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春联情有独钟。

小时候,直至参加工作,我家的春联都是写的。当然不是我写的,是我三哥写的。
我三哥是初中语文教师,后来到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他的毛笔字很好,楷书、隶书都能写。
有时写楷书,有时写隶书,写楷书的时候多,有时也写魏碑体。
我记事时候起,我家对联就是我贴的,当然有我姐帮忙,有时我哥也帮忙,写对联一直是我三哥的事,就是说,我三哥写,我们负责贴。

到了初三的时候,我哥有意识的让我写,因为,他写对联时,我就在旁边观看学习。而且,自小我的毛笔字还可以。
说到写毛笔字,我们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练的。我的毛笔字不少都被教师划圈圈的。划圈圈就是写得好的字。
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我哥让我写对联。当然写对联都有《农家历》,上面有当年的新对联。
有时,我哥自己也编写一些对联,比如有一年他编的对联是:
菊吐芳曾在重阳九,
冰解冻又是早春三。
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到很新鲜。现在看起来还是合辙的,上联写重阳节菊花吐芳,下联写阳春三月,冰雪融化。

有时,我三哥也让我自己编写一副,我记得那是1983年春节时,《农家历》上似乎没有太合适的春联了,我哥说,你自己编一副呗!我就随口说到:辞旧岁笑逐颜开,迎新年高歌猛进。我哥说,横批呢?我说:辞旧迎新。现在看起来,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太规范,但从意思上说,也能说得过去。
我们家写对联,都是自己买大红色的纸,再折叠、剪切,一张红纸能写四副对联,包括横批。
我折叠、剪裁的时候多,写的时候少,但贴对联一般都是我的事,所以,现在我贴对联,很在行。比如,前几年贴对联,用胶水,在对联背面抹胶水时,就有技巧,你不能在对联整个的背面都抹上胶水,一是对联会起皱,二是越抹得多,越粘不好。怎么粘呢?其实,你就把胶水在对联的四个边,尤其是四个角抹好,就行了。这样贴出的对联既平整,又结实耐用。其中的原理你们自己思考。

我写对联,也有个毛病,就是字小。我写钢笔字,字就小。一是习惯了;再一个,字小,写得快。
有一次,我记得我都把我写的对联贴好了,我哥看后说,字太小,又给撕下来了,我心里很不高兴,眼泪都掉下了。我为什么要贴这幅对联,我认为这副对联的字写得好。因为每年写对联,我们都会多写几副,有的写得不太好,就不用了,从中有选择的余地。
后来,参加工作了,在外地上班,每年只能是放寒暑假回家,而寒假时春节的对联一般还是我贴,家里房子多,一贴就是一晌,加上天寒地冻,手有时都冻麻了。

但我仍然是乐此不疲,因为家人认为就应该是我贴对联,贴了对联,焕然一新,预示新年就要来到,这是多么吉祥的事情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