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碌碌无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我真的委屈!

钧儒说古代 2023-09-20 21:50:02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扶不起的阿斗,说的是小名阿斗的季汉后主刘禅即使有诸葛亮等贤臣辅佐,但最后依然一事无成,只能拱手投降曹魏的故事,此后阿斗也就成为了庸才的代名词。

然而作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刘禅的政治能力并非真的如此不堪。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季汉政权也维持了三十年之久,其中虽然有费祎、蒋琬等人的帮助,但和刘禅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刘禅虽然是刘备妾室甘夫人的子嗣,但其很早就被刘备选为世子,这既是因为刘备人到中年苦无子嗣,也和刘禅出众的素质有关。

在刘备去世之前,其就要求刘禅学习儒家经典以及《管子》、《商君书》等政治典籍,诸葛亮在百忙之中,也曾为刘禅手抄书籍供他学习,这让刘禅拥有了不俗的政治文化基础。

▲刘禅剧照

在刘备去世的时候,也专门叮嘱刘禅也阅读《汉书》、《礼记》等典籍,刘禅在继位之后也没有放松学习。

诸葛亮曾经检查过刘禅的学习情况并对刘禅的出色表现非常认可,这说明刘禅是一个有着不错文化底蕴的君主。

▲《汉书》书影

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季汉的军事精英几乎尽丧于东线战场,国内的经济也面临巨大压力,部分蜀地望族似乎看到了夺权的机会,整个朝堂上暗流涌动。

面对这种形势,虽然刘禅有着不错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十分缺乏执政经验,为此刘禅坚决执行刘备临终前部署的方针,将朝堂大权悉数交到丞相诸葛亮手中,无论诸葛亮提出怎样的政策,刘禅都坚定予以支持。

▲刘禅与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将季汉的政策重心放在北伐之上,朝堂内部有不少大臣对这件事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在无端浪费国内的人力物力,但面对这些非议刘禅均不为所动,这对稳定国内局势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在刘禅委托诸葛亮处理朝政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锻炼自己的能力,其不但在平日里攻读大量书籍,也还会到成都城外练习骑射,至今当地还有刘禅练习武艺的遗址。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在诸葛亮于五丈原去世的时候,季汉政权内部面临着又一场巨大危机,在、此时刘禅先是在成都实行了宵禁,之后又派外戚大将吴懿到汉中前线控制局势,朝中提拔蒋琬为尚书令总领政事,令朝廷的秩序快速恢复。

当时官员李邈对诸葛亮进行了污蔑,很少处死大臣的刘禅立即下令将其诛杀,这平息了朝廷内部人们对他和诸葛亮关系之间的争议,让之前诸葛亮的政令得以持续执行。

▲《管子》书影

在诸葛亮在世时,人们一般都忽视了刘禅的存在,但清朝大儒袁枚却从中看出了刘禅的不一般。

他指出君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用人以及信任自己的臣子,而诸葛亮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政治任务,其实全拜刘禅的信任所致,仅此一点刘禅便无愧于明君之名。

三国时代承接东汉末年乱世,战争也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因此人们对于统治者和将领的评价也多以军事成绩为重。

往往忽视了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努力,比如刘禅在季汉的经济工作中就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古代百姓

在三国时期虽然蜀地受到战争冲击较小,但有限的土地和较少的人口让他们在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对比中处于绝对劣势。

在诸葛亮主政期间,季汉的重心都放在了北伐上,诸葛亮靠着惊人的政治规划能力和人格魅力保证了军队的供给和国内的稳定,但这已经给季汉的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领兵北伐的姜维

因此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除了姜维的几次北伐之外,季汉的军事行动数量显著减少,国家的工作重心都放到了经济建设上,这背后显然也是刘禅的安排。

比如在东北地区公孙渊反魏的时候,蒋琬曾经提议趁机北伐,但刘禅提出这需要东吴方面提供配合否则自己生死不会下达北伐命令的,由此可见刘禅对于战争的反感。

▲《三国演义》剧照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自己经常到各地进行视察,其最为关心的便是各地的水系,并指导部分百姓建设了水利设施,稳定了农业生产。

对于一些人口不足的地区,刘禅则主动将氐、羌等少数民族百姓迁到那里,有效利用了有限的人口资源,让蜀地的生产力上了一个台阶。

▲古画

为了筹集足够的军费,刘禅还积极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活动,当时蜀地最为名贵的货物为精美的蜀锦。

由于魏蜀两地之间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刘禅主动将蜀锦卖到东吴地区,这为季汉政府筹措了十分可观的资金 。

▲美丽的蜀锦

在之前发现的东吴都督朱然墓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大量的蜀锦,还有蜀国生产的漆器等日用品 ,这足以说明东吴人士对于蜀国产品质量的认可,也证实了当时两国间贸易的频繁。

为了维护这条经济生命线,刘禅对东吴的外交关系也十分看重,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东吴主动在两国边境处增兵,刘禅为了保护国境安全便让将军宗预带兵增援白帝城。

▲古代战场

东吴将领见状询问宗预此行的目的,宗预只说是正常的军事调动,并没有指责吴国增兵边境的挑衅行为,这令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得到了缓解,而宗预的回复显然也是经过刘禅授意的。

▲宗预游戏形象

除了蜀锦之外,刘禅对蜀地的盐铁生产也极为关注,王连、张裔等在盐政方面有功的大臣也都得到了不菲的赏赐。

这让蜀地的炼铁等工业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都和刘禅对蜀地经济发展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刘禅游戏形象

正是因为刘禅对于经济生产的重视,才让季汉在连年征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为健康的经济架构,得以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刘禅作为统治者,其对于各方政治势力的拉拢和控制也是非常得当的,首先刘禅善于利用姻亲关系巩固季汉功臣集团的内部关系。

首先刘禅的夫人就是名将张飞的女儿,在张皇后因病去世之后,刘禅力排众议坚持迎娶已故皇后的妹妹为妻,这体现了刘禅对于功臣集团的重视。

▲张皇后剧照

除此之外刘禅的三个女儿也都嫁给了功臣子孙,其中包括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关羽之孙关统以及费祎之子费恭,其太子刘璿的太子妃则是费祎的长女,在这些婚姻关系的维系下,刘禅在季汉功臣集团内的地位一直非常稳固。

当时的季汉朝堂之上,除了功臣集团之外,另一股强大的势力为四川地区的士族,这些人在政治理念上与季汉核心集团存在一定冲突,对于刘禅的统治也不甚信服。

为了稳定这股势力,刘禅在位期间构建了庞大的基层行政体系 ,据文献记载在季汉灭亡的时候,其全国境内的官员小吏人数达到了数万人之多。

这些人的存在虽然会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但也能够有效制衡蜀中士族的势力,这对于刘禅的统治来说也是极其必要的。

▲古代战场

在刘禅在位时期,季汉内部出现了人才难以为继的局面,为此他对于魏吴两国的降将都十分重视,不但会给予他们重要的官职,还会关注他们的情绪问题。

比如魏国名将夏侯霸因为政治斗争惨遭司马家族清洗,走投无路之时其只能投靠刘禅,但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不幸身亡,这让夏侯霸始终没有办法接纳自己身份的转变。

▲夏侯霸游戏形象

得知这一情况后,刘禅亲自找到了夏侯霸,劝导他说当年夏侯渊在军中被杀,实在是战争中难以避免的伤亡,其死亡也不是刘备希望看到的结果。

说罢他还指出夏侯渊的尸首还是张飞掩埋的,而张飞的妻子正是夏侯霸的从妹,说完后刘禅还将自己的儿子指给夏侯霸看,说这正是夏侯霸的外孙。

刚刚遭受灭族之痛的夏侯霸看到眼前的外孙,明白自己的家族血脉尚未断绝,也相信了季汉杀死夏侯渊乃是无心之举,其内心的隔阂瞬间消融,之后也成为了季汉朝中的得力将领。

▲刘禅出城投降

由此可见刘禅无论在政治能力,经济能力还是人际关系处理上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其能够在诸葛亮去世后坚守三十余年,其实已经是一份非常了不起的功绩了。

而在季汉政权后期,国家内部其实已经出现了人力不足,财政凋敝的情况,刘禅也自知无力回天.

因此才有了倦怠的心理,其最后向邓艾投降的选择虽然在气节上有亏,但却是避免了东汉初年公孙述负隅顽抗导致成都惨遭屠城的悲剧,这也算不上一个糟糕的抉择。因此刘禅虽然能力不算突出,但也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庸主。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审时度势:刘禅的政治智慧》,刊登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5月刊;

《三国志》,陈寿著,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

0 阅读:7
钧儒说古代

钧儒说古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