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语乐坛,菜鸡互啄都算不上,众神之战的时代也没有了

一坨杠精 2022-12-19 10:38:06

2022年终岁末,遍地小羊,羊的都在家刷手机看视频,但有个问题,就是你刷手机听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10年了,在这年终岁末,你听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前的音乐真的是音乐吗?不是电子泡面吗?当前的华语乐坛相对十年前,二十年前,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022年马上要过去了,都说音乐给人力量,但是有人知道今年十大热歌是什么吗?现在年轻音乐人中谁能挑大梁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更不知道该怎么评判。

当下华语乐坛的现状,原创好听的歌曲太少了,除了改编老作品,就是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当前华语乐坛不会有什么创新,虽然各大音乐软件和短视频软件上,每天都有大量新的歌曲产生,也有信任不断推出,但是都和当前短视频作品一样,没有什么现象级的,那些人也就是昙花一现,要么匆匆过气,要么就是资B强炒出来的,要么就是作品莫名其妙,但是十被短视频带火的,所以可能过十年后大家依然会听那些老歌, 而所谓的新歌都会被淡忘。

就看看去年,什么《浪子闲话》《踏山河》《醒不来的梦》《沦陷》《千千万万》等歌曲成为了“年度十大热歌”,很多人不仅唏嘘,华语乐坛真的完了,这些所谓的热歌歌词不仅水,就连曲风也似曾相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完整的歌曲,仅仅是耳熟而已。

很正常,因为大多是改编老作品的旋律,不是原创,就像那个黄金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留下的,只有苟活。

没有热烈,没有深度,而这些作品的做这,有些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说。

看看去年的作品,要说配得上金曲的,恐怕只有陈奕迅的《孤勇者》,莫文蔚的《这世界那么多人》,和李玉刚的《万疆》了,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三位早就是音乐届的翘楚,成名已久。

看不到年轻音乐人的身影,这样的华语乐坛和二十年前一对比,真是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为什么喜欢听老歌?因为现在的歌曲根本入不了耳,没有激情,缺乏情感,有的只是干巴巴的歌词。

放眼看来,在那个周杰伦,林俊杰刚刚火的年代,很多歌手的实力就足以“血洗”当下的乐坛了。那时是众神之战,现在是菜鸡互啄,那时的口水歌,拿到现在,都可以封神秒杀现在的热曲。

千禧年初期,任贤齐的《心太软》《伤心太平洋》王菲的《流年》徐怀钰的《分飞》《踏浪》等歌曲席卷了乐坛,火遍了两岸三地,虽然现在这些人可能依旧沉寂,但是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大部分人还是都能跟着唱出来。

任贤齐的《天涯》《春天花会开》《兄弟》三首歌曲再次霸榜,开口就是江湖的味道,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之前他凭借专辑《心太软》获得2600万的销量,放到现在都没人能超越。

彼时的周董杰伦刚刚初出茅庐,推出了《星晴》《龙卷风》《斗牛》等歌曲。华语乐坛也正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那些年,光良给了梁静茹《勇气》,自己也活成了《童话》,这些歌一直传唱至今,谢霆锋创作了《因为爱所以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歌手,林忆莲用《至少还有你》,唱出了暖心的爱情。

朴树的《那些花儿》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家才知道原来歌还可以这样唱,许巍的《故乡》《曾经的你》,都能感到莫名的忧伤,如今再回味,感触更深。

林志炫的《单身情歌》横空出世,成为了KTV必唱神曲,刘若英《后来》直接封神,每次开演唱会时,都会引来大合唱。

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实》,李玟的《真情人》,孙燕姿的《开始懂了》都成了当年的热歌,如今看来,真是一人一首成名曲,众神之战的年代,现在的这些所谓网络歌手,可能还在吃奶。

就算是当时的网络歌曲,例如《自习室》《老鼠爱大米》《丁香花》等,也都是封神之作,就算是戴眼镜的庞龙的两只蝴蝶,也唱出了时代的暖意。

而这些歌曲都是来自黄金时代,那个00的华语乐坛初期发展的时候。

那时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周杰伦慢慢成为天王巨星,周传雄的《花香》《黄昏》到处传唱,庾澄庆的《春泥》还在酝酿中,SHE慢慢成了亚洲第一女团,刀郎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信乐团还没有成为青春的信仰,五月天还在避暑,可即便如此当时的华语乐坛也是难分上下。

2004-2007年华语乐坛迎来了巅峰,巨星们奠定了格局已经成名,网络歌手也是人才辈出,庞龙的《两只蝴蝶》,刘嘉亮的《你到底爱谁》,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都足以和流行音乐平分秋色。

魔幻的是,多年后网络歌曲成了主流,可质量却越来越一言难尽。

别说周杰伦“江郎才尽”了,也不要再评判孙燕姿是“冷门歌手”了,更不要去质疑信所说的实话,缺少好的原创作品,没有年轻音乐人挑大梁这就是现状,因为大家都浮躁,没人有心思去搞创作,都在搞流量,捞快钱。

当下的华晨宇一直被誉为“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可他唱的歌有多少人能懂。

毛不易周深的确有实力,但目前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撑起乐坛,剩下的所谓的网络歌手,和之前的后三子,汪苏泷,许嵩,郑源,欢子等人比起来,不是一个级别。

跟前三子,杰伦,俊杰,力宏比?这不是欺负人吗?

华语乐坛确实退步了,因为听不到那种走心的歌了,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好像“快餐式”歌曲更会得到大家的青睐,

当《让我们一起荡起双桨》成为dj神曲时,当我看到低智们说冯提莫的《千千阙歌》可以超过陈慧娴时,时代真的变了,或许是有些歌只能是回忆了,再也看不懂现在年轻人对于音乐的审美了。

也或许是被流量和资B结合的给劫持了,就是他们想让你听什么,你才能听什么,而不是你想听什么就能听什么。

如今的华语乐坛以翻唱歌曲为主,把歌曲改编后真的比原来的好听吗?为了火直接抄袭编曲,甚至直接把古诗词都写上去了,更有的为了强行押韵,做出来的所谓国风,那就直接他们这样做势必会得到嘲笑,

而像梁博,赵雷,毛不易这样认真做原创音乐的人真是太少了,华语乐坛退步是事实,但更大的原因是时代改变了。

音乐的作用是能让人感到治愈、快乐、消除疲劳的一种力量。当前的时代和潮流,让却为了赚快钱,加上网络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只要有资B扶持一下,什么作品,编曲和制作都完全是瞎搞。

短视快速发展,大众的口味也被平台别有用心的引导着,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平常刷的视频,路上听到的歌,饭店理发店门口循环播放的歌,都在慢慢地发生改变,有些"弄潮儿"新歌,都是不知所谓的作品,而短视频快速发展,为了流量根本不管音乐的好坏。

只要掌握了流量,不管有没有制作音乐的能力,都可以出歌。整个圈完全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进入了一种工业化时代。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复制。以前都是先有作品,再有人,现在是成了先看人,再出作品。

就这样,那个黄金时代日日陪伴,拥有却没有珍惜,感受不到存在却又润物无声,让山川河流日渐春暖花开,让黄金时代酝酿生机,期待破土,陪伴着我们无数童年、少年、青春、中年和暮年。

现在想想,那也可能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童年、少年、青春、中年和暮年了。

就像时代的武侠《英雄志》一样。十年前,无论是哪一方,无论如何有过争执,大家始终是真实的、烟火气的;十年后,热闹辉煌、灿烂竞发,却又没有一丝温度,能看见,却无法感受。

我们想念华语乐坛的那个时代。那些时代就像那些闪耀的歌手的名字一样,还带有稚嫩的土气,却全是感情没有技巧,全是真诚没有流量,厚重,务实,还有那草莽又天真、简陋又快速、不折腾、每个人都充满了机遇的年代。

不会有人为我们真诚的歌唱了,不会再孕育着生机和希望了,不会再有黄金时代万物竞发多彩辉煌了。

总有一些新鲜东西冒出来,隐约提示黄金时代过后,世界发生的变化。

想不明白,黄金时代的那些华语乐坛诸神之战的进去,是怎么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经历的过客和记忆,又是如何清晰的泛起。

就像十年之间的起落。

如今的华语乐坛,看上去金碧辉煌却又冰冷至极,没有一丝温度,有更多的新人,年轻的鲜肉小花,波光粼粼的光海中,撩拨着没有烟火气的欲望。

流量之上,深邃的星光,被网络和璀璨灯海所掩盖。火热的战场在网上。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偶尔有人说话,立刻淹没在弹幕海洋,泛不起一朵浪花。

对此我们习以为常。毕竟我们生活在每一天都无比疲惫的年代。亲历过那个黄金时代,以及更遥远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平淡度过。只听到现在的热曲,无奈的笑笑就早早入梦

夜风起楼台,梦里身是客。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最寻常又最不寻常的一段时间,黄金时代是诸神之战,现在就是菜鸡互啄!

长风吹起许多微尘,阳光满耀苍穹却极为冰冷。

十年前,我们缔造狂欢;十年间,我们臻享夜宴;十年后,我们只有流量。

夜风寒尘随席卷向前,喧嚣等在下一站。

不知道年终岁末后的2023,会不会好一些!

2 阅读:489

评论列表

圣圣

圣圣

2
2022-12-23 15:47

天地龙鳞[点赞]

舞天飞琉

舞天飞琉

2022-12-20 22:38

今年听的新歌是王菲的归途有风,还有周杰伦的新专辑,别的没了

一坨杠精

一坨杠精

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