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Vol.022|平津战役纪念馆

哈密瓜谈旅游 2024-04-28 07:32:46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共展出历史照片400余幅,文物2000多件,以及多媒体、电动沙盘、旧址复原、景观、雕塑、绘画等辅助展品。

01

建馆历程

平津战役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指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百万余人,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对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战略大决战。经过军事和政治争取,共歼灭、俘虏、改编国民党军52万1千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解放张家口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淮海等重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对解放国民党残存军队,加速全国解放战争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1995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奠基典礼在天津市子牙河畔隆重举行。

1997年7月23日平津战役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

2001年10月9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军威园”隆重举行开园仪式。

2016年6月1日,由平津战役纪念馆主办的国内首家军事题材超现实主题乐园——平津战役纪念馆军事体验园隆重开园。

02

场馆概况

--- 胜利广场 ---

胜利广场占地1.1万平方米,其环境艺术以胜利为主题。开放式的前广场占地2300平方米,呈半圆形,红色连锁砖铺地,中央伫立着高15米的国旗旗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反映两军欢庆胜利和军民共庆胜利的两壁弧形花岗岩浮雕分列前广场两侧,由两根高12米、五种红色花岗岩砌成的圆柱构成胜利门,柱顶分别伫立着两尊高4.7米的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战士鸣枪欢庆胜利的锻铜塑像,象征着东北、华北两大区军民携手并肩夺取平津战役的胜利。

通过胜利门进入占地8800平方米花岗岩铺地的主广场,东西两侧有各宽20米、高11米,象征两支大军勇往直前的《并肩作战》和象征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人民支前》两组大型锻铜群雕以及火炮、坦克、装甲车等大型兵器布列。

--- 胜利纪念碑 ---

胜利广场中心矗立着象征着军民奋战64天取得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高64米、三棱枪刺造型的胜利纪念碑,枪刺柄是长城造型,“枪刺”与“柄”交接处的上下各三个巨型钢环,象征着在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纪念碑下面是能变换多种造型的大型喷泉,在彩灯的照射下,水花随着雄壮的军乐多姿多彩地喷向空中。

--- 主展馆 ---

纪念馆主展馆为高22米的三层建筑,暖灰色花岗岩饰面,造型简洁,古朴庄重,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在展馆巨大牌楼式眉额上镶嵌着聂荣臻元帅生前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

40多米宽的花岗岩台阶引导观众进入展厅。主展馆陈列展线总长740米,内容分为: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六个部分,共展出历史照片400余幅,文物2000多件,以及多媒体、电动沙盘、旧址复原、景观、雕塑、绘画等辅助展品。

--- 多维演示馆 ---

运用现代声、光、电高科技与多元化视听的艺术手段,把全景式超大银幕环球电影、背景画、战场微缩景观结合起来表现战争时空氛围的音响合成,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听艺术形式,气势恢宏地演示了平津战役多维空间历史画面。

03

基本陈列

--- 序厅 ---

大厅正中央的铸铜雕像《走向胜利》,表现了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领袖风采;墙壁上毛泽东主席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手迹浮雕熠熠生辉;环周巨幅壁画《胜利交响诗》,反应了东北、华北两大区军民英勇奋战、夺取战役胜利的宏大场面。

--- 战役决策厅 ---

通过对中共中央九月会议和全国及华北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平津战役的方针和部署等诸多重大历史事实的追溯,展示了平津战役发生的背景与全国战场的关系,着力表现了中央军委,特别是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就地歼灭的英明决策的过程。

厅内设置了毛泽东主席西柏坡办公室旧址复原蜡像以及大量历史文物;沙盘多媒体演示,将毛主席驾驭战争的伟大气魄,运筹帷幄的高超指挥艺术,形象生动的地表现出来。

--- 战役实施厅 ---

这一部分运用大量照片、文献、实物等史实材料与图表、绘画等辅助展品有机结合、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平津战役从发起到胜利结束的光辉历程。

首先,从西线开刀,切断平张路,抓住傅系、拖住蒋系,实行“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张、新、平、津、塘5个据点上,切断其西退南撤的道路;接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加以歼灭,先后攻克新保安、收复张家口、解放天津;最后,在我军强大军事压力下,经过谈判,傅作义率部接收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本厅设置了大屏幕电视、战场景观、电动沙盘等,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和形式,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战争场面。

--- 人民支前厅 ---

展厅内大量史料详实地展现了东北、华北各级党组织、政府和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革命战争规律。

本厅还展示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和北平、天津以及全国各地欢庆胜利的场面,设置了缴获武器的陈列台。

同时对平津战役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概要介绍,反映了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重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 英烈厅 ---

本厅展示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其他领导同志的题词;介绍了平津战役中牺牲的32位著名烈士和团以上干部、26位战斗英雄和109个英模群体的事迹;展柜中悬挂着英模群体的锦旗,并展出了大量奖章、证书和英烈所用物品。英烈名录墙上镌刻着在平津战役中牺牲的6793名烈士的姓名,寄托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04

馆藏珍品

--- 苏静的签字笔 ---

北平和平谈判期间,苏静同志作谈判记录,整理谈判纪要。1949年1月21日,苏静作为解放军方面代表在“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时,使用的就是这支钢笔。直到1952年苏静到总参工作前一直使用这支钢笔。1995年11月9日,苏静将其捐给平津战役纪念馆。

--- 聂荣臻的手枪 ---

该手枪为勃朗宁手枪,是聂荣臻同志在战争年代用以自卫、防身的武器,是聂荣臻最心爱的武器之一。平津战役期间,聂荣臻就以这支手枪作为防身武器。平津战役纪念馆建馆征集文物时,从聂帅办公室征集到此枪。

--- 南开大学大字报 ---

此大字报是1947年南开大学“反内战、反饥饿”行动委员会开展宣传活动的物证。

05

军事文化一条街

平津战役纪念馆积极打造国防教育载体,对部队捐赠的大型兵器展品精心维护,倾力打造“军事文化一条街”共陈列大型兵器展品19件,总长度400多米。其中包括:59式130加农炮、83式122榴弹炮、66式152加榴炮、63式107火箭炮、81式122火箭炮、59式100高射炮、59式坦克、62式坦克、63A式水陆坦克、63式履带式装甲运输车等。

“军事文化一条街”兵器列阵体量壮观、种类齐全、观瞻震撼,它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主导力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资料:

《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背后的故事》 王培军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文化月刊、平津战役纪念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0 阅读:4