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bank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了。
因为1月的社融数据公开了,惊掉了无数人的大下巴。bank更是恨不得直接把手伸进你兜里。首先是印钞机持续开动下,2023年1月软妹币新增D款4.9万亿。不光比多数机构预测的4.5万亿高出了10%,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227亿,而且还是创下了这些年来单月信D的新记录。一众宏大叙事的G媒和各路叼盘砖家都沸腾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人空巷,奔走相告,都在呼喊“开门红”,经济的复苏也是指日可待。
不过作为南slave的牛马,吃吃瓜就好了,宏大叙事现在的都是宣传,你要真信你就成了獐子岛特产了。你要真说他们上坟烧报纸糊弄鬼,说他们就说错了,那倒是也没有,只不过净挑好看的说。首先要知道D款的总额,那主要由企事业的D款和个人住户D款构成的,1月信D的暴增,正是企业D撑起了整个门面,因为口罩三年,企业拉胯青黄不接,已经挂了一大批了,剩下的也在闷得儿蜜的边缘试探。现在年也过完了,新版本也确定了,这些企业肯定要搞一波D款续续命,因为信心回来了,当然,现状如何,还有待观察。然后是关乎亿万人切身权益的,是个人住户D款。1月的总额是2572亿,短期消费D是341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平均一下人均才30块钱,这点钱,还没有帝都给的发钱的那40块钱多呢,也就买两盒烟。而中长期的住房D款则是2231亿。这个数字啊,是十年来最差的一年了。也是六年来最少的你要说20、21、22还有冠子的借口,现在可是新版本了,可是还是拉胯,甚至还不如18和19。
用“崩了”“拉胯”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吧!说人话就是:大家既不D款,更不消费,更更不买F了。春节期间,各地景点的确是爆满了,但是那更多的都是免门票,大让利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短暂的昙花一现的繁荣,不然你看现在年过完了,那些精英都回复原价了,真金白银要钱了,你看看是不是又门可罗雀了,因为多数家庭把自己口袋捂的更紧了,就算偶然消费,也是小心谨慎。毕竟口罩三年大家记忆太深了,都学会了节省了!不买F不消费就算了,让bank着急上火的事,大家还在拼命去bank存钱。Y行公布了另一个数字,就能看出来了。1月份新增软妹币存款6.87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多了3.05万亿,差不多翻倍了。其中6.2万亿都是个人的存款,比魔幻的2022同期,多存了7900亿。个人的“报复性”存款,已经让bank开始寝食难安!大家为了存钱,不到3%利率的bank三年期大额存单都被排队哄抢;一降再降的bank各品种存款还是被抢;有bank网点居然开始用限量供应叫号的方法来减少存款了。更有bank对存钱也设置了门槛,近日就曝出这样的事:存5万以上要提供收入证明和来源的合F性。就是强人所难嘛,一般人就算能证明收入,那也是单月的,而且合F性这个,这不是让人自证清白吗?想所以逼的人想顺利存进去,那就只能少存点。尤其是大家报复性提前还房D,更让bank难受了,所以设置了许多限制,但是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选择。现在已经从开始的排队1-3个月,延长到了6-8个月。是的,前几年买D要排队等bank放款,今年提前给bank还钱也要排队,甚至排的时间更久。就这样,bank还说自己是弱势。是bank人手不够,数不过来大家还的钱吗?肯定不是,因为数存款,一个验钞机就办了。因为用户存款是bank的负zhai,bank放出去的D款属于资产,负zhai是bank给人利息,Z产是别人要给bank利息。尤其是房D,那bank行最优质的Z产,毕竟有实物抵押,而且稳赚不赔(前几年),在加上南slave各种措施加持,向着bank不向着牛马,这个Z产收益高长期稳定,在六大行中的D款占比均超过30%,可说是bank的躺赚。现在是大家提前还了,不给bank利息,而往里存钱,还要找bank要利息,bank顶不住了。因为大家都看破了,个人不负zhai,多存钱,才是未来生存的底气,才是可能再遇见类似口罩三年这种突发问题才能持续下去的依靠,大家都想把自己背负几十年的房D给提前还了,不在让bank含泪轻松从自己身上噶韭C。前几年都达到6%的房D利率,跟如今3.8%比起来,100万的D款就能差20-30万,换谁都不可能去当这个大冤种。
但没人当大怨种的代价,就是让bank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它当然不高兴了。也就是说宏大叙事没办法噶牛马了,自然也不高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南slave,那bank就是亲儿子。banl自然靠存款才有Q去放D赚钱,但bank更喜欢的是放D,不喜欢存多了。所以面对潮水般涌进来的存款,bank急了怕了!所以为了不让你提前还钱,bank可谓费心了心思搞出各种措施,妄图不让你存进去,而且还要多D然后去买F,意图持续前些年他们的躺赚。首先是交通bank头一个打响调整还D要收F息第一枪,但是当初还偷偷摸摸,现在其他bank都是堂而皇之收你的F款的。所以你看,他们的骚操作拼出:取消APP和网银提前还D的功能,全改为线下预约还款,用便捷性先卡一下。还设定要先提前一个月预约,不预约不受理,在用概率卡一下。然后给每个网点设置少的可怜的额度,用完了就往后推时间,这就是明目张胆的卡。然后限制个人一年提前还的次数和间隔时间,通常要隔3个月以上,这是用额度卡。还设定只能在预约当天还,错过了就错过了,bank不会特别提醒,绝对不想你信卡逾期时那么着急上火,这就是耍光棍了。针对这些,大家要做到:线下就线下,调整时间,多费点事也不给他机会。提前一个月预约,就晚睡早起的预约,为了不被噶韭菜,吃点苦算什么。网点额度少,以及个人次数和时间,如果被卡,那就找银监会,电话都是公开的,一个电话过去,bank就得喊爸爸。而且银监会貌似也出文了,说不准卡,没事,咱有底气。这九九八十一难的门槛,怎么可能挡住已经觉醒了,不想被噶韭C的还D人。现在是bank手里没钱,害怕!bank手里钱太多,更害怕!所以1月新增D款创新高,不少都是bank“硬塞”到企业手里的,所谓的报复性D款是虚的,存款还差不多,所以你看虽然嘴上喊的响,但是身体很诚实嘛。报复性消费就别指望了,最起码短期内别想了,报复性存款和报复性提前还D是真真切切的。所以bank急,Y行更急,最急的还是地方,因为地主家是真的没钱了。早干嘛去了?之前大家一直呼吁有需降级放开,早日回复经济,早点全民发钱,早点解套,没人听。现在孩子死了,你来奶了?完了!20多年的“土D依赖”是90%以上地方都解不开的死疙瘩,部分地区公交停运、医院、教师都发不起薪,甚至部分老铁地区都改城为乡,上岸的都不保险了……不就是人cai瘾大搞得吗?咱们没啥好担心的,看戏呗!所以为了尽快开源,各地争相给楼市松绑;齐鲁、豫州等地为了去库存,救活D产商,打通“拍地-拿地-盖楼-卖F-拍地”的大循环,甚至开始地方G企亲自下场,几千套的兜底接盘。老广,帝都等更是放大招,将个人住房D款申请年龄延长到80岁,甚至95岁,100岁,看来天地银行又要超发票票了。年轻人学聪明了,噶不动了,就开始转向了有退休金的老人了。
宏大叙事不想大规模放水大T胀,又希望大家把钱拿出来花掉刺激经济,所以看上去许多梦幻的操作就出来,真实妥妥的大技霸!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只要大家擦亮眼,其实是可以改变的,就像年轻人的躺平催生出的00后整顿职场,现在不是越来越规范正规职场了吗,越来越深度落实劳动law了嘛?看来甘地的那个非B力不合作还是有效的,所谓“bank不改变,就改变bank”是有道理的,大家不用说这话,就能bank和宏大叙事睡不着。未来就是bank不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看他改变不改变!只要大家擦亮眼,作出正确抉择,那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