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倒数第3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00以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自由安排):20:00—21:3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2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30
睡觉22:00
考前倒数第1天
起床:7:30
自我放松: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看考场:15: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浏览知识结构 19:00—20:30
检查考试用品:20:30—21:30
睡觉22:00
温馨小贴士: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为剧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食
饮食均衡最合适考生
“要考试了,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这是家长的普遍想法,而且在高考的冲刺阶段,考生们的用脑强度是平时的6~10倍,这时候,如何调配营养,也成了家长关心的问题。于是,有家长到超市和市场买来大鱼大肉,结果发现反而容易引起考生食欲不振。也有不少家长希望通过补品、营养品等方式,赶紧给考生“加塞”一些营养,殊不知,这种“关爱”很有可能会害了考生。清淡饮食、规律饮食是几乎所有营养专家对高三考生开出的良方,按照均衡营养的要求,每天要保证考生摄取适量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记住千万不要贸然打乱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家长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间的午餐和午休地点。高考考生食谱(家长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餐单内容)
餐单
品类
食材
食材数量
(单位:g/ML)
早餐
牛奶
牛乳
220
煮鸡蛋
鸡蛋
50
菜肉包
小麦粉(富强粉,特一粉)/小白菜/猪肉(肥瘦)
150,100,30
嫩酱瓜
酱黄瓜
25
小米粥
小米
50
青菜肉丝汤面
小白菜/猪肉(瘦)/挂面
100,50,100
胡萝卜炒鸡蛋
胡萝卜/鸡蛋
100,50
肉泥蒸蛋饼
鸡蛋/小白菜/猪肉(瘦)
30,100,25
间餐
苹果、粒、桃子等水果,或者是核桃、夏威夷果、花生、杏仁等坚果
100
午餐
小米饭
稻米/小米
50,50
烧鸡
鸡
50
海带炖猪小排
海带/猪小排
100,80
红烧牛肉
牛肉(肥瘦)
100
红烧鱼块
青鱼
80
醋熘鱼块
青鱼
100
炒土豆丝
马铃薯/辣椒(青、尖)
150,20
木耳炒白菜
木耳/大白菜
40,150
黑木耳烩豆腐
豆腐/木耳
150,25
盐水河虾
河虾
100
虾米炖豆腐
豆腐/虾米
150,10
晚餐
山药粥
稻米/山药
30,25
炒洋葱
洋葱
150
西红柿炒鸡蛋
番茄/鸡蛋
50,50
清蒸鲳鱼
鲳鱼
100
菠菜汤
菠菜
200
鲜蘑清汤
蘑菇/芝麻油
50,2
青椒炒肉
猪肉(瘦)/青椒
80,100
碎菜粥
稻米/小白菜
30,30
豆角炒肉
豆角/猪肉(肥瘦)
60,60
肉末茄子
茄子/猪肉(瘦)
100,60
夜宵
酸奶
自制酸奶或超市购买
280
紫菜虾米汤
紫菜/虾米
5,10
牛奶藕粉汤
牛乳/藕粉/白砂糖
220,10,15
绿豆汤
绿豆/白砂糖
25,15
行与孩子一起散步锻炼考前的一味苦读会使大脑产生自我抑制,容易导致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对考试非常不利。所以,这段时间不要再沿用以往高强度、长时间学习的作息表。适量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节制,尽量远离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剧烈的体育活动等,以免过度消耗精力。所以每年高考前,专家都推荐考生和家长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减压放松。家长可以在起床后陪考生到附近的公园或小区内运动半小时。慢跑、散步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运动量要依据考生的身体素质,不宜运动过量。01、提前踩点,熟悉考点环境
准考证发下来后,明确孩子考点的具体位置,制定出去考点的最佳路线。也可以陪孩子提前去踩点,熟悉一下考点儿环境。和孩子一起计算好去考点的时间,要考虑堵车因素,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确保每科开考前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考点。如果是开车送孩子去考场,可以准备两张“送考生”的车贴,放在车前和车后。赶考当天注意收听、收看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公告和路况信息。02、备齐考试用品
考试前两天,家长可督促孩子把考试用品(一般学校会发一套,学生最好多备一套)、准考证、身份证等准备好,统一放入透明的塑料夹中。考试期间(6月7日—8日)每天去考场前都要检查一遍,看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眼镜、手表等是否携带齐全。(可按照《准考证》背面所列的考试用具逐一检查,以防遗漏。)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带手机入考场,还要留意考试时要用的铅笔是否合乎要求,一旦机读卡不能识别的话,就会让孩子因为完全可以避免的小失误高考失利。另外,家长最好和考生一起仔细阅读准考证正反面的信息、《考生须知》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按规定参加考试,避免出现失误和违规等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转自今日教育传媒,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