“安全”后,下一期我们将从动力系统出发带大家看看三台车当中谁是最“好开”的。
豆丁爱喝奶
全新思域两厢版上市
淡然
论技术,吉利是国产品牌第一!
东北白小纯
期待未来吉利能拿出更强力的动力组合,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