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自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局势也逐渐紧张起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公然表示与共产党决裂,且残酷屠杀了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的命运,中共中央决定前往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即南昌起义。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但在这些英雄中,不单只有男儿,还有30多名女兵,她们或在参谋团,或在师政治部,或在宣传队、救护所,为南昌起义的成功、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杨庆兰就是这30多位女兵中的一个,南昌起义成功后,她与陈赓还发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10年,杨庆兰出生于河南信阳,长到15岁时,父母为她安排了一门包办婚姻。当时的杨庆兰并不想被婚姻束缚,因此便背着父母逃到武汉,考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兵队,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第二年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反革命政变发生时,杨庆兰仍在学校读书,局势的变化让她十分紧张,她所在党支部书记嘱咐她要随时做好准备,整装待发。
不久,武汉分校女兵队被迫解散。这种情况下,杨庆兰收到了来自上级的指示,命她所在部队迅速沿长江而下,参加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
杨庆兰既激动又紧张,但刚走到半路,就传来了南昌起义队伍南下,准备举行第二次北伐的消息。
当时,南昌起义的成功让全体起义官兵信心满满,考虑到日后的发展,部队提出要到广东创建革命根据地。然而,广东在千里之外,从南昌出发要跨过无数山川,还要躲避无数追兵的围追堵截,行军之苦可想而知。
于是,为了保护女兵,前敌委员会决定把她们留在原地,转入地下。
听到这个消息的女兵纷纷找到周恩来,坚决要求随起义军南下,周恩来极力安慰,表示革命工作分工不同,转入地下也同样是干革命。
可杨庆兰自从离开老家后,就决定铁了心要跟随部队,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她和胡毓秀、王鸣皋几个女兵一起找到周恩来,央求随部队南下。周恩来见她们如此坚决,便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杨庆兰被分配到贺龙领导的第20军第3师从事宣传工作。
行军路上,杨庆兰不仅背着自己的行李,还背着步枪、子弹、手榴弹等武器装备,其健壮的体格和革命的决心让男兵也不禁叹服,她还被称为“四大金刚”之一。
8月下旬,杨庆兰所在部队作为南昌起义的先头部队,率先进入了江西。一踏入会昌,部队就与国民党钱大钧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陈赓担任第3师第1营营长,率领部队由正面发起进攻,一鼓作气攻占了三个山包。但由于太过迅猛,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跟上,导致1营成了孤军,被敌军4个团围追堵截。
无奈之下,陈赓只能命部队后撤,而自己则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不幸的是,就在撤离的时候,数发子弹射入陈赓的左腿,使他立刻不能动弹。
情急之下,陈赓一把脱下身上的制服,以防敌人搜刮财物,然后躺在草丛中装死。等待中,陈赓渐渐陷入了昏迷,等他醒来时,自己已经躺在了医护所。
原来,下午4时左右,杨庆兰所在部队路经此地,她隐隐约约看到草丛中躺着一人,走过去一看,发现是已经昏迷了的陈赓。见其左腿鲜红一片,杨庆兰暗叫一声“不好”,来不及细想背起陈赓就跑到了医护所。
经过救治,陈赓的血终于被止住了,虽然暂时无法为其救治,但至少保证了性命。为此,陈赓十分感激杨庆兰。
后来,杨庆兰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时,恰好碰到了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陈赓,两人再次见面颇为感慨,陈赓郑重道谢。
跟随起义部队南下的经历,使杨庆兰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但到最后,她还是没能继续留在部队,而是转入了地下。
在江西赣州的战斗中,杨庆兰被划分到朱德的第9军。当时,朱德率部在三河坝坚守了三天三夜,极力掩护主力军进军潮汕,但起义军还是失败了。朱德考虑到部队若继续进军潮汕,恐怕会全部覆灭,便决定直奔湘南。
为了不被敌人察觉动向,朱德命令部队夜间行动,在群山峻林中穿梭,但如此一来,女兵的身体将吃不消。于是,朱德动员女兵离队,让她们回武汉寻找中共中央军委。
女兵们很快接受了这一提议,她们纷纷踏上了返回武汉的道路,杨庆兰有文化、个子大,胆子也大,成为了这支“回家”部队的领队。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女兵们减了辫子,扔掉制服,拿起农具,化装成农民上路了。一个多月后,女兵们顺利回到了武汉,并与组织取得了联系。
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每项工作都是极其不容易的,地下工作是看不见的战场,也处处充满着危险。
回到中央军委后,杨庆兰就被分配到了情报部门。不久中共中央机关转到上海,杨庆兰也跟随到了上海。当时的上海白色恐怖严重,到处都是监视的特务,为此杨庆兰十分谨慎。
杨庆兰的具体工作是做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内交通,不仅要负责他们的安全警卫工作,还要单独外出完成组织上布置的任务。
因此杨庆兰经常会扮演各种角色,如邓颖超的姐妹、姑嫂或者主仆,甚至是周恩来的“女朋友”。在此期间,杨庆兰掌握了不少做地下工作的要领,比如如何装扮才能让别人看不出身份。
一次,杨庆兰和周恩来假扮一对情侣,她穿着一件时新的旗袍,涂了口红,还穿了一双高跟鞋。但由于她个子较高,穿上高跟鞋就显得有些违和,于是邓颖超就给她拿来一双平底鞋,周恩来则穿上鞋后跟较高的皮鞋,这样一来才更像一对恩爱的伴侣。
地下工作有苦也有甜,在繁忙的工作中,杨庆兰遇到了真爱,他就是周恩来的秘书黄玠然。两人一见钟情,经过组织批准后就立刻结了婚,周恩来作为他们的领导,为他们主婚、证婚,并祝愿他们白头偕老。
新中国成立后,杨庆兰和丈夫定居北京,他们平安度过了后半生。晚年,杨庆兰经常向后人讲述她年轻时候的革命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