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红军为啥要长征?其实源于一个“乞丐”提供的绝密情报!

俊博恩 2024-10-12 16:04:39

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众所周知,在历时2年、共计65000里的长征路程中,红军战士们与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殊死搏斗,在长途跋涉之中用疲惫的身体践行了红军的刚毅信念。

他们跨越几乎百条江河、攀越无数高山险峰、穿越危机四伏的茫茫草地,向世人展现出何为“以人类的生存极限为基础的伟大斗争”。

正因如此,这场漫漫征途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极为罕见的”。

重温长征路途,亲眼见证那些岁月坎坷,记者们才真正意识到——这些充满张力却又略显抽象的数字,只有在真正踏上长征征途时,亲眼见证撒遍血雨、浸满泪泉的地方时,这一个个具象化的载体,在真正让人意识到什么叫做惊心动魄、

在这些遍布红色足迹的地方,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军民一家、唇齿相依。

几乎可以说,一部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万古流芳的军民情深史。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80周年大会上,我国领导人曾讲过这么一个“送被得桥”的故事——当时,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家中。

眼见老人的家中没有像样的被褥,3人唯恐其年事已高、身体羸弱、难耐气温变化,遂将她们的唯一一条被子对半剪开,留给了老人。

而在红军们于江西省赣州市集结时、站在于都境内的于都河前,被这条600多米宽、水深浪急的河流困于当下、止步难前时。

当地村民自发拆下家中门板、床板、桌板,为红军们架设起了一条“浮桥”。

那时候,甚至有位老人将自己的寿材都送到了架桥现场,生怕这条河流会阻拦了这些胸怀大志的战士们的前行路。

如果说“半条被子”生动刻画了“军爱民”的情景,那么,“一条浮桥”就是将“民拥军”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困苦的万里长征路中,这样感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也正因如此,那时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我们同人民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人民站在我们背后,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与风险的根本保证。”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我国领导人还强调了一点,“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秉持着这种初心,他曾在2019年再度前往赣南地区,对当地百姓“脱贫攻坚战”的推进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说:“我在11年前来过一次,一直还想来看一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眼下,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长征路”。

现在的我们在为了中国的发展与前景走上“长征路”。

那么,你知道当初,红军为什么会踏上长征路途吗?

据说,这一伟大历史篇章的起源,与一位“乞丐”有关……

一、投身革命事业

1896年,项与年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家中共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四。

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实淳朴的山区农民,母亲是一名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偶尔做些零工赚钱以补贴家用。

毫无疑问地,这样的家庭构成让项家的生活艰苦异常。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项与年9岁那年,他被父母过继给了堂叔项仕杰。

不过,曾有不同观点认为,项与年父母的决定其实大有深意——项仕杰是晚清汀州府的秀才案首,学富五车、精通医术,素有“才子”称号。

因此,他们认为,将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学读书的项与年送至项仕杰家中,是为了能让其“学习”、“谋生”。

无论如何,在项仕杰一手建立的、名为“永济堂”的药店中,项与年确实学到了不少手艺,其天资聪颖的模样也深得项仕杰及其家人喜爱。

项与年15岁时,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如同当时所有年轻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与自己的童养媳成婚,于5年后生下一个儿子。

1918年时,项与年前往南京,带着父母的浓厚思念前往南京探望自己的哥哥项延爵。

项延爵曾就读于福州法政专科大学,毕业后在北平、上海等地供职,此后来到南京出任法官。

前往南京以后,项与年接触到了革命的新思潮,也目睹了无数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时值男儿气血正方刚,这样令人心潮澎湃的运动激起了他内心的责任感——项与年希望,能够在“改变社会”的历史篇章中写下自己的名字。

因此,他毅然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开始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

民国14年,因其出色完成“以教书为名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的任务,项与年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闽西地区最早的共产党之一。

此后,他领命前往荷兰属东印度等地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直至民国16年得以回国。

当时,眼见国内白色恐怖氛围弥漫、国情岌岌可危,项与年以“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科长”的公开身份亮相于众,暗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穿梭在险恶环境中长期从事地下斗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项与年成功打入国民党内部,成为“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的“机要秘书”。

得益于这个重要身份,他得知了一个惊人内幕——在民国23年10月、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中,他决心加大本次“围剿”力度,以《铁桶围剿计划》一举击垮共产党。

在接触到《铁通围剿计划》以后,项与年看着诸多共产党那个绝密机要文件,顿觉不妙,急忙着手准备传递情报。

但眼下关卡遍布,他又该如何平安将消息送出。

原本,项与年应该仔细思索应对之策、考虑万全之法。

可时间不等人,无奈之下,他只好装扮成“教书先生”,揣着一本“密写字典”踏上了前往南昌、向中央苏区紧急通报的路程。

二、化身一名“乞丐”

许是对本次计划存在高度信任,蒋介石命人在各山头路口建立岗哨,再加上几乎各村都有的“碉堡”。

他相信,凭借这个周密的计划,以及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的机密情报,共产党这次一定无法侥幸逃脱。

正当蒋介石进行多方部署,下令死守关卡要道,“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放过一个”之时。

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设置的重重关卡,乔装结束的项与年白天休息、夜间赶路,翻山越岭的秘密前行着。

但在距离中央苏区越来越近之时,他也逐渐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到处都是国民党政府布下的天罗地网,他就算插翅也难飞。

眼下,为了重要信息能够安全传递到中央苏区手中,项与年不得不在原地观察休息,寻找国民党岗哨交接班的漏洞。

只可惜一整天的蹲守下来,他没有察觉丝毫可以利用的问题。

这无疑证实了共产党即将面临的凶险形势。

正当他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之时,一旁村中走出的乞丐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见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乞丐,项与年顿时心生一计,决定将自己打扮成这副模样,走大路光明正大的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

为了能有“乞丐”的模样,项与年眼一闭、心一横,抓起一块石头往自己的面部狠狠砸去,直接砸掉了自己的4颗门牙。

当时,疼痛难忍的他勉强睁开眼睛,借助路边的小水坑查看自己的装扮模样,顿感十分满意——现在的项与年脸色苍白、面部变形、门牙缺失,再加上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身脏污的状况,活脱脱就是常年流浪的乞丐模样。

扮相上没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写有重要信息的字典该往哪里放置。

项与年在附近土路兜转一阵,不多时便遇到了一处村民们堆放垃圾的地点。

他在里面翻翻找找,很快找到了一个满是污秽的袋子与一些发霉发馊的食物。

只见项与年将几本字典放进袋子中,上面放上食物。

为了防止国民党军拆解袋子查看,他还用食物在袋子的表层涂抹一周,使整个袋子看起来完全就是一袋“垃圾”。

做好一切准备,项与年做好准备,向着重兵把守的关卡走去。

而事实也正如同他料想的一般——还不等他走到关卡跟前,许多国民党士兵便接连后退几步,仿佛被他身上刺鼻的气味熏得难以忍耐。

但工作还要继续,他们不得不强忍呕吐的欲望对项与年进行盘问。

为了能够快速送走这个臭气熏天的“乞丐”,驻守士兵们仅是草草询问了几个问题后便放他过关。

至于项与年身上的袋子,则仅是由他自己在地上打开,给国民党士兵进行了简单检查——他们谁也不想亲手伸进这堆散发着异味的饭菜中搜寻“秘密情报”。

历经千辛万苦,项与年混过了敌人的层层哨卡,成功抵达江西瑞金沙洲坝的中央驻地。

当时,就连驻地门口的共产党都将他当成了“乞丐”,递过去一些食物就准备劝说项与年离开。

等到他言明身份,将字典交到共产党领导人手中时,对方震惊的神色根本无法控制——他无论如何也没能认出来,眼前这个“叫花子”就是曾与自己征战多年、情同手足的老部下。

经过分析、研究,1934年10月10日,得到完整资料、作下最终决策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而这一天,距离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甚至还不到10天,“铁桶围剿计划”甚至尚未布置结束。

参考资料: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再走长征路?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他敲掉门牙扮成乞丐,只为传递重要绝密情报 - 中国军网 (81.cn)

25000里那么远,当年红军为啥要长征? - 中国军网 (81.cn)

3 阅读:901

俊博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