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常陷入对成功的执念。家长们期许孩子能考入名校、功成名就;老师们盼望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拔得头筹,为校争光。社会的目光也总聚焦于那些成绩斐然、头顶光环的年轻才俊,似乎唯有如此,教育才算是结出了硕果。然而,当我们撕开“成功”华丽的外衣,会惊觉教育真正的内核应是成长。
成长,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波澜壮阔的自我蜕变。它无关乎名次的高低、财富的多寡,聚焦的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丰盈。教室里,那个曾经胆小怯懦、不敢大声发言的孩子,在老师一次次鼓励的目光、同学一次次友好的掌声中,慢慢鼓起勇气,颤抖着举起小手,直至能够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成长;校园中,那个调皮捣蛋、总爱惹是生非的“问题学生”,在参与班级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付出的快乐,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进而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为集体荣誉着想,这亦是成长。成长,是孩子面对困难时,眼中闪烁的坚毅之光,不再轻易哭泣、逃避;是他们在探索未知时,心中涌起的好奇与热忱,哪怕屡屡受挫,也绝不轻言放弃。
反观单纯以成功为导向的教育,弊端尽显。它像一把锐利的标尺,将孩子们生硬地划分三六九等。成绩优异者,被捧上云端,享受着无尽的夸赞与荣耀,可内心却可能承受着“高处不胜寒”的压力,生怕一次失足便万劫不复;而那些成绩欠佳的孩子,则被置于阴影之下,自卑、厌学的情绪如野草般滋生。为追求成功,孩子们被迫埋首于书山题海,机械地背诵、刷题,创造力与想象力被无情扼杀,如同被修剪得千篇一律的盆栽,失去了自然生长的灵动与野趣。
教育若执着于成功,还容易滋生功利之心。家长为孩子报各种高价辅导班,只为一纸证书、一个升学加分项;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压缩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让校园变成枯燥的“考试训练营”。在这种环境下,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也逐渐扭曲,本该充满温情的教育过程,沦为了实现目的的手段。
真正卓越的教育,应是为成长赋能。教师需怀揣着对每个独特灵魂的尊重,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与兴趣点,因材施教,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多元平台。课堂上,引入趣味实验、小组辩论,让知识鲜活起来;课后,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拓宽孩子的视野。家长,则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试错的空间,在他们跌倒时,给予温暖的拥抱与鼓励,陪伴孩子一起在挫折中汲取养分。
当教育回归成长,校园将成为梦想的孵化地,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地舒展羽翼;家庭会变成温馨的港湾,亲情在陪伴成长中愈发醇厚。彼时,成功不再是高悬的目标,而是成长路上水到渠成的馈赠。孩子们带着满心的热爱与无畏的勇气,奔赴未来,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因为他们拥有成长赋予的源源不断的力量,足以书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