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拍摄的时候,导演说是为了抛砖引玉,可没想到却成了不可逾越的经典。
如今的时代太浮躁,许多人甚至耐不下性子去读一本书,更不要说本就浮躁的娱乐圈。资本运作,网红经济,一个又一个都指向了快速赚钱,那些想要拍出好作品的人凤毛麟角。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曾经为了筹备拍摄红楼梦,整个剧组的演员被关在一起学了很久的原著,耐着性子听里面的故事,才能拍出经典的87版本红楼。
一、人间再无林晓旭
30多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人们很难忘记红楼,也很难忘记扮演的林黛玉的那个人。她已经去世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来,再无人能演出林黛玉的灵魂。
那是1984年,准备拍摄《红楼梦》的剧组在全国招募演员。为了锻炼女儿的胆量,陈晓旭的父亲几次三番鼓励女儿去尝试。他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便爱红楼梦,最爱的便是里面的林黛玉。
最后的最后,陈晓旭用一封自荐信,给自己求得了进剧组的机会。可进剧组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扮演黛玉,而是要先学习。她进了第一期的红楼学员班,至于能不能扮演黛玉,还要看后来的表现。
那时没人认为她可以扮演黛玉,因为她是圆脸,而且鼻子比较大。但陈晓旭很坚持,并且表示,如果自己去演别的角色,观众会认为你们让林黛玉演了别人。
这不是狂傲,而是她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她本就是为了黛玉这个角色而来,若是有人比她演得更好,她自然会退让,可事实并非如此。就这样,她成了剧组最早定下来的角色之一,甚至在贾宝玉之前。
二、生平最爱写诗
黛玉的诗写得极好,陈晓旭也爱写诗。她爱读纪伯伦的诗,也会自己写一些,在剧组的日子,空闲时间她便会写上几首。
为了拍摄好黛玉,对古琴一窍不通的陈晓旭还特地找到了老师,死记硬背下来好多段曲子,然后亲自上阵表演。她不是逞强,只是不愿意放弃,若是最后实在不能成功,她再告诉导演找替身。
三年的时间,她比任何人都要用心,她学习所有黛玉会的东西,力求做到最好。这是何等钻研的精神,所有的付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呈现出角色最美好的样子。可三年的拍摄生活,也几乎改变了陈晓旭的性格。
那时她还小,本来就是活泼的性子,三年下来,性格却越来越安静。拍摄完毕后,她常常坐在床边看书,一看就是一下午,安安静静,判若两人。她的生活也发生了许多不好的事情,比如深爱的丈夫变成了前夫,再比如,她的生命里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
她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的,或者只要她愿意,便可以脱离贫困。许多广告商找她拍广告,有的直接开价60万,可陈晓旭从来不接。按照她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要那种来得很快的钱,总觉得不踏实。
三、青灯古佛了一生
她不爱赚快钱,也不爱接受采访。拍摄完黛玉后,她似乎也变成了黛玉。或许,这是演员的宿命,真正用了心去感受角色,却再也无法走出角色本身。
她不爱见人,虽然开了广告公司,却也不搞招待客户那一套。可因为她的公司靠谱,大家也没有人见怪,反而更爱与她做生意。那时,她的日子应该是最安稳的,身边有丈夫,后来父母也跟着自己住到了北京。
可惜,她患上了乳腺癌。据说,这种病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也许,她也如林晓旭一般,心里藏了许多不能被常人理解的事情。身上的癌细胞扩散,可她却拒绝接受西医的治疗,她只愿意接受中医的疗法,最终也没能痊愈。
正如他父亲所说,她太爱美了,忍受不了最后的七零八碎。42岁那年,陈晓旭放弃了上亿资产剃度出家,法号妙真。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想要感受最后的安静。
出家不到两个月,陈晓旭病逝。这个时候,她的家人忽然想起来,在陈晓旭很小的时候,家人给她算命,那个老先生说了一句:“她这个名字啊,不好,和林黛玉的命一样,从草,要悲痛一生的。”
后来她的父亲特地给她改了陈晓旭,意味着旭日东升,希望她快乐健康。可惜,名字改了,命却无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