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缘是确有其事,还是薛姨妈和薛宝钗捏造的?

栖鸿看红楼 2025-02-18 08:59:17

如果这是捏造,那“捏造”也太多了。别的不说,在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要给宝玉介绍对象,贾母就说:“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现定罢。”用和尚的话,来拒绝道士的提议。但《红楼梦》里哪有“不该早娶”的预言?这是不是捏造?

不光《红楼梦》,即使到了现代,这“捏造”也免不了。张爱玲《半生缘》或者《十八春》(这本是同一部小说。先名《十八春》,后来随着作者生活环境的改变,受到非艺术因素的影响,删掉最后一部分,改了个仓促的结尾,名字也改为《半生缘》。其实绝大部分内容是一样的)里,曼璐快要结婚了,她的奶奶就跟她的未婚夫说:“你别看曼璐这样子好像不会过日子,她小时候她娘给她算过命的,说她有帮夫运呢!就是嫁了个叫化子也会做大总统的。”

也许顾太太真给曼璐算过命,也许算命的真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曼璐嫁了祝鸿才,夫妻不合,很快就病死了。祝鸿才也波澜起伏,忽贫忽富——可是不管怎么发财,他都没做到“大总统”。算命的的话,可信吗?连顾老太太自己,过不多久也“你不说我倒忘了”起来。

顾老太太忘了,偏有人替她记着。曼璐死后,祝鸿才生意蚀本,丫鬟(小说里叫“大姐”,是上海人的叫法)就说:“说是大小姐有帮夫运,是真的呵,大小姐一死,马上就倒楣了。”

不光丫鬟这样说,连祝鸿才也受影响:“其实他投机失败,一半也是迷信帮夫运的缘故。虽然他向不承认他的发迹是沾了曼璐的光,他心底里对于那句话却一直有三分相信。刚巧在曼璐去世的时候,他接连有两桩事情不顺手,心里便有些害怕。做投机本来是一种赌博,越是怕越是输,所以终至一败涂地。而他就更加笃信帮夫之说了。”

那么,事实是不是“帮夫运”起作用呢?应该不是。后来曼桢为了孩子而嫁给祝鸿才,“鸿才这两年的境况倒又好转了”。总不成姐姐有帮夫运,那么巧妹妹也有帮夫运吧?

回到《红楼梦》里来。和贾府来往的出家人,光是写出来的,就有马道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智能儿、水月庵的智通(智能也是水月庵的。这智通想必是她的师兄弟。多年以后,当初的小姑子已经熬到可以收徒的资格了)、地藏庵的圆信、送年疏要年例香例银子的两三个姑子……薛家富贵比贾府差不了许多,而且在金陵,不像京城官宦云集,薛家就更“以稀为贵”。和薛家来往的出家人,能少得了吗?给薛家少爷小姐的祝福语、吉祥话、以及预言预谶,能少得了吗?

在众多的预言中,薛家只选择了冷香丸来治病,因为的确有效;只选择了“金玉”来宣扬,因为的确对宝钗有利:宝钗是要用婚姻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对婚姻对象的要求特别高。“差不多的主子‘少爷’”、寒门公子,她肯定是看不上的。

很多人认为“金玉”之说是冲着宝玉去的。其实这是个误会。有玉的何止宝玉一人?北静王水溶有“碧玉红鞓带”,贾琏有“汉玉九龙佩”,妙玉有“绿玉斗”。探春更是把“碧玉佩”送给邢岫烟了,显然这不是她独一无二的佩饰。可想而知,迎春、惜春、黛玉、湘云,也多少有个玉环玉佩玉钏玉簪之类,早已经见惯不怪了。玉,根本是贵族阶层的标配。

薛家宣扬“金玉”之说,其实是给宝钗的婚姻划定了一个最低标准:至少也要是“有玉的”贵族子弟,才有可能许配。如果达不到这个阶层,那趁早别上门求亲、自讨没趣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