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终战?特朗普高兴的太早,刚达成停火协议,以军又炸加沙

思真聊武器 2025-01-17 20:04:40

巴以冲突终战?特朗普高兴的太早,刚达成停火协议,以军又炸加沙。

2025年1月15日,一个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消息传来:在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调解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终于达成了一份停火协议。

长达42天的第一阶段停火即将开始,这对于经历了多月冲突的双方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

这次停火协议的核心之一是双方的人员交换——哈马斯将释放33名以色列战俘和人质,而作为交换,巴勒斯坦的战俘也将从以色列监狱中获释。

埃及方面的消息来源透露,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谈判,终于促成了双方接受停火条件。

英方立即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强调这是巴以双方共同希望的成果,并呼吁通过“两国方案”实现永久和平。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强调了遵守停火协议的重要性,并呼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确保被扣押人员的释放。

德国同样表达了乐观态度,认为这次停火是结束加沙悲剧的契机,期待所有相关方都能珍惜这次机会,推动局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这一片国际社会的赞誉声中,部分人士对协议持怀疑态度,因为长年的冲突已经让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心生疑虑。

但对于加沙的巴勒斯坦居民来说,停火无疑带来了生活的曙光。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加沙地区经历了医院、学校、难民营被炸的噩梦,连外国公民都曾遭遇误击,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无法忍受。

因此,对于很多巴勒斯坦人来说,这份停火协议无疑带来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美国方面的反应也颇具戏剧性。特朗普和拜登都对此表示了欢迎,但二人各自归功于自己的努力。

特朗普认为,这次停火的达成是他个人的胜利,尽管他尚未正式再度入主白宫,他便声称取得了拜登政府所不能实现的结果。

另一方面,拜登则把这项成功归因于他在2024年时所提出的框架建议,认为特朗普的说法可笑至极。

说实话,以色列在面对停火协议时常常态度暧昧。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似乎并不想真心实意地实现永久停火,只是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装出一副愿意和谈的样子。

就在宣布停火的当天,以色列军队又对加沙展开了空袭,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1月15日深夜,以色列的轰炸让加沙再度陷入了恐慌,造成至少40人死亡多人受伤。

而令人惊讶的是,事发至今,以色列国防部仍未对此事件作出任何解释或声明。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以色列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后,还是多次袭击黎巴嫩南部。

这些行动甚至都得到了联合国的证实。可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似乎并不完全受到停火协议的约束。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以色列在特朗普上任后会撕毁协议呢?

实际上,加沙的停火协议预计会在1月19日生效,所以在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是否会出现政策上的巨大转变,目前还不好说。

既然如此,以色列为啥愿意在此时让步?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以色列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与哈马斯的长期对峙中,以色列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却始终未能彻底摧毁哈马斯的抵抗力量。

哈马斯凭借灵活的战术和坚定的信念,不断给以军制造麻烦,甚至还能在以色列本土发动袭击。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的力不从心可见一斑。再加上伊朗等外部势力的暗中支持,哈马斯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以色列选择适当让步,或许是一种识时务的明智之举。

其次,以色列的让步还与其战略重心转移有关。

近年来,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日趋紧张,双方在地缘政治上的博弈不断升级。以色列深知,与伊朗的较量才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所在。

因此,为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付伊朗的斗争中,以色列需要尽快解决与哈马斯的冲突,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通过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可以暂时稳住巴勒斯坦局势,为其集中力量对抗伊朗创造有利条件。

再者,以色列的让步也受到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政权的更迭,以色列需要在新老政府交替之际展现出灵活务实的态度。

拜登政府虽然多次对以色列发出威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给予了以色列不少支持。

如今拜登即将下台,以色列选择在此时让步,既是对拜登政府的一种善意回应,也是为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政府递交投名状。

特朗普对以色列的偏爱众所周知,以色列此举无疑是在为新政府上台后的美以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持续一年多的冲突给以色列国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日益强烈,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让步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稳定,对于以色列政府而言无疑是一种政治上的胜利。

0 阅读:3
思真聊武器

思真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