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将生命这个“上帝的安排”掀开了神秘面纱,试管婴儿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促排卵。
而传统促排卵方法一次月经周期只能取1次卵,对一些卵巢功能不好的妇女有点着急,一个月能不能取2次卵,其原理又是什么呢?
一个标准的月经周期是由月经期、卵泡发育期、排卵期、黄体期组成,周而复始。所以一直以来,人们传统的观念认为月经中期试孕,受孕的几率最大,由此还产生“安全期”避孕的方法,也就是避开排卵期同房是安全的。
有些月经规律的人在近月经期,甚至在月经期,自认为安全期的时候同房也不幸中标,意外排卵率约20%,安全期并不安全。冤假错案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样本健康妇女的阴道超声加内分泌检查研究支持窦卵泡波理论,就是月经周期可发现2~3次4~14个>Φ4~5mm的卵泡波,也就是间隔几天不等的卵泡一波一波的生长。
68%的妇女出现2个卵泡募集波,排卵间隔时间为27天,一般没有排卵波出现在排卵后,即黄体期,接着是卵泡早期再出现排卵波;
32%出现3个卵泡波,排卵间隔时间是29天,第一个无排卵波出现在排卵时,第二个无排卵波出现在黄体中后期。
任何一个卵泡波中的一个卵泡一不小心发育了,都会产生后果。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康庄大道,也会有旁门小道,条条道路通罗马。
窦卵泡的生长是连续的,存在于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做自然周期及微刺激周期的试管婴儿,在排卵或取卵后,FSH下降,处于劣势的小卵泡出现闭锁。如果这时加用外源性FSH,使其超过卵泡发育的FSH阈值,这部分小卵泡就会继续生长、发育、成熟;同一个月经周期就可以出现另一次取卵机会,这就是现在说道的黄体期促排卵方案。
人们总认为这是一个新方案,实际上早在1998年,Rombauts等学者就首次报道在黄体期使用促卵泡素( FSH) 获取了成熟卵母细胞,但直到2007年,才有黄体期促排卵成功使卵巢低反应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的报道。漫漫长路远。
目前这一方案和常规的促排卵方案共同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福音。因其在黄体期促排卵,卵泡生长和内膜不同步,必须做冻胚移植,一般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案,仅应用在以下几组人群:
1、卵巢低反应患者
临床IVF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卵巢反应不良。
其中一种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的卵巢低反应,具体表现为获卵数少( ≤3个) 、促性腺激素( Gn) 用量大、卵子质量下降、临床妊娠率低;
另一种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但使用大量Gn后仍表现为卵泡发育迟缓或者停滞。
2007年Kucuk和Sozen报道对卵巢低反应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成功获得成熟的卵母细胞,其平均获卵数高于常规短方案,但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卵泡期卵母细胞获取失败或胚胎质量差
在接受IVF的患者中偶然会遇到取卵后没有获卵,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是困扰临床医师的棘手的问题之一。如果在获卵失败的情况下紧接着利用下一批卵泡波取卵,不仅节约时间,也可能获得妊娠机会。
3、紧急获卵
现在的辅助生育使用的经典的长方案促排卵,从月经前一周使用降调节药物,10~14天后使用促排卵药物,共需要3~4周才能完成一次取卵,肿瘤患者需要尽快手术或化疗、放疗,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很少,如果不幸碰上患者已经排完卵,等下周期取卵,时间就会白白浪费掉,黄体期促排卵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帮助他们取卵后尽快进入后续治疗。
随着人们对生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出现,帮助不孕夫妇解决生育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遵循卵泡发育的规律,不能逆天而为,也无法做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